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艷
摘要: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主要目的在于為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的興趣、主動性、語文思維、意識、習慣都是重點培養(yǎng)的要素。但是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當中,老師始終處于主導地位, 對于學生的個體能動性調(diào)動和開發(fā)不足,這樣教學模式的問題也十分的突出,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實現(xiàn),為此引入新型的教學理念,把適合現(xiàn)代教育課堂要求的小組合作方法應用到小學課堂當中,能夠顯著的化解傳統(tǒng)語文課堂存在的劣勢,教育工作者要加強該方法的研究和運用。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小組合作;激發(fā);運用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29-354
引言
在當前素質(zhì)教育改革縱深推進的背景下,新課程標準已經(jīng)在全國范圍內(nèi)實施,其中對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方法也被鼓勵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而小組合作學習法就是其中之一,該方法突出學生主體性教學理念,適合新課改的轉(zhuǎn)型方向,能夠在基礎教育階段發(fā)揮較為特色化的優(yōu)勢。
一、 以情景創(chuàng)設為基礎,促進學生合作意愿
當前很多老師也已經(jīng)開始嘗試采用合作教學模式。不同老師因為教學風格和學生特點的不同,所以在方式手段上也存在著差異性。在合作學習應用實踐當中,我們發(fā)現(xiàn),語文課堂還存在著學生主動積極性不強,學習意愿不高,氛圍不夠濃厚等問題。很多小組合作都是由老師全程主導,學生只是機械被動的參與。在合作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也無法有效地集中,思維經(jīng)常會被其他的外部事物所打斷。究其原因,合作學習的吸引力不強是主要問題,沒有迎合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需要。為此,在小組合作設計之前,應當把提升小學生的興趣點作為前提條件,盡量以更加多樣和新鮮的方式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把握好學生的心理,以他們喜聞樂見的形式組織小組合作,從而進一步提振學生的學習動力,讓語文課堂更加的活躍,把語文要素更好的融入到小組活動中。
以統(tǒng)編版教材中的經(jīng)典文章《玲玲的畫》 的教學為例,老師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簡單情景,讓學生具備有代入感,同學們喜歡畫畫嗎,假設你在作畫的途中,一不小心把顏料撒到了衣服上,應該怎么辦呢?我相信大家都是聰明的孩子一定有辦法化解,這時可以開展第一次的小組合作,讓學生共同討論好的辦法,之后,老師不作評價,而是拋出第二個問題,大家想不想知道文章中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的呢?引導學生先去獨立的瀏覽文章,學生是在明晰主題的情況下閱讀,有了明晰的線索,經(jīng)過了之前的小組討論,有了一定的思維路徑,能夠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不斷升華。
二、 組別設置合理,以競爭促合作
小組合作的另一個重要價值在于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團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讓學生在團結(jié)協(xié)作中去提升個人的能力,使得個人的收獲和集體的利益相互融合促進。學生的這種任務使命感和責任感,要通過老師的小學合作環(huán)節(jié)設計過程來有效的激發(fā)出來。老師在組別的設置中,要注重兩個方面,一方面要發(fā)揮每個學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體現(xiàn)其個人的價值所在,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配合寫作能力,體現(xiàn)出來團隊的整體利益。并且以團隊間相互競爭的方式,激發(fā)每個團隊成員的競爭意識和組織榮譽感,在獲得成功的時候,更能夠享受其中的喜悅,讓學習的獲得感進一步提升。為此,小組成員的實力上,各團隊之間應當是相對的均衡,每個成員在個性特點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能照顧到每位學生的情緒和想法,他們的個性能力在競爭性的任務對抗中充分的展示出來,同學之間也能建立更加深厚的情感,凝心聚力,互幫互助。
比如在統(tǒng)編版教材中《火燒云》的課文教學中,有很多的生詞生字,突破這些任務,學生才能順利的讀懂文章。為此,老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把生詞的學習任務安排到每個小組,并且設立任務目標,組織一場競賽,哪個組如果率先掌握了字詞,就能獲得一定的獎勵。之后,想讓學生在組內(nèi)進行討論,把紅彤彤、金燦燦這樣的詞匯都羅列出來,編制清單,讓小組去思考攻破的方法,再對照列表逐一攻克。再例如可以通小組合作的方式去讓學生掌握常用的比喻、對比、夸張等修辭手法,同時分析修辭手法的應用價值所在,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發(fā)言,展示,其他同學進行評價,評分,在這樣的氛圍中,來增強學生的寫作和表達能力。把主體教學的理念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有效的落實。
三、 健全評價方式,激發(fā)學生動能
教學評價對于小組合作具有導向性,評價對于學生的積極性和思想狀態(tài)影響極為深遠,所以在小組合作評價中,老師要主動評價、多以鼓勵和激勵為主,堅持客觀公正和靈活多元相結(jié)合,讓學生在正向的作用下,持續(xù)提升個人語文學習能力。以《村居》這篇文章的教學為例,老師可以在小組合作時布置一項開放式任務,每個小組模仿文章風格,創(chuàng)作一首五言詩,老師可以借助于校園廣播等平臺,展示小組成果,讓學生都有機會彰顯風采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合作學習動力。
四、結(jié)束語
由此可見,對于小學語文來說,合作教學法,可以讓語文知識更有效的滲透到小學生當中,與他們的身心特點相結(jié)合,做到了潛移默化、春風化雨,同時也發(fā)揮了學生潛力,讓老師能夠照顧到每個學生。
參考文獻
[1]陳治洲.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141+143.
[2]白偉薇. 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的運用研究[J]. 散文百家·國學教育, 2020, 000(0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