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暉
摘 要:核心素養(yǎng)是初中語文教學的行動指南和教學目標,更是初中生能力發(fā)展和素養(yǎng)提高的成長方向。首先闡述核心素養(yǎng)與群文閱讀的關聯(lián)性,確定本次研究的探究方向。然后詳細論述核心素養(yǎng)下群文閱讀的科學開展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群文閱讀;策略探究;初中生
隨著核心素養(yǎng)理念的提出,教師紛紛有針對性地設計語文教學,力求盡快找到培養(yǎng)初中生核心素養(yǎng)的高效途徑。此間,群文閱讀逐漸展示出強大的趣味性、探究性、整合性和實效性,而慢慢成為閱讀教學體系中的“新寵”,獲得了師生群體的普遍喜愛和積極參與,閱讀教學局面也為之煥然一新。
一、核心素養(yǎng)與群文閱讀的關聯(lián)性
在語文課堂上,核心素養(yǎng)表現(xiàn)為學生對文本材料的理解力、辨析力、組織力、編輯力和表達力。而群文閱讀又恰恰是一組主題相近、素材相似的文本集合,因而能夠幫助學生在多次思考、反復體驗、重復強化中提升認知效果。由此可見,核心素養(yǎng)為群文閱讀指明了發(fā)展方向,而群文閱讀又為核心素養(yǎng)提供了訓練平臺,二者屬于認知目標與認知平臺的關系,因而具有高度一致性和關聯(lián)性。
二、核心素養(yǎng)下群文閱讀的科學開展策略
核心素養(yǎng)與群文閱讀為教師的閱讀教學提供了培養(yǎng)目標與發(fā)展平臺,教師還要用自己的教學智慧和教學能力親自完善這一體系工程。
(一)以群文閱讀主題實施定向教育
群文閱讀是具有類似主題的文本集合,因而能夠幫助學生在體系化閱讀中進行多次相似內容的反復探究,因而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群文主題中的知識積累、思想教育和德育培養(yǎng),加速核心素養(yǎng)提升。
以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例,本單元的課文內容有《散步》《金色花》《荷葉·母親》等,都在針對學生進行親情教育。例如,《荷葉·母親》是歌頌偉大母愛的文章,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對母愛的感知狀態(tài)和感恩狀態(tài),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歌曲《媽媽的吻》或《魯冰花》,利用音樂藝術的渲染效果和情感元素在閱讀過程中營造出濃濃的母愛氛圍和溫馨的情感氛圍,促進學生進入大腦興奮、情緒激動、心理激昂的良好認知狀態(tài)中,讓學生在內心深處激蕩起對媽媽的想念、對擁有母愛的幸福感。因此,學生能夠獲得特別接近于作者的寫作心態(tài)和情感動態(tài),自然就會體驗到《荷葉·母親》中濃濃的母愛、深深的感恩和純純的定向教育。
(二)以群文閱讀過程培養(yǎng)主體能力
群文閱讀在主題與素材方面的相似性能夠有效弱化文本材料的理解難度和明確探究方向,因而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定位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與處理能力,借助實訓化認知和合作探究促進主體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以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為例,本單元的課文有《黃河頌》《最后一課》和《木蘭詩》等,每一篇課文都包含著濃濃的“家國情懷”。例如,在《黃河頌》閱讀中,教師可以借助歌曲《黃河大合唱》的浩大氣勢、強大聲勢和激昂斗志去感染和征服學生的認知情緒和心理情感,讓學生進入大腦興奮、情緒激動、精神激昂的良好認知狀態(tài)中。這時,群文閱讀所需要的主體狀態(tài)就調控到位了。為了幫助學生提升對《黃河頌》的閱讀效果和教育效果,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集體誦讀,利用聲勢強勁、氣場浩大的集體誦讀聲去刺激學生、感動學生和激勵學生,從而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誦讀印記和閱讀收獲。
(三)以群文閱讀素材提升教育效果
學生在掌握群文閱讀的探究方向和主題思想以后,就會擁有良好的閱讀開端,能夠更容易地高質量把握文本內容,自然能夠積極閱讀、主動思考、多維交流和快樂成長,因而能夠獲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加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以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本單元的課文是《春》《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等,這些課文內容都是描景狀物、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優(yōu)秀群文閱讀材料,用文學藝術的精妙語言為學生生動刻畫了大千世界的神奇與美麗、自然風景的唯美與雋永。為了提升學生對文本信息中自然環(huán)境的把握,教師要利用電子白板為學生提供一些輔助性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雋永清新別致的《春》、溫馨浪漫甜美的《濟南的冬天》以及《雨的四季》中清新的春雨、粗獷的夏雨、凄涼的秋雨、美奐的冬雪。在電子白板的幫助下,學生能夠在直觀、親切、美奐的認知界面中積極觀察、主動思考、自覺探究,認知效果良好。
參考文獻:
[1]顧晶,沈燁萍.指向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群文閱讀實踐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20(8):38-40.
[2]王進紅.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20(30):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