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園
摘要:文化意識指的是對中外優(yōu)秀文化的理解以及認同,是學生在當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對跨文化的認知、態(tài)度以及所采取的行為。文化意識是當前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目標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也是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意識是英語重要核心素養(yǎng)之一,教師在進行英語學科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教授學生英語語言知識以及技能,同時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促進學生加強對語言的理解以及運用,強化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yǎng)。
關鍵詞:文化意識;初中;英語學科;育人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4-005
文化意識產(chǎn)生于人文學科以及社會學科轉型的課題期間,文化意識的產(chǎn)生基于對人生存環(huán)境以及發(fā)展狀況的關注,通過文化意識衡量人的主體價值以及命運,文化意識是人類精神的一種認知自覺,包括對自我以及世界的認知,文化意識是一種自覺能動性的認識活動,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應該首先領悟文化的內(nèi)涵,接受相關文化熏陶,在潛移默化中達成對文化的自覺追求。文化意識是衡量人主體發(fā)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一、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重要價值
1.培養(yǎng)文化交流能力
文化意識培養(yǎng)目標在于提升個體的文化交流能力,這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在進行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過程中,學習者應該充分理解特定的文化以及背景知識,將英語母語國家的地理知識、社會文化以及日常生活的各種習俗向學生傳授,從而確保其英語文化知識量全面提升,形成特定的英語文化意識,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言學習,提升其跨文化交流的能力[1]。
2.消解學生英語的文化隔閡
英語語言的學習不僅包括知識方面的學習,同時也包括交流實踐等內(nèi)容,在特定的情境中應用話語在語境中帶入,使其能夠對文化背景有著更加深入地了解,如果沒有文化意識,在交流的過程中,就可能出現(xiàn)詞語誤用的情況,通常而言,語言能力以及交際能力是并行的,如果環(huán)境條件不足就可能會產(chǎn)生語言能力以及交際能力割裂的情況,因而需要注重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讓學生掌握語言知識的同時,具備基礎交際能力,避免產(chǎn)生不必要的誤會[2]。
3.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的價值
在外國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知識型人才,因為外族人對言語性錯誤具有更高的包容性,對外語語言教學而言,作為一種文化教學形式,當前語言學習正在實踐中,落實語言學習文化性目標,注重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知識的滲透,達到提升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具有多維度的需求,幫助學生能夠解決基本問題,使其具有語言能力、學習能力、文化意識以及思維品質(zhì),落實文化性目標。
4.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
文化修養(yǎng)體現(xiàn)在多方面,不僅包括文化內(nèi)容自身,還包括品德、性格、價值觀等多個維度,將文化內(nèi)涵在學生學習生活的各方面滲透,使其能夠了解知識價值以及人格塑造的方法,使其具有理解、包容文化的個性,成長為具有完整人生觀、價值觀的人才,文化修養(yǎng)對個人的發(fā)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忽略文化學習的作用,最終會使學生的成長缺少精神支持[3]。
二、基于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初中英語育人教學踐行策略
1.理解漢英語言的文化差異
通過文化對比,讓學生理解不同語言文化之間的差異,對比日常生活、節(jié)日、習俗、儀式、地理環(huán)境、社會歷史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讓學生對東西方的價值觀有著初步的了解。初中階段處于英語學習的過渡階段,在此階段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日常交際表達能力,強化學生口語表達中的文化意識,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語用規(guī)則以及表達方式,引導學生對不同文化進行對比,建立相匹配的話語系統(tǒng)。英語學習過程中詞匯是基礎,也是文化內(nèi)涵的基本要素,因而應該加強學生對詞匯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讓學生理解不同詞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運用,對比詞匯的差異性用法,因為中西方思維模式的不同,也會造成語言篇章結構以及句式結構的差異,在進行英語寫作的過程中,從此類東西方的思維差異入手,對語篇以及句子的結構進行分析,讓學生對英語表達中的長難句以及段落進行深入理解,了解跨文化交際中的思維呈現(xiàn)形式以及篇章的口語表達方式,形成更加清晰、明確的認知。價值觀是民主文化的核心呈現(xiàn),如果想要更好地對不同文化的差異進行了解,減少文化交際中存在的誤解,讓學生更加了解價值觀的差異性,則需要讓學生對不同文化進行對比,讓學生了解各種文化的知識面以及文化體驗[4]。
2.提升英語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
多數(shù)教師能夠認識到文化意識目標的重要性,但對英語學科的認知僅僅停留在表層,尚未能認識到文化意識的時代價值,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受到壓制,因而英語教師應該認識到教師教學理念更新的
