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高效的學習工具,它能夠把知識點圖文并茂地展示出來,凸顯出知識的結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圖像化、可視化的思維工具,經常被運用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思維導圖能夠加速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進行深入的文本研究。同時使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學習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邏輯思維能力,讓文章的脈絡更加清晰。本文圍繞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展開論述。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應用
【作者簡介】李月巧,江蘇省高郵市第二中學。
引言
英語課程是高中的重點科目之一,高中英語知識難度比較大,知識體系比較復雜,很多知識呈現(xiàn)出碎片化分布,因此高中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會感到比較困難,經常會有力不從心的問題。為了應對這一挑戰(zhàn),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可以采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這符合素質教育的相關要求,同時高考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把握程度以及對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教師不必一味地拓寬知識面、提高知識難度,這會造成學生的學習負擔。利用思維導圖,能夠把碎片化的知識結合在一起,讓英語學習更加系統(tǒng)性。
一、 思維導圖簡介
思維導圖采用圖像式的表達方式對知識進行另外一種層面的闡述,它是一種學習思維工具,也是一種思考方式。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夠把多元化碎片化的知識結合起來進行整理,讓知識點之間的脈絡更加清晰。在高中閱讀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能夠讓文章的內容相互融合。眾所周知,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分別負責不同的思考區(qū)域,左腦主要負責文字語言的記憶,右腦主要負責通行的記憶,只有左右腦相互配合才能夠達到記憶的目的,對所學的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在高中閱讀教學中,學生需要快速找出文章的中心詞、關鍵詞語和關鍵句子,這就需要左右腦相互配合,尤其需要開發(fā)大腦右半球,幫助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理性思考。我們可以把思維導圖理解為學習的橋梁,連接在新知識和舊知識的兩端,思維導圖能夠把大腦儲存的所有知識進行鏈接,讓學生快速把有用的信息串聯(lián)在一起,正確地理解文章大意,快速解題。
二、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 加速知識框架體系的形成。思維導圖最大的應用優(yōu)勢就是在腦海中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便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記憶和理解。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思維導圖的優(yōu)點展開課堂教學活動,明確教學目標,把教學任務和思維導圖的表現(xiàn)內容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更好地利用思維導圖推動知識水平的提升。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英語學習的難度相比于義務教育階段大大增加,課文內容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高中英語教材大多數(shù)采用全英文版本,連標題和單元目錄都翻譯成英文的形式,課文中有大量的復雜句型和靈活語法的運用,如果學生在學習時不注意形成思維框架,就會導致學習沒有系統(tǒng)性,也不利于對碎片化知識進行整體把握。過于零碎的知識點學生無法進行串聯(lián),在做題和考試時沒有實際的運用價值。思維導圖的運用,能夠將瑣碎的知識以圖畫和表格的形式展現(xiàn),讓知識更加形象立體,方便記憶。
2. 加速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加速對知識點的記憶,思維導圖的主要呈現(xiàn)方式是圖畫和表格,它能夠把碎片化的知識通過線條連接的方式呈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學生記憶思維導圖就等于把知識點進行了串聯(lián),在腦海中形成知識網絡。在高中階段,由于要面臨高考的壓力,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比較繁重,除了英語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科目需要花時間去掌握,英語閱讀教學應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效率,真正做到為學生減輕負擔。這就需要教師采用科學的方式突出教學的重點、難點、易錯點,利用黃金時間解決主要矛盾,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盡可能掌握知識的主干框架。思維導圖的方式能夠讓學生一目了然,在直觀感受上降低英語學習的難度,利用圖片表格的方式進行記憶相較于文字記憶,維持的時間更長,也能幫助學生打牢英語課程知識基礎。
3. 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站在功利主義的角度,高中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付高考,幫助學生快速解決閱讀問題,拿到更高的分數(shù)。對于高中英語教師來說,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結合思維導圖能夠顯著提高課堂效率。時間就是金錢,特別是對于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來說尤其如此,在考場上如果學生在閱讀板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那么就沒有多余的時間去解決其他模塊的考試內容,不利于最終成績的提升。高考是對高中三年課程知識內容的總結,知識體量非常大,教師要在短時間內提高課程學習和復習的效率,才能進行高考知識訓練環(huán)節(jié)。由此可見,留給師生專門解決閱讀板塊內容的時間并不充裕,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能夠讓課程的知識結構清晰明了,突出學生要重點掌握的內容,讓學生對課程知識體系有深刻的主觀認知,提高課堂效率,也提高了學生的考試成績。
