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琳琳
摘要:班級管理工作千頭萬緒,工作方法也千差萬別。作為班級的組織者與管理者,能夠擁有良好的班級管理能力, 將為班級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然而,在班級管理實踐中一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遇見這些問 題時要及時進行相應的處理,才能夠在師生之間建立和諧且相互依賴的關系。
關鍵詞:小學教學;班級管理;教學策略
前言:
在時代的推動下,社會的不斷 發(fā)展中,對于學生的優(yōu)質教育也逐 漸受到社會的高度關注,在小學生 的教育管理方面表現得尤為突出。 究其原因,是因為小學生的三觀等 思想建立并未完成,更容易受到外界 的干擾,并且他們對于事情的把握與 處理程度與中學生相比較差。因此, 對于小學生的管理尤為重要,所以小 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有一定的 引導、促進作用,積極進行創(chuàng)新,與時 代接軌,科學高效地管理學生。
一、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
作為學生童年階段最為重要的人, 教師要做好學生人生的引路人,掌握多 種技能,為學生多元化發(fā)展提供榜樣示 范作用與初步的啟蒙教育。不僅要做到 能說會寫,也要做到能唱會跳,提升自 己教學技能的多樣性,幫助自身實現多 角色轉換的同時,也為學生構建精彩的 學習環(huán)境、活躍學生的學習氛圍。 教師的職業(yè)特性,要求與時俱進, 絕不能滿足現狀。在這個信息“大爆炸” 的時代,瞬息萬變,作為教師一定要不 斷進取,及時充實自己,首先要做到自 己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作為 既是教育者又是班級管理者的教師,一 定要秉承著終身學習的信念,多讀書, 更新教育理念思想,多實踐,學習優(yōu)秀 教師經驗。 隨著社會對教育的關注與重視程 度的不斷提高,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 期望和要求。
二、班級管理實踐中的情感傾注
首先,“責任心”是教師工作的最 基本品質,教師具有責任心,是能夠被 家長與學生認可的前提,是開展后續(xù)工 作的基石。所以,要將責任心放在第一位,要站在學生角度上,將每一步驟進 行細化,對學生進行關心與愛護,用理 和科學的方法引導教育學生,來體現責 任心。嚴禁以“責任心”為由,濫用懲 罰措施,這是教師工作的紅線。 另外,教師也要送自己一顆“寬容的心”, 這是給自己職業(yè)平穩(wěn)發(fā)展的一劑良藥。 如果為自己施加過多的職業(yè)壓力,將會 成為完成本職工作的羈絆。 再次,教師要做到不偏不倚,對學 生要抱有“公平心”,將自己的班級打造成一所“花園”,引導學生發(fā)現自己 的優(yōu)點,無論是郁郁蔥蔥的“樹木”與 “鮮花”,還是平凡的“小草”與“綠 葉”,都有其與眾不同的價值,要善于 發(fā)現學生不同的閃光點,不以成績作為 衡量學生優(yōu)秀與否的唯一標準。 最后,愛心是教師職業(yè)發(fā)展的前進 動力,是教育的重要前提,只有在愛的 基礎上,教師才會投入全部力量。教師 對學生的愛心,是一種博愛,因為教育 是無選擇性的,要針對不同的學生報以 “關心、信任、尊重、賞識、耐心、鼓 勵、鞭策?!边@些都是愛心的體現。細 心地注意自己的學生,對學生的關愛要 細致入微。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任何好的管理方法都需要去做 到言傳身教。班主任相較于其他授 課老師要與同學相處時間更長,因 此要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和舉止, 充分運用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可親可 敬的形象來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思維 建立、行 為 誘 導,樹 立 正 確 的 價 值 觀、是非觀,提升學生的德育素質, 形成健康客觀的人生態(tài)度。 首先,對于學生的管理,班主任 要具有多維的思想去了解學生的多 樣性,理解學生的奇異點,尊 重 學 生,支持學生,相信學生,并與學生 建立和諧友好的師生關系,形成輕 松愉快的教學環(huán)境、氛圍,提升學生 的學習熱情,打破傳統的師生關系。 其次,班主任還要具備寬容的良好 品質,運用抓大放小的處理方式去 解決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 的小摩擦、小問題,多給予改正的機 會,多給予笑容,多包容。
四、教師與家長相互配合
當然,對于學生的管理少不了 家長的支持。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 老師,孩子的思想行為很大一部分 是受父母影響的。 因此,為了使教育工作高效地 落實,班主任除了在學校盡職盡責、 不遺余力地教授學生,幫助學生解 答疑惑外,還應積極采用家訪、電話 等形式與家長進行溝通。不僅能讓 家長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增 進對孩子的成長認知,有助于良好 的親子關系的建立外,班主任還能 了解到學生的課后生活,增進對學 生的進一步了解。
五、設置與落實細節(jié)崗位
班級不僅是教師的,也是學生的,班級管理中需要喚醒每個 學生的主人公意識,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為了班級的發(fā)展出工出力。 班級中的小崗位是保障班級活動、日常生活有序進行的關鍵。學 生在小崗位中能夠形成責任意識,“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品質 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 翁。學生在班級中的小崗位上充分鍛煉,并學會了與他人溝通、與 他人合作。
六、競爭上崗
為了確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可做,讓每個人都能夠形成 責任意識,班級管理中有必要讓學生產生工作動力。從過去的被 動管理變成主動管理。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成為班級的主人,從 要我做變成我要做。對此在班級管理中,崗位設置方面,競爭上崗 是很不錯的方式。競爭上崗尊重每一名學生的意愿,可以很好地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因此有明確的奮 斗目標,且?guī)椭鷮W生了解工作任務、工作內容、工作細節(jié),清楚自 己的責任與義務,了解工作的具體要求。班主任可以讓學生自己 決定是否勝任相應的崗位,用競爭上崗模式激勵學生認真工作。
結語:
小學階段是學生進入校園的第 一步,是學生求知的開始,是離開父 母教育、保護的始端,同時也是三觀 的形成初期。因此,在小學時期,班 主任的良好引導可以極大作用的促 進學生對事物的理解、認知和選擇 等意識形成,明辨是非、品德傳承。 而班主任的作用不止于此,班主任 還應該進行知識的教授,注重課本 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保留學生對外 界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性,積極培育學 生的多維思想,根據學生自身行為 和家庭的因素來進行因材施教,注 重差異化,掌握多種管理方法并做 到有機結合,制訂符合本班級的管 理策略,高效率地管理班級,形成凝 聚力較強的集體。
參考文獻:
[1]金夢.淺談小學班級管理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08):141-142.
[2]張婷婷.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精細化管理的策略[J].新課程,2021(30):225.
[3]韓冰.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與創(chuàng)新探索[J].小學生(下旬刊),2021(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