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教學是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奠基時期,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而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特殊性,因此,情境教學成為小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形式,也是教師比較推崇的實際教學方法。本文以小學道德與法治為例,分析了情境教學的實際意義,并提出運用其搭建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情境教學;教學策略;小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22-0178-02
Use Situational Teaching to Build an Efficient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Shajiang Central Primary School, Xiapu County, Fujian Province,China) XUE Zhongbin
【Abstract】Primary school teaching is the initial stage and foundation period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 regular pattern of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s unique, so situational teaching has become a common teaching form in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and it is also a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that teachers highly respect. This article takes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as an example,analy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and put forward an effective way to use it to build a high-efficiency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Keywords】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Situational teaching; Teaching strategies; Primary schooleducation
隨著時代和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小學教育與教學越來越重視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要求小學生不光要學習文化知識,更要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道德與法治課堂正是學生德育發(fā)展的重要載體。道德和法治學科與其他文化課的學習不同,與其說它是向學生傳授知識,倒不如說是向學生傳授做人的道理、生活的方法,它是導人向善、催人成才的必要學科。而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運用情境教學能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幫助學生快速理解、靈活運用相關知識。
一、運用情境教學搭建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實際意義
(一)接受度高,理解更快
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情境,能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學習道德與法治的內容,將課本內容具象化,使學生更容易接受,理解得更快,從而提高教學的深度和效率。
(二)搭建課堂學習與實際生活的橋梁
情境的創(chuàng)設打破了日常生活和教材知識的界限,使學生認識課本內容是有實用性的,對實際生活有著重要意義。這種形式的教學也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知識結合實際的習慣,讓學生在生活中能運用從課本中學到的知識,建立學以致用的習慣和意識,同時有利于學生學習觀念的轉變,強化學生學習知識的動機,大大提升學習熱情。
(三)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
通過各種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學習,學生在生活中也能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和認識,在遇到類似的實際情況時能做出正確的行動和選擇,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養(yǎng)成健全人格。
二、運用情境教學搭建小學道德與法治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
(一)情境創(chuàng)設生活化,充分利用同理心
情境教學的突出優(yōu)勢在于其生動性和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密切性,這能讓學生在學習時產生強烈的代入感,建立同理心,從而加強教學效果。因此,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當充分利用這一大優(yōu)勢,使情境的設計盡可能貼合生活,讓學生在學習中能立即產生與實際生活相關的聯(lián)想,認識到所學習的內容應當是與實際行動相符的,明白道德與法治課程是教導學生如何生活、如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如何在自己的人生中做出正確選擇,而不是將課本知識只視作純粹的知識學習。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第一課《自主選擇課余生活》時,教師在課堂導入時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假期結束了,同學們回到了學校,開始新一階段的學習。五年級意味著同學們又提升了一個年級,成為高年級的學生,學習的難度有所提升,同時同學們也成長了,應當對自己的生活有所安排。那么,在新的學期,要如何安排學習和生活的節(jié)奏?在課余時間里想要做什么事情?應當如何將想做的事情合理有序地進行安排呢?”由于這個情境結合了學生當前的實際狀態(tài),學生十分有代入感,立即會被拉入課堂的節(jié)奏中,跟著教師開始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并對自己的生活學習產生反思,這個課堂導入的效果就會非常良好。而在完成這堂課的學習后,學生也會有所收獲,不僅學習了知識,還會非常自然地將本堂課的內容和思考運用到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甚至對整個學期乃至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產生積極良好的影響。
(二)情境創(chuàng)設典型化,教學有現(xiàn)實意義
情境創(chuàng)設典型化是指教師所設計的情境應當是有現(xiàn)實意義的,是生活中的典型案例,這樣才能使教學更具有說服力。課時是有限的,而學生的人生很長,社會生活更是變化無窮、包羅萬象,要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為學生解決所有的現(xiàn)實問題,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情境一一列舉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情境的創(chuàng)設就應當選取對學生的日常生活影響最大的,在生活中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諸如此類的典型案例,這樣才能使情境的創(chuàng)設更具現(xiàn)實意義,最大限度地為學生的生活學習指明方向,規(guī)避風險。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第三課《主動拒絕煙酒與毒品》時,教師在講解煙酒、毒品的害處前,可以先播放一些相關短片,為學生展示一些年輕人因為對誘惑掉以輕心而吃虧,甚至毀掉整個人生的典型案例。讓學生在看到這些案例的時候,能對煙酒、毒品的危害有所忌憚,有所震動。經過這些案例的學習,學生能體會到煙酒、毒品對自身的巨大危害性,明白生活中有許多誘惑與危險都會對自己的人生和人身造成威脅,從而也就明白學習這些內容的重要性,能對教師接下來講解的內容產生興趣和學習動機,接下來的教學自然也就更加高效。而且這些慘烈的案例還能讓學生有所忌憚,真正在生活中對這些誘惑退避三舍,不敢輕易嘗試,這也為學生的實際生活帶來重要的積極影響。
(三)情境創(chuàng)設體系化,教學規(guī)劃很重要
無論是使用何種形式與手段參與教學,都應當是有規(guī)劃的,這樣才能將教學效果放至最大,使教學有序開展。教材是對學科的高度提煉和總結,教材中各種知識內容的安排不僅是經過精心設計鋪排的,還充分蘊含著無限的精華內容。教師在打造情境時,應當積極充分地從教材中汲取養(yǎng)分,情境設計與教材內容相結合。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第二單元第六課《有多少浪費本可以避免》時,教師在設計課堂時應當立足本堂課的內容,圍繞“避免浪費”這個主題進行情境的創(chuàng)設。課堂導入部分可以創(chuàng)設以下情境:“某同學在洗手間邊洗手邊和其他同學打鬧,洗完手后居然忘記關水龍頭,直接轉身離開,身后的自來水仍然在嘩啦啦流著……”“某同學十分挑食,每天中午都剩下大半的飯菜在餐盤里,趁檢查的同學不注意,直接偷偷倒掉……”教師再分別讓不同學生判斷這些浪費應不應該以及可以如何解決。然后可以提供一個自由發(fā)言的時間,讓學生舉一反三,思考還有哪些浪費是可以避免的。最后總結課堂主旨,讓學生養(yǎng)成節(jié)約的良好美德,并且在生活中能保持,以實際行動踐行道德。
總之,道德和法治的學習對學生身心成長發(fā)育、啟迪人生智慧、提升精神境界,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充分發(fā)揮情境教學的獨特優(yōu)勢,不斷優(yōu)化課堂設計,立足課本,發(fā)散于實際運用,為學生拓展學習的境界和廣度。
注:本文為福建省霞浦縣教育課題研究2019年度課題“建構道德與法治學科情景再現(xiàn)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2019x--158)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紅元.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情境教學策略探究[J].讀天下(綜合),2020(03).
作者簡介:薛忠濱(1974.09-),男,漢族,福建霞浦人,大專,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道德法治教學。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