重要性,明確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進行交流溝通,改變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觀,擺脫單一的詞匯以及語法教學的形式,深化對文化意識重要性的認知,將多元化的教學理念向學生傳遞,重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注重學生文化意識、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的提升。教師對學科的了解對學生英語教學的方向有著引導作用,同時決定著教師最終的教學行為。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素材內(nèi)容,多數(shù)教師認為英語教材中所涉及的文化因素相對較少,初中英語教材為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的素材,為了讓學生獲得關于英語國家文化氛圍更好地體驗,使其能夠通過語言的學習了解文化,在教學內(nèi)容中滲透文化因素,促進其加深對不同國家文化的了解,深入挖掘分析其中的文化素材內(nèi)容,同時在教學中加以應用,將教材中的文化素材作為主線,圍繞思想主題不斷拓展,引導學生最大程度地加深對教材中內(nèi)容的了解,而學生作為文化習得的主體,其態(tài)度、知識以及學習的主動性直接起到對文化教學反饋的作用。提升教師的文化修養(yǎng)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提供教師國外訪學的機會,或通過新媒體讓教師加深對文化知識的了解,促使其提升文化素養(yǎng),還可以通過教學研討的方式,讓教師不斷相互學習反思,教師通過對優(yōu)秀教師教學過程的觀察,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同時了解學生的反饋情況,讓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審視,聽取他人的建議,在長期相互幫助、交流中,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學校還可以定期邀請專家進行教學,以沙龍的形式展開研討,增加教師的實踐經(jīng)驗[5]。
3.營造課程實施的文化環(huán)境
文化氛圍包括各種課程資源以及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設文化教學的語境,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內(nèi)容,涉及生活的多個方面,教師應該循序漸進地進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開發(fā)課程資源的同時,營造學校文化氛圍,開展各種課外文化活動,讓學生置身于文化語境之中。初中學校可以與當?shù)氐母咝_M行合作,邀請教師以及具有教學經(jīng)驗的學生進行課程講授,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接觸他國文化知識。還可以開展文化活動,如英語文化節(jié),開展英美電影賞析或配音、劇目表演、英文歌曲演唱等活動,英語文化節(jié)應該去形式化,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強化學生的文化意識,與社會文化環(huán)境相結合,帶領學生走出校園,積極參加各種英語文化活動比賽。教師同時還應該加強課堂文化教學,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形式是以語言知識為導向的,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在多個維度語言知識的掌握情況,通常英語文化知識尚未得到教師的重視,教師主要是教授單詞、課文、語法等,學生則是按照教師的要求執(zhí)行各項操作,在完成文化要點的講授后,學生未能進行深入的討論,無法獲得情感共鳴,則課堂的講授效果不佳,導致語言、文化、交際之間的聯(lián)系被割裂,學生無法形成深層次的文化認知。教師在進行知識的講授過程中,注重背景文化的渲染,對比中西方的不同思維模式以及句式結構,通過各種形式增加文化活動的趣味性,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口頭交流的機會,幫助學生主動在課堂上適應文化教學。如在學習第一單元Dream homes的Welcome部分的內(nèi)容:Countries and capitals,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媒體形式讓學生對各國的文化有著更加直觀的認知,了解各國首都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深化學生對背景知識的理解。在第四單元A good read的Reading部分可以選取《格列佛游記》中的部分內(nèi)容向學生講解,同時向學生播放相關的影片,通過場景以及文字表達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形成更加深刻的文化感知[6]。
綜上所述,當前社會發(fā)展逐漸趨于多元化,人類在新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具有多樣性的特征,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應該承認不同文化的意義以及作用,多元文化的存在承載著不同的社會發(fā)展形態(tài),文化具有現(xiàn)實的載體,多元文化并非文化的簡單疊加,而是在多元共存的條件下,人類以一種包容共生的姿態(tài),建立一種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動態(tài)過程。在當前不可抗拒的文化背景下,外語的學習也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使其具有開闊的視野,樹立一種世界性的文化觀,讓學生具有文化意識,促進積極文化情感的生成,深化不同民族之間的包容以及理解。
參考文獻:
[1]張運橋,任青果.聚焦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初中英語Integrated skills板塊教學——以譯林版《英語》7A Unit7“Shopping”為例[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20(5):51-55.
[2]程璇.聚焦文化品格的初中英語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踐[J].科普童話,2018(26):76-77.
[3]張錦.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策略[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20,36(1):25-26.
[4]陳嬌嬌.基于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初中英語閱讀課設計——以Unit 2 In England,you usually drink tea with milk為例[J].英語教師,2020,20(7):95-99.
[5]史曉琴.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20(82):101-102.
[6]陳實英.淺析初中英語教學中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5):930-931.
【2019年度福建省基礎教育研究課題,關于《基于文化品格培養(yǎng)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踐研究》,批準號MJYKT2019-215】
(作者單位:龍巖市第一中學錦山學校,福建 龍巖 3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