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振
摘要: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對高中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因此,學校應當在立德樹人理念的倡導下,制定適當?shù)牟呗酝苿痈咧姓谓虒W。在這個背景下,本文對立德樹人與高中政治教學的融合展開分析。
關鍵詞:高中政治;立德樹人;實踐
前言:高中時期,學生自尊心增強,同時也會出現(xiàn)一定的心理問題。因此,學校應當開展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人格。
一、高中生思想行為現(xiàn)狀
當前大部分學生是積極向上的,但也有一部分學生思想道德學習不夠深入,導致了一些道德偏差問題。
(一)缺乏自律
高中生雖然較中小學生有了一定的自律性,但在自律養(yǎng)成過程中還存在著問題。比如部分學生有投機取巧的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逐步發(fā)展會對學生的人格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高中政治教育中,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自律性至關重要。
(二)家庭和社會責任意識薄弱
在社會生活中,很多高中生缺乏責任感,比如很多學不愛惜公共空間,沒有奉獻精神和協(xié)作意識。這些小事不僅反映了一個人的道德問題,而且影響著一個人的長遠發(fā)展。
(三)道德感存在問題
高中生已經具備基本的道德知識,可以有條不紊地履行許多道德規(guī)范。但也有很多學生缺乏基本的道德感,例如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注意節(jié)約用水,一些學生會考試作弊會說謊??梢钥吹剑词顾麄冎朗裁词菍Φ?,學生也經常做相反的事情。
二、高中政治中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究
(一)深度挖掘知識
有的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時,總是忽略課本本身所包含的德育教材,這不利于德育理念的滲透。教師應當主動聯(lián)系學生,學習德育知識,最終促進學生德育能力的發(fā)展。例如,讓學生首先明白生命的價值是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然后舉一些名人的例子,深入引導學生,幫助學生發(fā)展。例如,在學習社會價值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名著中摘一些經典語句,輔助學生理解。同時,講解典型案例,更深刻地讓學生明白社會價值和個人價值之間的關系。
(二)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激發(fā)學生討論興趣
在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發(fā)展方面也能產生更好的效果。教師可選擇結合課堂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以豐富的課堂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直觀地學習更多知識,學習發(fā)展思路,從而更好地提高道德修養(yǎng)。例如在學習文化多樣性時,可以展示蒙古族舞蹈、傣族噴水節(jié)等民族節(jié)日。比如國外圣誕節(jié)慶祝活動。弘揚文化使學生積極探索文化的傳,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對文化的理解,讓不同的學生尊重和理解文化,最終促進學生道德素養(yǎng)的發(fā)展。再例如,在學習法律基礎一課時,教師可以選擇一個主題,并選擇一個案例,讓學生將這個案例演繹出來,這種生動的情境更能給學生直觀的感受。在演繹過后,師生共同討論法律案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價值觀。
(三)尋找問題提出建議,深化學生德育知識
建立問題意識是高中政治學習的關鍵。因此在課堂中,應當以課堂中的問題為導向,在思考和討論的過程中,培養(yǎng)道德知識,讓學生深入掌握德育知識。例如,在學習權利和義務一章時,教師先讓學生思考,什么叫權利,什么叫義務,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都有哪些。在思考過后,教師可以舉一些例子,讓學生判斷。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總結,告訴學生權利義務的特征。最終,通過課堂的學習,讓學生深刻理解權利和義務,讓學生合理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再例如,學習近代史的時候,教師也可以先提出一個問題“大家對近代史的印象是什么”,同時展示一些圖片讓學生思考。在學生回答過后,教師列出近代史的學習框架。并告訴學生每一部分需要掌握的內容,讓學生能夠有一個了解。同時與德育相結合,讓學生領悟立德樹人的深刻含義。
(四)利用新媒體,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
近年來,新媒體在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中起到了主要作用。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媒體素養(yǎng),有條件的學??梢云刚垖B毥處熍囵B(yǎng)新媒體技能,為學生提供指導,管理正常的網(wǎng)絡行為,識別網(wǎng)絡信息,避免不良的新媒體內容;也可以利用政治課堂學習,在政治學習中滲透和引導學生理性使用;另一方面,加強家庭的新媒體素養(yǎng),家長要以身作則,給予足夠的引導,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提高他們對海量信息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面對不斷變化的信息時代,教師需要做出改變,不是一味地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拒絕新技術的應用,而是適應時代的變化,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要主動采用微課、慕課等形式,勇于學習,總結經驗,創(chuàng)新高中政治課堂形式,做好資源開發(fā)利用。
總之,教師輔導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新媒體的應用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能力的發(fā)展,使得教師的教學和輔導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新媒體應用過程中將教師輔導與學生自主研究相結合,這就要求教師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在課堂上思考和回答問題。
例如,在教授“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內容”時,教師應結合“讓公民參與政治生活成為現(xiàn)實”來考慮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相關實踐和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性,同時考慮到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表現(xiàn)。借助新媒體進行評估、小組合作討論,可以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結合教師的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掌握知識。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體性,在不失引領作用的前提下,增加政治教育中立德樹人理念的影響力。
三、總結
學校是學生接受知識、文化熏陶和道德教育的主要陣地,但近年來出現(xiàn)了多起道德意識缺失、思想行為異常的案例,許多學生傲慢自大,缺乏對老師的基本尊重,紀律意識差。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表明當前高中政治學習存在許多問題,高中政治教育應當充分樹立立德樹人理念,學校要注重關愛學生,深入貫徹立德樹人的理念。本文在這個背景下展開相關論述,主要從深度挖掘知識、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新媒體、設問幾個方面提出策略。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高中政治教學與立德樹人理念結合提供基礎,從而推動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松年.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思考[J].考試周刊,2021(46):147-148.
[2]毛買素.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21(24):153-154.
[3]易平華.立德樹人理念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滲透與實踐[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1(03):35-36.
[4]施禮兵.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索[J].智力,2021(05):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