三、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 利用思維導圖,建立知識框架。教師在利用思維導圖展開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時,可以在教學中形成具體的閱讀框架,加速學生對文本閱讀的理解,思維導圖是有力的閱讀輔助工具,能夠加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在進行閱讀的時候,學生可以從框架的角度出發(fā)把握整篇文章的脈絡。教師在教學時要注重思考如何把思維導圖和高中英語閱讀文本進行有效的結合,進行高效率的閱讀課堂教學。具體來說,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要找出閱讀文本中的知識點,做到了然于胸,建立完整的思維導圖閱讀教學模型,形成有特點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塊。比如在閱讀開始之前,學生可以根據思維導圖的提示,對文章內容進行概括和預測,在閱讀完文章之后,再利用思維導圖對知識點進行完善。由于英語閱讀內容豐富,題材也不同,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快速找到閱讀文章的主線,加速學生對英語閱讀文本的正確理解。比如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選修7的閱讀模塊中,Passage D向學生介紹了一種產于夏威夷的菠蘿,第一個問題是:“We learn from the text that the new type of pineapple is ______.”。在解答此類問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在文章的原句中尋找答案,利用知識框架對原文語句進行精準定位。“The new type of pineapple looked more yellowy-gold than green. It was slightly softer other outside and had a lot of juice inside”,由這一句的信息可以得知,文中所表述的菠蘿是一種口感偏甜、外皮比較軟的水果。因此在四個選項中,選項D“It was used as medicine”最符合題意。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通過思維導圖的利用,學生能快速對文章的要點信息進行定位,這要歸功于思維導圖的知識框架性功能,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了“菠蘿介紹”這一文章的大概印象,從而準確把握文意,找到對應的答案。
2. 利用思維導圖,掌握科學的閱讀技巧。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按照正確的步驟對文章中的進行提取,教師要利用思維導圖打造比較完整的閱讀板塊,指導學生在閱讀時在腦海中建立一級標題和二級標題。對一級標題進行初步閱讀,對二級標題進行精讀細讀,在解題時去粗取精,找出文章的主線來區(qū)分不同的閱讀題材,把握文章主題。在思維導圖的指導下,學生可以采用先讀問題再讀文章的方式,帶著任務進行閱讀,能夠讓閱讀過程更加具有針對性,完善教學模式,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具體來說,利用思維導圖,學生要根據英語閱讀的主題進行泛讀,在泛讀之后,教師要和學生一起建立一級思維導圖,把握閱讀文本的大意。之后再把每一自然段的中心思想進行大致的概括,按照文章的主題類型進行分類,學生在閱讀時要注重結合之前所學的知識,把文章主題和閱讀任務緊密結合起來,對文章內容進行拓展,在把握文章中心思想之后,教師要指導學生根據閱讀問題和閱讀任務對文章進行細節(jié)閱讀,建立二級思維導圖。細節(jié)閱讀具有一定的難度,它不僅要對文章整體進行把握,還要根據問題的指向性來找出文中的信息和線索。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出題人會故意放煙霧彈誤導學生,學生要注意辨別錯誤信息和正確信息。教師在閱讀講解時,除了要找出文章的細節(jié)之外,還要發(fā)掘文章中的優(yōu)美詞語和語法,為今后的閱讀學習作好鋪墊,拓展英語知識面。由此可見,在高中英語閱讀中加入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英語教師能夠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同之處,利用思維導圖鍛煉學生的思考邏輯性,掌握科學的閱讀技巧,提高英語閱讀分數(shù)。
3. 結合思維導圖對文章進行推理和分析。并不是所有的閱讀題目答案都是顯而易見的,出題人通常不會直接在文中給出題目的答案,特別是對于高考來說,閱讀理解的最后一道題就是考驗學生對文章的整體判斷和推理能力。思維導圖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分析能力的有力工具,閱讀理解題目的前三道題,大多數(shù)屬于字面淺層閱讀,學生只需要對文章知識點進行前后串聯(lián)就可以得出答案。相比于這一類的題目,閱讀理解的最后一道題難度比較大,它需要學生對全文信息進行綜合概括,在記憶領會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和評價,這一類型題目屬于閱讀的更高階層。我們依然以譯林版牛津高中英語選修7的文章為例。Passage D的第四道題目為“We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at Del Monte ______.”,這一類型的題目往往在問題前綴上有明顯的特征,通常是采用We learn from...作為開頭,學生遇到時要第一時間做出反應,該題目的考察主旨是基于通篇文章的理解。學生利用思維導圖,跟蹤核心指向詞語“Del Monte ”,這是一個人名,學生可以在腦海中搜索和這個人名有關的信息,梳理文章脈絡。文章先介紹了夏威夷菠蘿的特征,再介紹人們對于夏威夷菠蘿的喜愛,它的暢銷是由于它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健康食品,最終對關鍵句子進行定位:“ Del Monte tried to keep market to itself.But other fruit companies developed similar pineapples. Del Monte turned to law for help,but...”從這句話,可得到一個明確的指向,Del Monte為了壟斷夏威夷菠蘿市場作出了很多努力,尋求法律幫助,因此本題答案應當是選項“C”,tried hard to controlled the market.
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有較大的優(yōu)勢,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要利用思維導圖,建立知識框架,掌握科學的閱讀技巧,結合思維導圖對文章進行推理和分析,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郭偉.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17):98-99.
[2]李瑾瑾.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21(5):48-49.
[3]戴賞.思維導圖在高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海外英語,2021(3):43-44.
[4]楊瓊.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1(4):56-57.
[5]沈娜.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中學生英語,2021(8):15.
[6]李曉花.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學周刊,2021(6):79-80.
[7]柴肅英.談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 2021(6):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