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合唱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的團隊精神、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yǎng)都能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合唱訓練有效的基礎上的,此時初中音樂教師就需要努力研究有效的策略,促使自己所組織的合唱訓練更具有效性。培養(yǎng)合作意識、小組合作學習和組織默契訓練這三種策略就是基于此產生的,當教師將它們應用到自己的合唱教學中時,就能讓合唱訓練更具有效性。
關鍵詞:合唱訓練;音樂教學;初中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071
合唱是聲音共性的藝術,也屬于合作的藝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諸多音樂演出形式中,合唱的普及性是最強的,參與面也是最廣的?;诖耍陂_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初中音樂教師需要重視合唱訓練,并且努力提高合唱訓練的有效性。為了做到這一點,初中音樂教師不能憑借自己以往的經驗展開合唱訓練,而是要時刻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考慮問題。這樣一來,學生就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并且構建美好的精神家園。
一、培養(yǎng)合作意識
初中音樂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合唱訓練時就可以發(fā)現如下情況:有幾名學生的聲音雖然好聽,但是特別突出,沒有與其他同學融為一個整體,合唱訓練缺乏有效性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此時教師就需要分析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其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合作意識,音樂水平比較高的學生會將合唱訓練當成展示自我的舞臺,沒有與其他學生進行積極的融合。為此,在組織學生進行合唱訓練時,教師首先需要對學生的合作意識進行培養(yǎng)。例如:在開展合唱訓練時,筆者首先會對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利用。筆者會用手機錄制下學生的合唱過程,然后將錄制視頻傳給所有學生。此時學生就能清晰地看到合唱效果,音樂水平比較高的學生也能明顯地感覺到自己游離于合唱團體之外。接下來筆者就會為學生播放優(yōu)秀的合唱團和合唱時的視頻,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分析出現明顯差別的原因。此時學生就意識到了合作意識的重要性,不用筆者苦口婆心地規(guī)勸,學生也能自覺地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讓自己成為合唱團體的一份子。對于音樂水平較高的學生,筆者則會承諾給他們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這樣一來,這些學生在合唱中就會有著很好的表現,筆者所組織的合唱訓練也因此更具有效性。
二、小組合作學習
如果在每一名學生都沒有做好準備時,初中音樂教師就讓他們開啟合唱訓練,學生的訓練效果并不會很好。因而為了提高合唱訓練的有效性,初中音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如唱歌的時候該如何呼吸、該保持怎樣的姿勢;再如歌曲的曲調是怎樣的,該如何去唱等。鑒于學生的音樂基礎參差不齊,基礎較差的學生很難憑借自己做好充分的準備,此時教師就需要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例如:唱歌是以人的身體作為發(fā)生樂器來進行表演活動的,人的形體和精神都需要在唱歌之前做好準備,這也就是學生需要在合唱訓練前學習聲樂基本知識和發(fā)聲技巧的原因。有的學生學習能力比較強,樂感比較好,他們學習的效率就比較高。但有些學生就遲遲理解不了,進而無法為合唱訓練做好準備。此時筆者就會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將他們進行分組,并且讓小組內的成員相互幫助。因為筆者不能同時解決所有學生的問題,筆者只有一名。如某一名基礎較差的學生歌唱的姿勢不正確、呼吸也不正確、不知道該如何調節(jié)共鳴腔體,小組內其他的成員就需要伸出援助之手。
三、組織默契訓練
當學生擁有了合作意識,也對即將到來的合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時,初中音樂教師還需要組織學生進行默契訓練。否則的話,學生的腦子知道該如何去做,但他們的行為卻并不配合。為了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默契訓練中去,初中音樂教師要在其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因素,使其變得充滿趣味。當學生有了足夠的默契度之后,他們在合唱中就能擰成一股繩,進而讓自己的合唱訓練效果更佳。此時教師的合唱教學成果也是顯著的。例如:合唱的花樣有很多,并不是只有一起將一首歌唱完這一種形式。在合唱訓練時,筆者有時會分男生唱的部分和女生唱的部分;有時會根據學生所處的位置來調整他們所唱的內容;有時還會讓學生做出相對應的動作。此時如果學生之間的默契度并不高,那他們在合唱訓練中就很容易出現失誤。為此筆者就會為學生組織默契訓練,筆者會將學生的合唱過程錄制下來傳給他們,他們除了要關注自己的表現外,還需要關注自己左右兩邊的學生的表現,進而對其有所了解,提高默契度。除此之外,筆者還會組織學生與左右兩邊的學生一起去玩游戲,同樣也是為了提高默契度。這樣一來,在合唱訓練時,如果某名學生左右兩邊的學生出現失誤,該名學生就能及時發(fā)現,并且對他們進行提醒。此時筆者的合唱訓練效率就會有所提高。
總而言之,為了提高合唱訓練的有效性,初中音樂教師能做的有很多。此時教師就需要選擇科學的訓練內容和方法,讓學生喜歡合唱訓練,在合唱訓練中有著很高的參與度和配合度。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在合唱訓練的過程中獲益匪淺,如培養(yǎng)審美能力、唱歌能力、合作能力等。此時初中音樂教師的合唱訓練就會更具有效性,教師為初中音樂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參考文獻
[1]焦曄.試論合唱訓練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開展[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3):236.
[2]馬素梅.初中音樂課堂中合唱教學的有效訓練[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4):109.
作者簡介:李陽,1980.5,女,大學本科,漢族,籍貫:山西,單位:河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現在職稱: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生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