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已經(jīng)成為了當下教育工作中最為核心的部分。小學美術作為提升學生審美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課程的質量會影響學生終身的發(fā)展。本文針對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探究,旨在讓小學美術教學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成長。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動手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1-371
小學美術在基礎教育中有至關重要的地位。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需要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培育,進而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發(fā)展。小學美術作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關鍵關節(jié),教師需要不斷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進而讓學生有更好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實踐能力。
一、現(xiàn)階段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足夠的關注度
由于我國長期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家長和教師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上去,缺乏對美術教學的重視,不能夠充分認識到美術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意義。由于這種傳統(tǒng)理念的影響,小學課程的教學時間以及教學任務安排都十分不合理,進而造成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較低,不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提升動手能力。
(二)缺乏先進的教學模式
在小學美術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大部分的教師仍然使用較為落后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美術興趣的重視度嚴重不足,不能夠把學生放在教學工作的中心,只是一味進行主觀意識的傳輸,造成學生不能夠主動學習的問題。同時,實踐內容的缺失也導致學生很難真正理解所學的內容。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策略
(一)借助美術鑒賞,提升學生的動手積極性
小學美術教學的課程內容難度較低,低難度的美術教學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此外,教師需要對學生對于美術課程的期望有充分的了解,不斷提升美術鑒賞活動的頻率,進而讓學生能夠通過美術課程的學習更好地理解藝術作品的含義。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從教材內容的角度,挑選一些審美要求較高的作品,進而讓學生有更高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制作一些簡單的小作品,在提升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更加快樂的學習。例如,在進行《玩泥巴》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時,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欣賞,然后讓學生使用泥巴或橡皮泥制作一些自己喜歡的作品,并進行展示,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藝術作品加工過程的樂趣,還能夠讓他們更加期待動手制作活動,進而讓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快速提升。
(二)開展動手操作課程,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進行小學美術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有目標的手工制作課程,讓學生有更多的動手實踐的機會,在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還能夠有效提升美術課程的實效性。手工制作課程對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都有很大的要求,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進行美術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出手工制作課程的價值,結合學生的實際能力和特點,為學生制定專門的課程內容和目標,對于一些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適當?shù)墓膭?,進而讓他們能夠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例如,在進行《風鈴叮當》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一起制作一個簡易的風鈴。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進行風鈴制作材料的選擇,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挑選,如易拉罐、瓶蓋等,然后讓學生進行大致設計思路的制作,在草稿紙上繪制出簡易的圖紙,最后讓學生根據(jù)自己設計的圖紙進行制作。
(三)建立學習情境,引導學生參與實踐
恰當?shù)膶W習情境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教師可以通過情境的建立,激發(fā)學生進行美術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到動手操作中去。例如,在進行《秋天來了》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秋天的景色,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秋天的氣息,并讓他們進行自己關于秋天的聯(lián)想,然后在想象的基礎上進行動手實踐。教師可以讓學生使用白紙、落葉、膠水以及剪刀等工具,讓他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制作出秋天的風景圖。借助真實環(huán)境和情感的模擬,學生可以很快地把自己的想象制作成簡易的作品,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開設藝術作品制作課程,提供充足的時間
科學的藝術作品制作課程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思維和審美能力。教師可以利用藝術作品制作比賽的形式,讓學生認真的進行藝術作品的制作,把學生的精力吸引到藝術作品的制作上。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往往創(chuàng)造能力都很強,只要教師進行恰當?shù)囊龑?,就能夠很好的進行創(chuàng)作。例如,在進行《各式各樣的椅子》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圍繞椅子進行藝術作品制作,同時,還要規(guī)定學生不能使用普通的材料進行制作,需要使用塑料袋、氣球或者彩色樹葉等非常規(guī)的材料進行制作,進而讓學生的美術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
結語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是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充分使用小學美術課程中的文化元素和審美元素,讓學生了解到更加全面的美術知識,并讓學生形成一定的審美能力,進而讓學生通過自身的知識,進行簡易美術作品的制作,最終讓小學美術課程的價值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劉冬艷. 試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J]. 環(huán)球慈善,2020(3):0186-0186.
[2]楊艷秋. 淺析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J]. 兒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000(0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