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 楊嬌
摘 要:從心理學視角出發(fā),闡釋工匠精神的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表現(xiàn),以及工匠精神心理結構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培育工匠精神的心理機制要從增強理性認知,引發(fā)情感認同,強化心理調適,在實踐中自覺踐行四個方面入手。立足于整合社會各方力量,厚植工匠文化沃土,深耕工匠體制設計,細作匠人匠心培育。
關鍵詞:工匠精神;心理學;人才培養(yǎng)
工匠精神是人們在工作中執(zhí)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品質。工匠精神不但是從業(yè)者共有的職業(yè)監(jiān)制關和工作倫理,而且涉及我國的工業(yè)品質量和制造業(yè)的發(fā)展水平。通過對工匠精神相關的文獻進行整理和總結,發(fā)現(xiàn)很少有從心理學的角度研究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徑的文獻,筆者試圖從這個角度切入研究工匠精神。
1 工匠精神的心理結構是其理論基礎
1.1 工匠精神的認知層面
個人對工匠精神意義和概念的理解屬于工匠精神的認知層面。個人對工匠精神有著樸素的認識,其是一種通過實踐對工匠精神分析、整理和認可的過程。技法和其他心理結構構成了工匠精神認知的基礎。工匠精神認知的基礎屬于個人技法轉化為內在心理結構的一個部分。工匠精神認知的基礎是意志層面和感情層面產(chǎn)生的依據(jù),同時也是技法創(chuàng)造的基礎。例如,個人對工匠精神的認知層面會有這樣一些表述。某人的采取的行動是不是滿足工匠精神要求?這種行為反應的精神品質屬于工匠精神嗎?個人具有工匠精神的品質能不能為自己謀利益?具有工匠精神能不能獲得工作同事的支持?工匠精神能不能給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益處?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是否在工作中要追求盡善盡美等。這些個人對工匠精神產(chǎn)生的疑問中體現(xiàn)了人們對工匠精神意義和概念的理解,而這些正是工匠精神認知層面上的內容。
1.2 工匠精神的情感層面
工匠精神知識引起的情緒體驗和感情屬于工匠精神的情緒層面,而個體的態(tài)度體驗則是工匠精神能不能滿足個人的需求。從業(yè)者具有堅強的工匠精神意志后,可以積極提高對工匠精神的認識,并不斷實踐。相反,如果沒有匠人的精神認識,在工作中很難將自己的認識轉變?yōu)榫唧w的行為,即使換成行動也很難忍受。
1.3 工匠精神的意志層面
工匠精神的意志層面是以從業(yè)人員毫不疏忽、堅持不懈、實踐工匠精神為自己的工作要求,克服自己的困難和外部環(huán)境的誘惑力,主動調節(jié)和改善自己的行為方式,使其身心一致的心理過程?!八嚢V者技必良”“鐵人精神”“釘子精神”“胡楊精神”等,都體現(xiàn)了從業(yè)者在意志層對工匠精神的簡單認識。在一些結構性因素中,工匠精神的意志層面起到了從上層和下部調節(jié)和控制的作用。從業(yè)者具有堅強的工匠精神意志后,可以極大地提高對工匠精神的認識,并不斷實踐。相反,如果沒有匠人的精神認識,在工作中很難將自己的認識轉變?yōu)榫唧w的行為,即使換成行動也很難忍受。
1.4 工匠精神的行為表現(xiàn)
個人在知識、感情以及意志的引導下實踐工匠精神的過程是工匠精神的行為表現(xiàn)。工匠精神的行為表現(xiàn)出技藝出眾、精雕細琢、追求卓越和開拓革新等。匠人的行為水平是用來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工匠精神的重要標準之一。認知層面的因素和感情層面的附和會深刻地影響到工匠精神的行為表現(xiàn)。在意志的控制下,認知層面的因素在感情層面上容易被驅動、附和,從而影響到工匠精神的行為表現(xiàn),從而使得工匠精神的行為表現(xiàn)在意志的調節(jié)下獲得更好的工匠精神行為表現(xiàn)。
1.5 工匠精神心理結構中的內部聯(lián)系
認知水平的發(fā)展是工匠精神形成和發(fā)展的前提,感情和意志水平是工匠精神的必要條件,而工匠精神的目的和著眼點則是行為水平。很多時候,這幾個層次的發(fā)展方向和水平是極不協(xié)調的。例如,個體即使有著較高的認知水平,豐富的感情體驗和堅強的意志,而且努力的實踐,也未必能夠達到較高的職業(yè)水平。因此,工匠精神心理結構中的各個因素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聯(lián)系的,它們是一個緊密的整體。
2 心理學視野中培育工匠精神的心理機制
2.1 提高理性認知
加強個體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是培養(yǎng)工匠精神的關鍵。首先,要讓個體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技藝增強的獲得感。要讓個體在煩瑣的思考過程中形成對工匠精神內涵的深刻認識。此外,教育者要做好對學生的隱性和顯性教育的互補工作。顯性教育主要是指系統(tǒng)地向個人傳播工匠精神理論和教學內容,以幫助個人對工匠精神內涵的理解。隱性教育是以某種方式影響人,受到他人的熏陶和影響,在尊重勞動、創(chuàng)造勞動,營造珍惜工匠精神的社會氛圍中不斷提升對工匠精神的學習和實踐。
2.2 引發(fā)情感認同
工匠精神的感情認可是指從業(yè)者自發(fā)接受,以及在情感認同和情感理解上采取相同表現(xiàn)的意愿。情感同一性是指在工匠精神的培養(yǎng)過程中,前與后的相互關系。它是對工匠理性認識的深化,是活的工匠情感基礎。情感認同成為一種堅實的潛在力量。創(chuàng)造教育場景有利于增強從業(yè)者的感情認同感,從而讓個體在實際情況中培養(yǎng)自身的工匠精神。通過借助社會熱點以及重大事件的影響力,培養(yǎng)個體親和力,培養(yǎng)個人道德感情。
2.3 強化心理調適
隨著傳統(tǒng)文化和現(xiàn)代文化、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沖突而成長的新一代,他們在生活和價值的歪曲上存在著很多矛盾。如果工匠精神和個體的價值觀相符和,這樣個體就可以用工匠精神的精髓來提升自己的價值認識。如果與個體的價值觀發(fā)生沖突,就會做出艱難的選擇。為了意識到工匠精神能給自己帶來實際積極作用,個人意識到工匠精神的培育能夠使個體按照工匠精神的要求生活,從而明確個體的人生目標。
2.4 自覺踐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自覺鍛煉是個體的集中表現(xiàn),它可以內化工匠精神的意義,實踐中國和外國的化工精神。這是指個體在理性階段提高對工匠精神的認識時,具有崇高的工匠精神和工匠感情,從而使個體在職業(yè)活動中自覺實踐。工匠精神實踐會受到社會氛圍的影響,或者是通過心理因素對工匠精神進行調節(jié),從而使工匠精神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素。個體只有自覺地踐行工匠精神,才能使工匠精神植入每個從業(yè)者的心底。自覺踐行工匠精神應當成為每個人的習慣。這種習慣的形成屬于自主決定的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是從優(yōu)柔寡斷到堅定的過程。內化工匠精神知識和增進工匠感情的具體行動過程也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關鍵是個體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和培育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