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學科作為小學課程的重心一直受到教師的關注,應用題在小學課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應用題不僅是學生數學能力的衡量標準,而且是提高學生思維和邏輯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提高小學應用數學題的教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不僅可以減少部分學科的現象,而且可以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主要介紹在應用問題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如何提出一些應用問題教育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分析
在小學數學中,大多數應用題都將公式,概念和定理納入日常生活問題中,主要是教學生學習轉移知識,并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現實問題聯系起來。解決生活難題。應用問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在課堂上整合和復習知識,還可以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知識應用和轉移技能來提高學生的綜合數學技能。因此,在數學教育中,教師應重視教學策略,以實現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們正在根據不斷變化的條件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但是,面對教學方法的變化,許多教師并沒有及時改變現有的教學方法和新的教學方法,并且為了解決新教科書的不足,在融合方面存在偏差。新教科書和現有教科書的知識,很難掌握。在新的教學方法中,放棄了將應用題匯總到各章中的以前的教學方法,但是將每種類型的應用題都插入到每章中,以幫助學生逐步學習。這種新的教學方法的應用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是艱巨的任務,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條件,將文本知識與新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并在反復練習的過程中適應新的教學方法。重視現有和新教學方法之間的聯系,以提高課程效率。
二、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分析
1.突破思維方式
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是小學數學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但據認為,小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在自我依賴探究的感知和能力方面存在局限性。通過固定思維加強創(chuàng)新,許多學生在解決應用問題時僅限于特定的思維習慣,從而使問題解決過程更加復雜且乏味。如果能夠擺脫習慣性思維模式并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問題通常會變得簡單明了。
例如:在青島版數學應用題為例:一輛汽車從甲地到乙地,前3時行了全程的75%。目前,距B點的距離仍然為60公里。汽車以這種速度行駛多長時間?完成行程?這是對這個問題的慣常思維方式。首先找到總公里數:60÷(1—75%)=240(千米),然后找到行進距離:240×75%=180(千米),第三步是計算每小時公里數:180÷3=60(千米),最后計算出整個行程所需的總時間:240÷60=4(時)。這種思維方式體現了所有數量,思維方式相對較舊,并且故障排除步驟也相對繁瑣。打破這種慣常的思維方式和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的方式,:首先,找到每小時整個行程的百分比。75%÷3=25%,把全程看著單位1,用1÷25%=4(時)這樣,基于傳統(tǒng)教育的繼任和創(chuàng)新不僅可以優(yōu)化學生的解決問題的思路,而且可以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和解決能力。
2.貼近現實生活
傳統(tǒng)的應用問題教育僅限于課堂教學,與現實生活截然不同。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因此小學生實際上無法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對基礎知識有扎實的理解,但遇到詞匯問題時仍然不知道如何開始。因此,為了避免這些現象的發(fā)生并達到教授的真正教學目的,教師必須認識到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應用問題的重要性,以便學生能夠親身體驗現實問題并將其抽象為數學。使用有效的方法描述和解決問題。
例如:青島版數學應用題“圖形運動”的教學為例。圖形的轉換是一個抽象的過程。學生需要了解圖形更改的過程才能解決正確的答案,通常會在更改之前給出有關此內容的應用問題。提供圖形,變化的條件,以便學生可以獲取變換后的圖形。學生需要想象變化的整個過程,并且由于小學生對空間想象力的高要求,面對這些問題時,小學生通常不知道如何進行。因此,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老師可以為學生提供生活示例,例如逆時針或順時針旋轉三角形以獲取相應的圖形。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天記住時鐘和秒表的旋轉。使學生能夠體驗旋轉角度并生動地抽象化過程,從而使學生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想法,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在生活中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了學生的進步。提高了課程的教育質量。
三、結語
簡而言之,應用問題作為基礎數學教育的重要模塊,在基礎教育改革中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教師應對當前的教育問題進行深入,清晰的分析,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目標教育。一種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策略,使他們能夠掌握解決應用問題的更有效的方法和技能。同時,數學教師應繼續(xù)縮小應用問題與學生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運用他們所學到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并鼓勵學生改善應用問題的分析和答案。整體技術。
參考文獻
[1]王槐.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J].學周刊,2016,(24):170-171.
[2]王瑩.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5):238.
[3]李學鳳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關注學生數學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7,(21):100.
作者簡介
溫連芳(1988.12-),女,漢族,山東省東營市人,研究生,二級教師,東營市墾利區(qū)黃河口鎮(zhèn)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