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衛(wèi)勇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是飛快的,信息技術在生活和生產中的廣泛應用,提高了人們生活的便利性,提高了生產的效率。作為祖國未來主要生力軍的初中生,應該能夠掌握足夠多的信息技術知識,能夠熟練應用所需要的信息技術知識,以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成為未來國家所需要的棟梁之材。所以,提升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有效性勢在必行?;诖耍疚恼聦Τ踔行畔⒓夹g教學的有效性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yè)人員參考。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1-169
引言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對如何提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展開分析,要站在學生角度來設計教學方案,借助于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主動投入到信息技術課堂中,提升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師生的共同努力、協(xié)作下,真正構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
一、當前初中計算機教學現(xiàn)狀分析
(一)傳統(tǒng)教育理念嚴重
綜觀當前的初中計算機教學現(xiàn)狀,部分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認為計算機課程不屬于考試范圍,所以對計算機教學的重視度不夠。甚至存在這樣一種現(xiàn)象,計算機課常常被其他必考學科占用,這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興趣,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另外,有些學校在計算機教學方面的投入力度較小,計算機課程設備落后且不足,專業(yè)的計算機教師較少,教師的教學熱情不高,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嚴重阻礙了計算機課程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缺乏明確的信息技術教學目標
要想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設立明確的信息技術教學目標,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無法保障教學目標設定的合理性、科學性。教學目標是為了讓教師擁有一個明確的教學目的,同時也是讓學生擁有一個短期的學習目標,從而達到理想的學習狀態(tài)。但是當前很多教師的教學目標設定缺乏階梯性,沒有設定局部目標,為了節(jié)省備課時間,通常都是設定一個整體目標,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較為吃力,認為自己距離理想的信息技術學習目標較為遙遠,打擊了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二、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競賽式游戲教學
在游戲內容的設計上,教師需要通過連接班級中全體學生游戲數(shù)據(jù)的方式,實現(xiàn)在班級內部展開競賽。在一般的情況下,單純的排名競猜模式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有限的,在一定情況下還會阻礙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在競賽式教學游戲中,教師既需要讓學生感受到勝利的喜悅,同時也不能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例如,可以通過兩種模式來設計競賽內容。第一,通過淘汰賽的模式進行賽制的設計,在淘汰賽中不能對學生的具體分數(shù)與名次進行說明,僅公布每個階段的晉級學生以及淘汰學生即可。在這種情況下,最終能夠選出競賽的冠軍,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同時,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第二,應用小組競賽的形式參與比賽。無論是小組的勝利還是失敗,每一名學生的切身感受相對較少,比賽最為重要的是比賽的階段而非是比賽結果。因此,這種形式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學習信息技術。
(二)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合理運用,要以精細的關注教材為基礎,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的任務為主。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課程的操作性和實踐性特點。教學目標設計過程中,要從整體性目標確立入手,為學生分解一些可操作的內容。學生擁有了容易完成的小學習任務,再跟隨生動和形象的學習情境步伐,讓自己積極融入到探索學習領域中。在此情況下,學生才會積極進入到學習領域中。任務驅動方法的穩(wěn)定構建,讓學生面對知識學習更加清晰和合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之后,也實現(xiàn)學生學習進步和成長。教師針對“收集多媒體素材,以制作演示文稿”為基礎,為學生提供制作空間,形成清晰明確的學習任務。找尋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體系,整合了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模式,也讓學生在感受到信息技術重要精彩之下,更好地獲得所學知識的重要價值和實際意義。
(三)翻轉課堂鞏固知識
傳統(tǒng)課堂中學生的主體性無法得到最大化的體現(xiàn),很多時候都是教師講課,學生機械地聽課,缺乏自主思考。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來說,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近些年來翻轉課堂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青睞。初中信息技術教師應當借助翻轉課堂的形式,幫助學生實現(xiàn)相關知識的鞏固和加深。如信息技術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動畫設計相關知識的學習后,應當為學生布置帶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任務,要求班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這樣一來,學生必然會為了完成任務展開深度的合作與交流,從而促進學生的共同成長與提高,并在這一過程中實現(xiàn)相關知識的加深和鞏固。
(四)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在教學管理計算機中的文件的時候,先讓學生掌握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比如讓他們了解什么是復制文件夾,什么是刪除文件夾,什么是粘貼文件夾,怎樣移動文件夾,怎樣剪切文件夾,怎樣使用鼠標進行操作,怎樣使用快捷鍵進行操作等。學生掌握了這些理論知識后,如果不讓他們進行實踐操作,只是讓他們記憶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他們就會感到厭煩,甚至會失去學習興趣。如果能夠給他們一臺電腦,先讓他們進行實際練習,等他們熟練掌握后,再給他們布置一些操作任務,讓他們通過實際操作來完成,以檢驗他們對理論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并根據(jù)他們完成任務的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查漏補缺。真正使學生熟練掌握,真正提升信息技術課的教學有效性。
結束語
在新課程標準、素質教育理念的雙重引導之下,要想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需要端正自我教學理念與態(tài)度,把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學習需求作為教學設計基礎,設定出符合初中生發(fā)展的信息技術教學方案,引入更多先進的教學手段與模式,以此來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蘇軍瑋.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J].花炮科技與市場,2020(03):226.
[2]高文萱.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2020,9(19):141-142.
[3]鄧小軍.提高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才智,20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