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放射性的思考方法,它簡單高效,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加強人的記憶,啟發(fā)人的聯(lián)想。筆者將思維導圖引入到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結合英語閱讀教學的特點探索該方法的應用原則和應用效果。實踐證明,應用思維導圖進行英語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閱讀學習中,在學生面對較多困難的情況下,思維導圖的應用,使英語材料變得更加直觀,更有邏輯,便于學生對閱讀材料更好地理解,同時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思維
【作者簡介】鄭藝萍( 1984.10-),女,漢族,漳州龍海人,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qū)樂安中學,中學一級,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英語。
一、研究相關
1. 研究背景。大量的語言輸入是學習一門語言的基礎,而閱讀則是語言輸入的重要有效方法。沒有閱讀就沒有外語語言的學習。閱讀教學是中學外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英語學習與應用的主要陣地,但是怎樣才能提高閱讀課程的有效性,一直是高中英語教師探索的問題,因此將合理的教學方法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顯得至關重要。
2. 研究意義。思維導圖是表征人們思維過程的一種圖式,是用圖的形式呈現(xiàn)人們的知識結構和表征知識時的思維,是使知識結構和思維過程形象化、可視化的圖形工具。它可以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抽象的問題結構化,這有助于學生的思考。將思維導圖應用到高中英語閱讀中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這完全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二、思維導圖的相關概述
1. 概念:思維導圖(mind map)又稱為心智圖。這一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紀60年代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托尼·布贊。他把思維導圖定義為“依據(jù)大腦放射性特點而發(fā)明的一種具有可視性的、發(fā)散性的思維工具;是把抽象思維具體化的工具,也是將知識邏輯結構圖像化的技巧。它通過豐富的色彩、圖像、代碼及多維度多層次的圖形特點來增強學習者的記憶效果”。
思維導圖,是英國記憶之父Tony Buzan在20世紀70年代發(fā)明的一種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直觀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具有可視性、發(fā)散性、濃縮性、開放性等諸多特點。它運用了圖文并重的筆記模式,像地圖一樣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記憶要素鏈接,建立記憶。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guī)律,協(xié)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fā)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
2. 思維導圖的發(fā)展。近幾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工作效率成為一項重要的技能指標。思維導圖,作為效率類杰出工具,備受矚目。在百度指數(shù)中搜索“思維導圖”——詞,思維導圖的需求逐年攀升,由此可預見未來幾年里,思維導圖將逐步成為一項主流工具被大眾所接受。為適應社會快速發(fā)展的需要,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也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形態(tài)。早期的思維圖,皆需要使用筆和畫紙進行繪制;由于該方式的效率極其之低,便出現(xiàn)更多更高效的繪制方式。比如如今流行的計算機思維導圖,主要是通過計算機工具來協(xié)助繪圖。具有代表性的計算機繪制工具如MindMaster、百度腦圖、Edraw Max等。
科技的進步,必然會進一步推動思維導圖的繪制效率。聲音識別技術的發(fā)展,可以實現(xiàn)聲控繪制思維導圖,不用手繪,也不用鍵盤輸入,直接語音輸入即可自由操作。此外,伴隨移動互聯(lián)網的成熟,不少繪圖軟件可以被搭載在移動端電子產品上,大大方便使用者繪圖,而隨時隨地創(chuàng)作和分享思維導圖成為一種可能。
3. 思維導圖的優(yōu)點。(1)對于學生的意義。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和如何思維,提高學習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保持學習的主動性。思維導圖的“關鍵詞”記憶,迫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關鍵點;思維導圖的色彩及圖形可以充分刺激大腦,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自學的能力。在學生預習時或是老師教學完成后,學生自己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架構,來明確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如此學生對自己探索整理出來的內容,比對老師直接灌的輸知識,會更加的印象深刻,理解也會更加透徹。
(2)對于教師的意義。教學觀念的轉變和知識結構的變化。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思維導圖教學改變了教師的教育觀、教學觀等。在思維導圖教學中,教師要更加完善教學時的知識結構,面對思維導圖引導的學生提問,教師才能對新的問題解答得游刃有余。
使用思維導圖教學,教師可以更有效地進行知識的傳授,使整個教學過程和流程設計更加得系統(tǒng)、科學。形成互動的教學過程,促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打破傳統(tǒng)的“一言堂”,讓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
三、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常用方法研究
