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從容 楊帆 李來原
摘 ? 要: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渠道。要使高職院校思政課發(fā)揮關鍵的育人作用,就必須真正“活起來”,進一步回答好思政課教學的“道”“法”“器”,即講什么、怎么講、講的內容哪里找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 高職院校 ? 思政課 ? “概論課” ? “活起來”
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后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和“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的重要性及改革創(chuàng)新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真知灼見,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1],為高校思政課的改革創(chuàng)新指明了方向。然而,由于種種原因,當前高職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與應有期望仍存在差距,為了更好地發(fā)揮思政課的育人功能,就要真正讓思政課“活起來”。
一、高職院校思政課“活起來”的內涵
有學者認為,“‘活起來,就是堅持馬克思等經(jīng)典作家闡述的基本立場、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學懂、弄通。為此,我們必須‘回到馬克思,通過經(jīng)典文本的閱讀實現(xiàn)與偉大心靈的照面”[2]。筆者認為,高職院校思政課“活起來”應該是思政課的“道、法、器”相得益彰,完美地統(tǒng)一于師生教學活動的始終,使思政課的政治性、學理性、價值性和知識性等,真正進課堂、進頭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樂于加入思政課教學活過程中,師生同頻共振,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既定的教育教學目標。
二、高職思政課“活起來”的必要性
(一)內容為王:適應教學內容新變化的現(xiàn)實需要。
高校思政課是對大學生進行意識形態(tài)教育、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主要渠道。“概論課”是高職院校開設的三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核心課程之一,對落實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具有重要意義?!靶滦抻喌摹耪摻滩?,多收入十八大以來的最新理論成果,更多引用領導人講話及黨和國家的相關文件,對于教師的理論水平、教材內容處理和轉換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3]。因為本身具有很強的政治性,部分內容理論抽象,學習有一定的難度。思政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取有效措施,滿足學生對學習生活遇到問題的答疑期待,從而接地氣,進心靈。
(二)方法為要:迎接教學方法新挑戰(zhàn)的必然要求。
新媒體時代,網(wǎng)上信息更新速度飛快,人與人之間交流更便捷,給思政課教師帶來了挑戰(zhàn)。習近平同志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盵4]部分思政課教師仍沿用以往的講授型教學方法,沒有與時俱進,課堂上多媒體使用程度不足,采用啟發(fā)式、探究式、討論式、實踐教學的教師只占少數(shù)。部分老師授課的時候,只關注自己講授的內容,教案不及時更新。要讓高職院校思政課活起來,一定要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時俱進。
(三)適切為本:滿足教學對象新需求的迫切需要。
高職院校的學生已經(jīng)是“00后”,他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比較薄弱。人民網(wǎng)的一項調查顯示,高職學生明白思政課的重要性,但在選課、上課上缺乏興趣。加之,高職院校生源原本參差不齊,有的來自中等職業(yè)學校,有的來自普通高中,學習背景存在差異。2019年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fā)《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方案》),“將退役軍人、下崗失業(yè)人員、農民工和新型職業(yè)農民單列入招生計劃”[5]。一方面,擴大了高職院校招生規(guī)模。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源的文化層次。課堂上,學生參與度不高,影響了思政課的教育功能。
三、高職思政課“活起來”的“道”“法”“器”
(一)思政課講什么:“道”——貼近學生生活,做好頂層設計。
一方面,高職思政課教學內容應在統(tǒng)編教材的基礎上,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的同時,結合高職學生的專業(yè)背景、高職學生特點及全面發(fā)展需求,構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貼近時代的思政課教學內容體系。
另一方面,思政課教師應該下功夫鉆研教材,準確地把握教材精髓,夯實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探索如何將思政課教材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的‘必須+夠用上作出適當取舍”[6]。立足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還要及時更新和補充教學內容和知識,并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合理優(yōu)化教學內容?!敖虒W內容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優(yōu)化內容是提升思政課實效性的核心”[7](101-105)。結合教材內容緊密聯(lián)系實際,打造學生喜聞樂見的“概論”金課,讓教學內容充實起來。在“概論”課的講授上,可以將時下最熱門的話題帶入課堂。曾經(jīng)受到學生追捧的網(wǎng)劇《紅色氣質》,神曲《四個全面》,將思政課教學內容搬上了熒屏,不僅圈粉無數(shù),更使原本高大上的理論知識點變得親民,某種程度上改變了學生對于思政課的刻板印象。講透每一個思想理論和觀點,把故事、案例中的學理知識、人生智慧、世俗矛盾、價值追求等內涵解剖分析透徹,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明白真理,學生自然就會走心,觸動思想和靈魂。比如在引導學生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候,可以融入2020年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故事: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下,全國一盤棋,統(tǒng)籌抓好聯(lián)防聯(lián)控、醫(yī)療救治、宣傳輿論、物資保障等工作,十天建成武漢火神山醫(yī)院、半個月建成武漢雷神山醫(yī)院等。當然,在課堂上解讀故事絕不是對新聞報道照搬照抄,而是通過理論深化學生對故事的理解,通過故事展現(xiàn)理論的真理性。有時候,同一個故事可以用在很多理論講解上,比如在引導學生理解實現(xiàn)中國夢的路徑的時候,可以穿插講述舉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事跡,既能提高學生的興趣,又能將重點講清講透。
(二)思政課怎么講:“法”——構建多樣性、綜合性的教學方法。
