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蕾
摘 要:音樂作為人們情感表達的一種媒介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小學音樂課程更是需要教師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體驗式合唱形式是一種集體感情抒發(fā)演奏的音樂方式,不同于獨唱,合唱對學生的要求會更高,因此,需要教師耐心指導。
關鍵詞:小學音樂;體驗式合唱;策略
新課改不斷推行,體驗式教學受到各年級以及各科教學的重視,實驗表明,學生通過體驗式學習,不僅增加了學習熱情,而且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得到了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發(fā)揮。小學音樂課堂中同樣引入了體驗式教學。體驗式合唱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音準把握、韻律體驗、情感抒發(fā)均具有積極的作用。通過合唱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節(jié)奏感,體會音樂的美,感受音樂所帶給我們的情感體驗。
一、優(yōu)化課堂教學,營造合唱氛圍
小學音樂課程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氛圍,學生學習時,不僅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感受音樂情感。一般人們在聽到音樂時就會不自覺地晃動,抒發(fā)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優(yōu)美的音樂節(jié)奏帶給人們的是一種享受,在現代生活下,人們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在休息之余,音樂就可以作為一種很好的解壓方式。小學生雖然沒有很大的學業(yè)壓力,但是學生愛動、愛玩的天性可以通過音樂得以釋放。因此,教師在正式教學前,可以讓學生課前搜索有關本節(jié)課程的曲目進行學習,在課堂中播放,讓學生產生輕松愉悅的學習心態(tài)。
例如,在學習《外婆的澎湖灣》一課時,這首歌曲的韻律節(jié)奏比較簡單,適合學生合唱學習,同時這首曲目的情感抒發(fā)非常明顯,從歌曲的節(jié)奏到曲詞都蘊含著對外婆的依戀之情。教師在正式教學前可以向學生講解文學作品中有關外婆的小故事的選段,引起學生聯想自己的外婆,渲染課堂氛圍。于是,全體學生對外婆就會產生共同的情感傾向,合唱時,曲目中的情感就會得以抒發(fā)。同時,合唱歌曲需要學生對曲目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每一位學生都要配合集體的合唱節(jié)奏,而且合唱不同于獨唱,需要學生有足夠的嗓音,并且教師需要指導學生發(fā)音的技巧。不至于學生一首歌曲結束,嗓子已經很疲憊。保護好聲帶也是教師教學的部分。
二、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想象創(chuàng)造
體驗式合唱就是要學生發(fā)揮想象力,能夠對歌曲有一定的個人理解,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習和創(chuàng)造。學生的想象力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能夠不斷創(chuàng)新,這也是學生進行改編歌曲以及進行歌曲創(chuàng)作的基礎。小學音樂教師不能輕視學生的創(chuàng)作,要及時鼓勵學生的新發(fā)現、新探索。學生的學習只有不斷更新,教師的教學才會產生真正的意義。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采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可以是圖片,可以是教師的示范唱,讓學生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自己的見解。
例如,在學習《唱著跳著走近你》一課時,這是一篇非常適合學生合作完成的曲目,學生可以通過曲目的學習感受曲目中所傳達出的熱情與活力。同時也有利于學生的人際交往,讓學生學會與他人交往的技巧。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遠方的朋友》這首歌作為課堂導入,同時讓學生聯想在大草原中迎接朋友的場景,使學生形成豪邁的情懷。進而在正式課堂中給學生播放曲目原唱,讓學生學習歌曲的曲調,同時教師也可以進行樂器伴奏。
三、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社會已經進入科技時代,教學中可以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課堂更出彩。比如通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出示圖片,播放原唱,讓學生進行學習。或者為了增強學生的情感,給學生播放有關的視頻。不僅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讓學生能夠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走向。
例如,在學習《手拉手,地球村》一課時,首先,可以向學生播放有關保護地球的宣傳片,引起學生保護地球的心愿,同時,向學生介紹有關保護地球的措施,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其次,學習歌曲時,引導學生相互配合。最后由教師進行指導,提高學生的合唱水平。
小學音樂課程不是僅僅學習歌唱,通過體驗式合唱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感受。學生的音樂感受力會進一步得到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學會在合唱中進行情感表達,抒發(fā)自己對于歌曲的感受,進而使得學生的音樂敏感性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偉偉.小學音樂體驗式合唱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建議[J].北方音樂,2019,39(17):181-182.
[2]王明珠.小學合唱教學的排練模式探析[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