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衛(wèi)
【摘要】語文新課標提出,教學不應以傳授課程知識為主要教學傾向,要重點調(diào)整教學策略、結構與模式,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方式與狀態(tài),提高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都要充分認識這一階段教育發(fā)展變化的形勢,積極面對各種挑戰(zhàn),探索和運用創(chuàng)新、高效的教學策略,改善落后的教學局面,實現(xiàn)理想的語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新課改;教學策略
當前,我國新一輪教育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面臨著一項全新的任務和要求,需要向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邁進,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全面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為此,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從開展趣味活動、實施分層教學、重視閱讀教學、優(yōu)化評價體系等四個方面,對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的科學方法和具體策略進行了綜合分析。
一、開展趣味活動——活躍氛圍
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能夠使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主動、全面地參與,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根據(jù)語文課程知識和學生興趣、需要,設計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趣味化活動,包括游戲活動、競賽活動、角色扮演等,活躍課堂氣氛,使課堂更加生動活潑,生動有趣,形象化,使學生在娛樂中學習語文知識和技能,體會語文學習的樂趣。
例如,在教授“賣火柴的小女孩”時,筆者根據(jù)學生們的特點,在課堂中設置了游戲活動,通過游戲活動讓學生們感受語文課堂的樂趣。上課后,筆者先帶領學生們對課文進行熟讀,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隨后,筆者對“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進行有效地設計,明確其中的不同角色,來讓學生們進行自行選擇、并進行角色扮演,鼓勵學生用一些肢體語言來表現(xiàn)不同角色的身份,將課文內(nèi)容呈現(xiàn)出來。在趣味化的角色扮演活動中,學生們能充分體驗人物角色的心理和特點,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同時還鍛煉了學生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增加學生們的膽識。
二、實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思想的直接體現(xiàn),可針對學生的差異進行針對性的教學,避免“優(yōu)生吃壞,差生吃不飽”現(xiàn)象。所以,教師要改變以往的“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學習成績、能力、思維層次、知識結構等進行全面、深入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將學生的學習需求劃分為優(yōu)、中、差三個不同層次,制定層次化的教學目標、提出差異化的教學要求、實施針對性教學內(nèi)容,使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真正做到發(fā)展和進步。
比如,由于學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所以筆者在教授“大自然的聲音”這一課時,筆者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上課前,筆者首先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把學生分為A、B、C等多個層次,每一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所以筆者根據(jù)不同的層次,安排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重視閱讀教學——奠定基礎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語文的起點和基礎,因此,必須重視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端正閱讀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認識,教給學生閱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鼓勵和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個性化閱讀,從中學習語言文字、表達方式,為語文學習打下基礎。另外,教師要積極拓展課外閱讀,推薦各類優(yōu)秀課外讀物,組織開展課外閱讀交流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熱情,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
比如,在教授《昆蟲備忘錄》這一課時,筆者首先要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去領略文本所描述的世界。領讀結束后,再給學生獨立閱讀的時間,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并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此外,筆者每周還會開展一次課外閱讀活動,在閱讀活動開始之前,筆者先準備好閱讀材料,挑選有閱讀價值的書籍,在閱讀活動開始后,筆者要求學生對圖書愛護有加,同時筆者也會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摘抄一些段落,積累知識儲備。提高閱讀能力需要長期積累,因此,筆者還會安排學生長期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閱讀一些課外讀物,不斷積累課外知識。
四、優(yōu)化評價體系——鞏固效果
評價是教師對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行為的直接反饋,是提高教師教學質量的有效依據(jù)。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適當改革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評價制度,改變過去只以成績?yōu)閱螛藴实脑u價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fā)展為起點,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效果進行多角度、定性、定量相結合的評價,肯定其努力與進步,給予適當?shù)墓膭詈图?,促使學生逐步樹立學習自信心,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發(fā)展和提升。
比如,在講授“趙州橋”這一課時,筆者對課堂評價制度進行了改革: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具體表現(xiàn)進行評價,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參與本節(jié)課的學習。隨后,在課程結束前,筆者會通過各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要給予表揚,對學習掌握不好的學生給予鼓勵,讓學生不斷努力。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各學科教育教學應進行全面的變革、創(chuàng)新和升級,以適應新的教學需要,繼續(xù)發(fā)揮育人功能。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端正教學態(tài)度和理念,正視傳統(tǒng)教學中的問題與不足,以新課改革為指導和目標,通過創(chuàng)新策略的運用,幫助語文教學不斷優(yōu)化升級,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全新要求。
參考文獻:
[1]計宇.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構成與培養(yǎng)路徑[J].教學與管理,2018(17):40-42.
[2]嚴文霞.淺談新課改背景下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J].學周刊,2021,{4}(09):89-90.
[3]成永紅.論述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教育界,2021,{4}(0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