整合和開發(fā)多樣化的教學方法。適宜的教學方法可以增強“概論”課堂教學活力。目前,除了專題教學法、混合式教學法等基本教學方法外,各大高職院校都在提倡開放性、綜合性的輔助性教學方法,比如有的院校就在大刀闊斧地改革,將教學地點搬到革命老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博物館,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先輩們的精神,真正有所收獲。有的院校在開學第一課中采取學校書記、院長帶頭講思政課的形式,不僅增加了學生與領導零距離、面對面交流互動的機會,更發(fā)揮了引導青年學子扣好人生第一??圩拥淖饔?。有的院校通過開展比賽展示的方式,讓學生自導自演,將教學內容搬到舞臺上,不僅起到了較好的宣傳導向作用,還達到了育人目的。
“概論課”教學也有所改革,并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教師先確定實踐教學的形式,再組織學生分組完成,選取內容適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收集資料,制作PPT,錄制微視頻,編寫教案,進行課堂活動。最后老師總結點評,學生互評與老師打分結合,給出實踐分,計入學科總成績。通過開展活潑多樣的課堂實踐教學活動,學生的參與度明顯提高,教學時間內學生大多處于興奮狀態(tài),對于教學內容的接受度明顯提升,互動更加有效,教學效果得到有效增強。
充分運用新媒體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如今高職院校的主體是“00后”,他們生活在社會快速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高度發(fā)達、各種文化交融交鋒的時代,他們的生活、學習習慣都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為了讓思政課“活起來”,必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思政課的教學方法“活”起來。新媒體技術的出現(xiàn)恰好可以使思政課教學方法更加靈活、手段更加多樣、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措施更加得力。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新媒體新技術,將思政課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嘗試采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教學模式,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讓“00后”有更多獲得感。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教育部門要求停課不停學,高職院?;静扇 熬€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順利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
(三)思政課教學資源哪里找:“器”——統(tǒng)籌整合校內外優(yōu)質教學資源。
統(tǒng)籌協(xié)調校內外各方面實踐教學資源。高職院校要善于堅持內外結合,統(tǒng)籌協(xié)調校內外各方面資源,凝聚思政課建設的合力。目前,有的高職院校依托自己院校的地域優(yōu)勢,在專業(yè)設置、校園文化、社團平臺建設方面形成了獨特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彌補了思政課不具備育人因素的不足,達到了很好的效果,這是可供借鑒的。當然,高職院校的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僅靠校內資源是不夠的,在積極落實課程思政的辦學理念下,學校應該整合各方面力量,比如依靠當?shù)卣?、公司企業(yè)、合作單位的支持,共同開發(fā)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如革命歷史紀念館、博物館、紅色根據(jù)地、烈士紀念碑、新農村等。
依托新媒體技術挖掘教學資源。在教學過程中,借助深受大學生青睞的新媒體,如慕課、微博、微信、QQ等平臺,主動使用貼近青年大學生語言風格和易于接受的微言微語、網(wǎng)言網(wǎng)語,微言大義,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問題,讓青年大學生喜歡聽、聽得進、入得心,這樣,理論的力量就會不言自明,思政課就真的活起來了。在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實行“停課不停學”,為進一步探索思政課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契機。只有充分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移動媒體、短視頻、社交網(wǎng)絡等新媒體平臺與工具的優(yōu)勢,才能讓思政課更生動、鮮活。在此期間,學校組織思政課教師編寫“抗疫”案例專題教學PPT、通過網(wǎng)絡課程學習中心平臺、愛課程、超星爾雅、智慧樹等網(wǎng)絡課程平臺錄制或推送相關視頻,用好釘釘、學習強國平臺、微信或QQ等聊天工具組織學生開展案例討論,布置實踐作業(yè),鼓勵學生將收集到的所熟知的“抗疫”事跡和身邊的英雄人物通過宣講的方式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或者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征文比賽,不僅增強了教學效果,還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獲。
總之,高職院校思政課要想真正“活起來”,就要堅持內容為王,做好頂層設計;方法為要,構建多樣性、綜合性的教學方法;適切為本,統(tǒng)籌協(xié)調校內外各方面教學資源,真正把思政課建設成為高職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獲得感強的課程,為高職學生成長發(fā)展引路導航。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03-19(1).
[2]龍柏林.正確理解和把握“活起來”與“亮起來”[J].廣西日報,2018(5).
[3]林美辰,劉淑蘭.提升高職院?!案耪摗闭n堂教學實效性路徑探析[J].高校后勤研究,2020(6).
[4]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5]教育部等六部門關于印發(fā)《高職擴招專項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EB/OL]. (2019-05-13[2020-03-18]. http: //www. moe. gov. 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qt/201905/t20190513_381825. html.
[6]劉利琳.論增強高職大學生思政課獲得感的策略[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6).
[7]唐俊峰.課堂教學為主,內容引領為王——對提升高校思政課實效性的思考[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6).
安徽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名師工作室建設項目:“一江工作室”(sztsjh2019-2-44);安徽省質量工程項目重點項目:新時代高?!案耪摗闭n專題教學改革的路徑研究——以合肥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2020szjyxm119);合肥職業(yè)技術學院校級質量工程項目:“微時代”提升思政課親和力研究——以“00后”高職學生為視角(2019SZJY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