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熟孟
摘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指出,具有高度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的人,必須具備的條件之一便是計算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能為學生步入中學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和參加社會生產勞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有效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4-401
引言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中,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為其中的關鍵內容,在整個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如果廣大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千方百計地引領小學生積極進行數學計算,那么則十分利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促使他們養(yǎng)成積極的、正確的數學學習態(tài)度。但實際教學時,由于小學生之間的計算水平存在明顯差距,學習態(tài)度、思維習慣有一定的差異,所以數學教師應針對每名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計算教學進行適度調整,進而凸顯出小學生在數學計算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小學生更為主動地進行數學計算,使小學生的數學計算水平可獲得顯著提升。
一、引入娛樂活動,激發(fā)學生計算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解決現實中的數學問題的方法,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其對數學計算的興趣,使其更好地掌握計算技巧。如在“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組成若干個人數小于10的小組,讓各小組分別領取一個號碼牌。教師用紙張寫上幾個大于10的數字,隨機抽取一張,然后說出上面的數字,讓學生同組成員不分開,在20秒之內組成人數為這個數字的團體失敗的學生需要進行才藝展示。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在上課前,可以制作出一些寫有小于100的數字卡片,讓學生從這些數字卡片中抽取兩張,在5秒以內求出它們的和。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不斷提高速度,并記錄每一位同學的作答時間。也可以允許反復嘗試,讓學生在娛樂中訓練自己的計算能力。在游戲中,學生思考如何快速進行加法計算,培養(yǎng)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師可通過設計的娛樂活動,讓學生在快樂中鍛煉數學計算能力,感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進行變式訓練,切實掌握計算方式
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水平是我們的主要目標,但這并非一蹴而就、可在朝夕之間實現的,而是需要進行不斷的積累,為此,我們小學數學教師要引導小學生積極進行變式訓練,讓他們能夠掌握到數學計算的不同方式,同時也能夠深刻領會小學數學的算理,提升對于數學計算的親切感以及熟練度,促進思維的發(fā)展。例如,在進行《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一課的數學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小學生積極進行變式訓練,使小學生掌握相應的數學計算方式。對此,教師還可以有效設計相應的連線題,以及填空題等,讓小學生可根據2-6的乘法口訣加以求商,對于問題予以正確的解答;而在此過程之中,非常利于提升小學生的筆算水平以及口算水平,從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以及素質。
三、分層教學,針對性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過度重視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很容易限制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因為數學學習重視思維和對知識點的理解,一旦出現過度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情況,就會本末倒置,導致小學生在解決數學應用題的時候出現錯誤理解的情況。因此,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利用分層教學,針對性地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樣才可以實現在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同時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分層教學是一種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的針對性很強,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還可以促進小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四、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筆者深切體會到培養(yǎng)學生良好計算習慣的重要性。比如,在學習“23×14+198=”這類數字較大的計算題時,學生不僅要在最快的時間內得出答案,還要養(yǎng)成檢查的好習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復習之前學習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相關知識點,幫助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借助尾數法、首位法完成口算,大致估算最后的答案。在這之后,教師要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動手、動筆計算,更加標準地列出計算的式子,從而計算出精確答案.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為學生展示更多同類型的習題,并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作答.當學生完成計算任務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同桌兩個人互相檢查和批改,找出計算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挑出計算錯誤的題目.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計算時做到“一看”“二畫”“三算”“四查”,幫助學生理清計算的步驟.對于草稿紙的運用也要規(guī)范,這樣才能避免在計算中出現最少的錯誤.針對其中算錯的數字、小數點、運算符號等,學生都要養(yǎng)成良好的改正習慣,在檢查的過程中做到認真細致。針對一些容易出現錯誤的題目,教師要讓學生在錯題本上進行記錄,并利用課余時間再次訓練,鞏固薄弱點,從而讓學生的基本功在練習中更加扎實。這樣一來,就能讓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突破.教師要幫助學生在總結中找到學習計算的規(guī)律,有側重地制訂學習計劃,提高計算的熟練度.長期下來,學生能在各類計算題中游刃有余,突顯計算教學的成果。
結束語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后續(xù)學習和學生整體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開展強化練習,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參考文獻
[1]葉桂靜.實施教學創(chuàng)新,提升計算能力——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探析[J].學苑教育,2021(06):17-18.
[2]魏露萍.試論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22):76-77.
[3]張燦.關于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32):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