張文波
摘要:德育教育是初中階段教學的重點內容,是保障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的契機,但就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初中德育教育管理仍存在效率低下的情況,因此,本文將針對當前初中學校德育管理現狀以及提高德育管理效率的對策展開討論,以期為初中學校管理者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初中教育;德育管理;現狀;對策
一、當前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現狀
當前在初中德育管理工作中,許多學校并未貫徹落實德育育人的理念,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部分教師存在回避責任的情況。個別教師盲目地認為德育工作應當由德育教師或者是班主任完成,也有的任課教師認為自己只需要完成教學大綱制訂的教學任務即可,不需要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這些模糊認識的形成,主要原因在于教師德育管理活動理論基礎較差,自身的專業(yè)教育水平較低,無法科學合理地開展德育管理活動。雖然班主任屬于班級德育管理工作中的引導者,對開展德育管理工作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因為對學校的德育管理活動的理解不到位或者是執(zhí)行不足,導致德育活動只是流于表面,難以貫徹落實,所以學生也會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導致德育管理實效性低下。
為了進一步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德育管理活動應當進一步規(guī)范。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學校課程管理、人員編制有限和人員分工模糊等各類情況制約。另外,大部分教師習慣采用班會課或者是團體課的活動形式進行德育工作,導致學生難以積極地參與德育綜合實踐活動,進而大大降低德育工作效果。
二、提高初中德育教育管理效率的策略
(一)健全德育管理評價體系,深化“德育”教學管理理念
學校領導在德育管理工作當中要樹立科學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的高效性,健全管理評價體系。在實際管理工作中要借鑒其他學校先進的激勵措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投入一定的精力,擴大對學校管理人員的培訓和引導,使學校教師具備較強的德育管理能力,從而在教育實踐當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在傳統(tǒng)的教育實踐當中,很多教師過于重視向學生傳遞知識,忽視了對學生德育思想上的引導和幫扶,很難增強德育教學的高效性。所以當前學校領導在學校管理工作中要著力轉變教師的德育管理理念,培養(yǎng)教師的德育教學思維,使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積極響應。教師也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跟隨學校領導的思想步伐,樹立正確的德育教學理念,實施科學的德育教學管理措施,在管理過程中針對各項問題進行充分分析和探究,有效地提高學生德育思想工作的靈活性,優(yōu)化德育教學管理措施。
當前學校領導要對德育教學觀念進行深入性的學習和探索,并且以新課標為教學基礎,在現代化德育教學管理當中,跟緊社會發(fā)展的步伐,有計劃性地設計德育管理模式,對當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科學引導,使教師在教育工作當中樹立正確的德育教學觀念,將自身的德育知識與社會的發(fā)展相互結合。在日常教育實踐活動當中,積極滲透德育思想,幫助學生全方面地理解德育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學校領導在教育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要及時改善教師工作理念,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和引導,使教師能夠重視德育教學,并且了解到德育對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從而提升教師的德育教學的科學性。
(二)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滲透德育
在素質教育下,教師在進行文化知識的教學時,還要在教學中滲透德育,利用教師的榜樣作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他們在教師的影響下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堅持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在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時,教師可以做到以下幾點:1.在教學中,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認真?zhèn)湔n,工整書寫板書,使教學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使學生在教師豐富教學知識的引導下提高學習興趣。2.在衛(wèi)生、紀律方面做好榜樣作用,讓學生進行班級勞動時,教師要以身作則,積極參與到勞動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的好習慣。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秩序,做到不遲到、不早退時,教師要做到按時上課。在教師榜樣作用的引導下,學生會嚴格要求自己,使他們的道德素質有效提高。
(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實現家校合作
對于學生的德育成長來說,教師與家長共同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影響因素。學校的單方面努力,難以對學生的成長造成決定性的影響,從心理上講,學生更為信任的始終是家長。因此,教師要與家長加強溝通,相互交換學生的情況,彼此了解學生在學校和在家中的表現以及心理變化,根據學生的變化及時調整教育方法。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過程中必須要得到家長的支持和配合,一旦家長提出了與德育教育相反的觀念,便會被學生所重視,為學生的成長帶來不必要的負面影響。而家長所希望的學生能夠形成的價值觀與人生觀,也會受到教師在校期間的影響。因此教師應當與家長達成共識,共同為學生的成長不斷努力。
(四)適當結合社會教育,豐富實踐活動
道德是人類基本的品質之一,道德和生活也息息相關。綠色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而學生生活及學校發(fā)展是離不開社會這個大環(huán)境的。因此,在教育過程中需要適當結合社會教育,盡可能貼近學生的生活。學校需要減少社會中某些不良信息對學生造成的消極影響,引導學生形成優(yōu)良的道德品質。首先,要擴大德育管理的范圍。在當前教育中,可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融入到社會中,幫助學生提升對社會的認知,認清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同時為學生樹立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讓學生明白如何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其次,學校需要拓寬德育管理的渠道。德育管理一般都在學校開展,為了避免存在局限性,可以延伸到社區(qū)。社區(qū)是距離學生最近的成長環(huán)境,同時也是開展德育的優(yōu)良場所,組成一種多層次、多梯度、多結構的社區(qū)教育互動,在豐富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結束語
總之,初中階段學生處于青春叛逆時期,也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這個階段的德育教育工作至關重要,學校管理者對此應提高重視,并積極調整德育教育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有效性,為學生打造健康的成長環(huán)境,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韓金哲.初級中學德育管理創(chuàng)新策略探究[J].中小學校長,2020(10):29-30.
[2]陶國明.優(yōu)選德育教育方法 搞好初中德育工作[J].考試周刊,2020(A0):9-10.
[3]魏公橋.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實效性問題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47):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