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麗
摘要:我國進入網絡化和智能化時代之后,互聯網已經越來越廣泛地占據了人們生活。尤其對于大學生來說,互聯網在學生生活中的滲透和影響以及到了方方面面的程度。但是,我們也知道,網絡空間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空間,信息駁雜、導向多樣,有好的、正面的、積極的,自然也有負面的、扭曲的、消極的,如何應對網絡上紛繁復雜的信息和數據對于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響是當前許多高校都在認真思考的問題。尤其是在當前網絡空間主體已經呈現出媒介化、數據化、算法化的“三化”特征之后,如何在“三化”環(huán)境下加強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網絡建設至關重要。
關鍵詞:三化;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網絡建設
1.網絡空間主體的“三化”
網絡空間主體的“三化”,即網絡空間主體的媒介化、數據化和算法化。網絡空間針對公民的道德建設主要是指對于在網絡空間內虛擬主體的教育,在“三化”背景下,網絡空間的主體已經從過去的被動接收信息,轉化為主動地進行主體自身的建設。
1.1網絡空間主體的媒介化
網絡空間主體的媒介化是指在網絡空間中,人作為一個個體已經被當做一種媒介而存在。通俗來說,就是我們在應用網絡空間時,我們所表現的是網絡空間中的媒介。這種媒介與現實生活中的身份以及行為習慣等在本質上是可以不存在關聯的。比如,現實生活中的某個人,可能是沉默寡言的,但在網絡空間中,他可能就是睿智而風趣,能言而善道的。又比如,某個人真實的性別可能為男性,但在某個游戲的空間中,他所創(chuàng)建的角色可能會是個女性角色,因此,他在這個游戲空間中所呈現出的媒介特征就是女性。
1.2網絡空間主體的數據化
因為網絡空間媒介化的關系,人作為網絡空間主體,是以數據的形式存在的。比如,人在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交往交流時,其實并不是以實際的個體在交流,應該可以看做是網絡中的一個符號,而這個符號就是網絡空間主體的數據化。
1.3網絡空間主體的算法化
而經過網絡主體數據化的信息,其實都是經過算法化得來的。比如,我們在經常瀏覽購物網站時,如果對同一個品類的商品搜索次數較多,就會被后臺的大數據計算系統(tǒng)記錄為關聯商品,會在你再次瀏覽購物網站時反復推送。算法化也是網絡空間主體最終呈現給人們的結果,因此,也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1]。
2.當前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現狀分析
2.1 大學生道德感下降
當前,網絡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導致大學生在網絡應用中,經常被各種不良信息所影響,產生一些不道德的觀念和行為,道德感逐漸缺失。比如,近年來美國大片中英雄主義的推崇,導致部分大學生自我意識強烈,缺乏大局觀和集體管;另外,許多大學生在網絡虛擬空間中,因為沒有現實中被拆穿的顧忌,因此在網絡上信口開河,不講誠信。時間久了這種壞習慣不免會帶到現實生活中,導致大學生誠信觀念不強。還有的大學生容易受網絡上一些負面抹黑國家、抹黑社會的言論的影響,對國家和社會產生失望甚至仇視的心理,被某些分裂分子利用,缺失了基本的判斷力。
2.2 大學生容易養(yǎng)成盲目從眾的心理
首先,受網絡環(huán)境的影響,大學生容易出現盲目從眾的心理。近年來,隨著網絡的逐步應用,一些特有的網絡語言也開始越來越占領人們的現實生活。有一些網絡語言的創(chuàng)新還可以看做為語言增添了一絲活力,但有些語言卻給人粗俗的感覺。這些低俗網絡用語的流行,讓很多學生有了盲目從眾的心理,認為說這樣的網絡語言是時髦的表現,嚴重混淆了大學生的價值觀。另外,學生盲目從眾心理的養(yǎng)成,還容易被一些不法勢力所利用,缺乏判斷力,盲目從眾,掉進文化分裂的陷阱里[2]。
3.“三化”環(huán)境下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網絡建設路徑探討
3.1 打造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網絡主陣地
思想道德教育課是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主要的方式和渠道,而網絡作為大學生日常生活最密不可分的部分,也應該被善加利用。要著力打造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網絡主陣地,將思想道德主要內容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充實進網絡教育陣地中,豐富網絡教學的多樣性和吸引力,將真實案例以影片、漫畫等形式展示給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可以引導師生共同開展網絡文明教育活動,倡導學生文明上網,針對癡迷網絡,造成網癮的學生,要加強對其引導,幫助他們擺脫對網絡的依賴,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網絡認識。
3.2 將傳統(tǒng)文化等積極內容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網絡建設中
針對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網絡建設,要充分利用網絡豐富的資源,將祖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網絡陣地建設中,通過生動形象豐富的內容輸出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形成對思想道德的網絡行為規(guī)范,同時,要通過各種活動促使大學生把遵守網絡行為規(guī)范和秩序轉化為日常生活中良好的行為習慣,實現思想道德教育的網絡“外化”過程[3]。
4.結語
綜上所述,在“三化”環(huán)境下構建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網絡建設是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觀念水平的重要舉措,要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意識,把控大學生思想道德行為準則,改變不良的網絡思想道德建設內容,助力大學生網絡思想道德建設更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藍江.新時代網絡空間道德建設芻議[J].思想理論教育,2020(01):73-78.
[2]張闖開,鄧瑜.論規(guī)范大學生網絡行為和加強網絡道德建設[J].科技視界,2013(36):241-242.
[3]廖永華. 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問題及對策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