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基英
摘要:隨著社會電子產品的逐步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受其影響也越來越大,不僅促進了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高速發(fā)展,還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半娮訒弊鳛榻逃虒W的新興形式,以豐富的信息含量、表達方式多樣等特點,運用到初中教學中。本文將從電子書包的基本概念、原有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哪些問題以及如何有效運用電子書包到初中化學教學中為研究方向,分析電子書包的妙用。
關鍵詞:電子書包;初中化學;課堂教學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電子產品及網絡通信技術的提升,4G、5G的到來,原本限制電子書包推行的難題逐漸被攻破。初中化學學科新課標指出:要提高學生運用化學知識、科學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所以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電子書包推廣到初中化學教學中刻不容緩。
一、電子書包的基本概念
電子書包就是運用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輔助教師進行教學的電子設備,將書包里的教材、作業(yè)本和課內外讀物整合到移動終端中,不僅有利于教師更好地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難點,還是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互相溝通的途徑,將電子書包運用到初中化學教學的過程中,能幫助學生向“合作學習”模式的轉變,讓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二、原有初中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失學習興趣
初中化學作為最后一門新開設的教程,不僅晦澀難懂而且其中所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又很多,再加上部分教師只是根據自己理解講解課本中的知識,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很難讓學生提起對化學學習的興趣[2]。
(二)缺少實踐活動
實踐活動和探究是初中化學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大部分學校及教師忽略實踐活動的重要性,只是將教學重點放在課本知識中,這其中就存在很多教師急于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忽略了學生本應掌握的實踐過程。
(三)課堂方式缺少創(chuàng)新
目前絕大部分的初中化學課堂依舊是以教師的講課為主,教師設計好所有課上流程,以絕大部分學生以基準,忽視部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這種教學方式很難讓全部學生都能掌握化學知識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三、電子書包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遵循哪些原則
(一)在教學中適度運用電子書包進行教學
電子書包雖然具有實時性和資源充沛等優(yōu)勢,但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作為一種輔助教學工具要適度運用。如果過于夸大其詞,不能適度適量的進行教學,反而影響其教學效果。而且并不是每個教學的環(huán)節(jié)都需要電子書包,所以教師在對每節(jié)課的教案中,針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及形式上進行協(xié)調,來確保教學有效性[3]。
(二)貫徹“以學生為主體”觀念
電子書包在初中化學中主要的作用就是創(chuàng)造一個以互聯網應用的場景,不僅要強調“以學生為主”的觀念,形成更加以小組合作共同探究的學習氛圍,還要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以改變傳統(tǒng)“你教我學”的教學模式。教師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要轉變陳舊的教學思想和理念,應摒棄以教師為教學主體而是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一切的教學內容及方法都以學生為主體。
(三)項目性
項目式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形式。在初中化學課程教學中運用電子書包時,電子書包只是起到為學生提供信息、獲取知識點以及研究方案時使用的工具,學生圍繞著教師提前預定好的目標進行學習,而電子書包只是輔助型工具。
四、如何將電子書包有效地運用到初中化學教學中
(一)運用微課資源,將所學內容細化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認知規(guī)律為基礎,利用信息技術將碎片化的知識點進行整合,充分利用數字化資源。
例如,在九年級下冊中,有關酸堿鹽的知識點分布比較分散,而且教材中對酸堿鹽相關知識歸納并不全面,導致學生對酸堿鹽化學反應等相關知識的掌握并不全面仍停留在表面,而酸堿鹽知識又是初中化學的重點難點,為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理解,教師可以運用電子書包,觀看微課并了解酸和堿的中和反應與酸、堿、鹽的化學性質等視頻進行了解并完成本科的學習任務。為調動學生利用電子書包學習的興趣,可以在分配學習任務之前,針對掌握能力好水平高的學生進行獎勵,不僅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往往結果都能達到老師規(guī)定的目標。
(二)采取多種教學措施,完善知識體系
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書包來制定針對不同學生的教學方案,并設計實驗步驟??梢酝ㄟ^安排實驗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理解教學內容并達成學習任務和目標。
例如,在學習《氧氣》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化學器材,通過電子書包了解氧氣的制作過程后在教師的輔助下完成一系列的實驗過程。在實驗開始前,安排一名學生利用電子書包的拍攝功能進行拍攝,并在試驗結束后,教師提出: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時,除了用手緊握外,還有什么別的辦法?如果制作的氧氣不純,是什么原因導致的......等等問題并將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類似這類的教學方式,不僅能讓同學找到制作氧氣不純實驗失敗的原因,還能復習實驗的過程以達到掌握實驗中的知識點,在進行討論及復習的過程中都有參考。
(三)創(chuàng)建問題,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利用電子書包內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進行提問,在教師的幫助下進行問題探究和解答。在解答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到現實生活中,并針對所學習到的知識拉進化學與生活的距離。
例如,在學習《自然界的水》這一單元時,先讓學生思考水是如何組成的?水都分布在哪里等問題后進行試驗探究水的組成,思考水煮沸和分解的過程有什么區(qū)別?完成本節(jié)課試驗后,讓學生回家記錄每天的用水量是多少,在家里有什么節(jié)省水的小妙招?在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是浪費淡水資源的?在學習這一單元的過程中,這類的教學形式不僅能讓學生掌握知識,還能引發(fā)學生思考,不僅學習了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道德行為規(guī)范,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課堂中使用電子書包是形勢所趨。只有摒棄了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學生才能更有效地將生活和學習相互結合,提升整體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數字化教學方法相互補充、相互制約,才能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其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儀軒. 電子書包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為例[J]. 教育與裝備研究,2020,36(11):65-69.
[2]呂夢嘉,張琢,張曉虹. 電子書包環(huán)境下初中化學《水的組成》智慧教學案例研究[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1):53-56.
[3]包春華.基于iPad電子書包應用的初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8,35(06):47-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