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晶晶
【摘 要】在初中教學內(nèi)容體系中,音樂學科是一門比較基礎的課程,在過去倡導的傳統(tǒng)教育教學理念中,對于音樂課程的要求相對較低,僅僅處于初級階段,這樣的教育理念沒辦法發(fā)揮出音樂課堂教學的全部效果。隨著近幾年來我國新課改的不斷進程,教育工作者開始逐漸對音樂課程重視起來,并且摒棄了以往對于音樂課程的低要求,進而提出了適用于現(xiàn)代化教育的新要求。筆者對于新課改下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此來供相關學者進行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新課改;情感教學;初中音樂
藝術的靈感來源于我們的生活,對于造就藝術而言,生活是極其重要的場所。藝術的表現(xiàn)形式分為很多種,其中最主要的內(nèi)容是:美術、音樂、繪畫、舞蹈等。其中,音樂是表達情感、傳播情懷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提高學生審美、陶冶情操上面都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相應人員應該重視音樂學科的教育,積極把情感教學應用其中。本文從音樂情感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情感教學應用于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以及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具體策略三大方面來深入探討。
一、音樂情感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
大家普遍認為的曲譜、暗含的文化以及演奏方式是音樂的真正核心,其實不然,音樂的真正核心則是其中蘊藏著的情感表達和寄托。針對于此,一位名為查爾斯·羅森的著名鋼琴家出版了一本書,名為《音樂與情感》,書中的內(nèi)容詳細描述了音樂的情感表現(xiàn),以及為什么有些音樂可以達到震撼心弦、直擊人內(nèi)心的效果,這本書一經(jīng)問世,就與很多音樂方面的表演家和藝術家產(chǎn)生了思想上的共鳴。提到音樂對人們產(chǎn)生的影響,現(xiàn)代心理學還對此進行了一些研究,最終研究得出來的結果讓人不禁震撼,因為在傳統(tǒng)意義上,決定成功因素中的智力僅僅占了百分之二十,而情感因素卻占了百分之八十的比例,這足以充分說明一個人的情感對于他未來的發(fā)展有多么的重要。情感因素起到的作用遠遠超過智力因素,這一觀念引發(fā)了諸多教育相關人員的思考,包括我國教育者對于教學體系的反思?,F(xiàn)代教學理念提出,音樂之所以影響于人,是因為其影響方式是從精神層面去引導人的行為。從古至今,音樂無論是在文化思想上還是在藝術層面上都有著濃厚的累積,真正的音樂藝術大師一定是超越世俗的存在,這也是由于音樂有著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針對這樣的認識,現(xiàn)代教育相關從業(yè)人員才開始注重音樂情感教學應用于音樂教學課堂的教學理念。
二、情感教學應用于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意義
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的應用有著重要意義,這體現(xiàn)在審美能力、師生交流以及音樂風格三大方面,本章將從這三點來分別進行切入探討。
(一)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傾聽和欣賞音樂時,聽覺感知可以讓我們從所聽音樂中產(chǎn)生一些情感反應,并且這種情感可以與生活中的感受產(chǎn)生呼應,以此達到共鳴。藝術感知、情感流露等方面都能體現(xiàn)出音樂藝術審美,這也需要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擁有一些審美能力的基礎,從簡單的音樂字符到復雜變化的旋律,這些都在對于初中生音樂思維的轉換進行考驗,合理的利用音樂情感加以教學,能夠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加深印象,從而讓學生體會到音樂藝術帶來的開心,進而引起學生們學習的興趣,提高對于事物審美的能力。
(二)增進師生感情交流
在進行初中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情感加以培養(yǎng)的同時,還可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以此提高教學質量。初中音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學不僅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提高師生之間的感情共鳴,還能夠增加雙方對彼此的信任,這對于提升學生自信心,增加學習樂趣,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幫助效果。在實際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把握好自己情緒、有一個良好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在示范中有感情互動的基礎上,能夠高效的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進而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能夠更快更有效的全面了解音樂學習中情感交流的重要意義。
(三)充分體現(xiàn)音樂風格
每個音樂作品自身都有著屬于自己的風格,因而音樂作品都有著不一樣的風格,這就造就了每個不用音樂風格的作品,它的受眾群體也不同。在音樂表演的實際過程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更能體會音樂的風格,從而調(diào)理表演時的心情。比如:悲傷的音樂多展現(xiàn)出來的情緒,就必然是悲憤的,在這之中,打造一個悲傷的氛圍可以架構起表演者和觀眾之間的橋梁,從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鳴。對于初中音樂教師而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要注意調(diào)節(jié)氛圍,不同的音樂作品就營造不同的氣氛,這樣能夠更好的讓學生體會不同音樂的音樂風格,從而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進而打造高效課堂。
三、情感教學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具體策略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用情感教學需要從多方面來切入,本章從創(chuàng)造音樂情境、了解音樂背景、感知音樂情感以及展開音樂游戲四大方面來進行具體剖析。
(一)創(chuàng)造音樂情境
在我國不斷推進新課改的環(huán)境下,音樂教育教學要針對不同的歌曲去營造不同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習環(huán)境與歌曲感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初中音樂教師需要帶動學生,讓學生展開自我想象,從而將自己放置于音樂所描繪的場景中,從而鼓舞學生帶著感情去唱歌,去感受音樂歌曲,進而調(diào)動學習氛圍。引起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以及提高學生對于音樂歌唱的自信心,進而感知歌曲演唱時的喜悅之情。
例如在人民音樂出版社,初中年級學習的《春天來了》這首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于歌曲進行感受和分析,包括歌曲的力度、速度、情感以及結構等。在進行演唱歌曲的時候,可以結合歌曲的特點加一些特定的動作,進而使學生們更能理解歌曲中的意境以及表達的感情。又例如在學習《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時候,這首歌強烈的反映了封建社會環(huán)境下,男女勇于追求自由愛情的同時,又被世俗所不能接受的悲慘愛情故事。教師可以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先幫助學生們理解這首歌歌詞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感受梁山伯與祝英臺感人肺腑的愛情。借助多媒體設備,加入音頻、圖片或者視頻等元素進行教育,對歌手的深情演唱進行解析,讓學生深切感受,唱歌時要注意面部表情,盡可能的做到以情動人、以聲傳情的效果,進而把學生們演唱歌曲的熱情以及對音樂的熱愛發(fā)揮到最大化。再例如學習《大海啊,故鄉(xiāng)》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前播放一些有關于海邊的音樂,比如:浪花的拍打聲、海鷗的聲音、漲潮的聲音、輪船的聲音等,讓學生們先帶著輕松愉快的興趣去感受一下大海的聲音,進而想象出大海的環(huán)境,還可以對著音樂而律動起來,以此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一般,調(diào)動學生興趣,在音樂的情感上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