1.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作用。(1)減輕教師勞動強度。高中英語教師在備課、上課、 課外輔導中可以廣泛地應用思維導圖。由于高中英語知識點復雜且難以理解,教師可以借助于思維導圖將知識點簡明扼要地羅列出來,便于學生了解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思維導圖方法方便老師在講授的時候對知識進行綜合整理,完成思維導圖的構建,當知識圖解出現(xiàn)的時候,能夠直接地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這樣教師在進行課堂講授的時候可以有條理和有邏輯,便于學生理解,也減輕教師的勞動強度。
(2)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動機和想象力。思維導圖方法方便老師在講授的時候對知識的綜合整理,完成Information trees的構建,當知識圖解出現(xiàn)的時候,能夠直接地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長而繁瑣的英語閱讀文章對學生來說,完全沒有閱讀的動力,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想象力就尤為重要。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教師解決這個問題。思維導圖教學方法是用可視化圖形來呈現(xiàn)閱讀材料的主要線索,學生在制作閱讀思維導圖的同時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力,這可以激發(fā)他們的閱讀動機。
(3)培養(yǎng)師生互動能力。愉快、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實現(xiàn)。當前小組學習在全國各地非常流行,小組成員由于各自的成長經歷不同,對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觀點。這時,小組成員可以通過共同商量、制作思維導圖,將各自的觀點在思維導圖上呈現(xiàn)出來,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批判、反思能力。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對關鍵詞(如文章的標示詞because, cause, as a result,therefore, consequently等) 的尋找,對核心詞匯與內容的查找,實現(xiàn)對英語知識的理解和把握。
2. 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1)閱讀前使用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老師可以依照閱讀內容對思維導圖教學進行布置。在講解英語閱讀之前,老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教學方式,使學生明白閱讀主要借鑒的是哪些問題,從而對學生的興趣更好地激發(fā),使學生學習意識被喚起,從而更加主動、積極地進行閱讀。思維導圖可使閱讀思路非常清晰,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使學生的思維辨別能力慢慢培養(yǎng)起來。課后,對閱讀教學進行反思,老師在使用思維導圖之后,可以了解學生有什么反應,教學中還存在什么問題,并對教學進行思考和總結。通過不斷反思,使教學方法更加完善,明確以后的教學方法和步驟,使老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2)閱讀中使用思維導圖。在目前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最常見的是分組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對學生鞏固舊知識、運用新知識,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實踐精神,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是一種充分發(fā)揮集體智慧結晶的方式,這種方式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小組由數(shù)量相同的人員組成,大家圍繞閱讀材料的某個主題展開討論,以便使每個學生都能表達自己的觀點。思維導圖可以運用到討論的過程當中,這樣學生的思考會更具有針對性與明確性,異質的觀點不斷得到涌現(xiàn),將學生的觀點準確地記下來,使學生的智慧成果得到保存。通過這種方式,思維導圖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得到很好的運用,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大大地提高。
(3)閱讀后使用思維導圖。在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鞏固課堂知識的理解。具體來說,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首先,利用思維導圖,師生可以對閱讀材料進行共同回顧,并對重點和難點進行分析,花費時間少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利用思維導圖的框架提示,幫助學生對文本進行復述甚至背誦,加深對英語文本的理解程度。再次,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性思維訓練,對閱讀內容進行擴展,從而深化文本主題。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課文思維導圖模型,布置與之相關的寫作內容。思維導圖的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全局意識,有助于英語知識的構建。不僅如此,合理運用思維導圖有助于提升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積極性,實現(xiàn)趣味性和知識性的融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閱讀,為英語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四、結語
思維導圖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有助于推動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任務,不可急于求成,需經過長期的積累與練習,在有效方法的指導下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方可達到質的飛躍。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雖有思維導圖的輔助,教師仍需不斷改進這一方法以適應班級的實際教學情況,并督促學生勤加練習,養(yǎng)成用思維導圖分析和歸納文章的習慣。與此同時,繪制導圖的過程中注意跳讀、掃讀等閱讀策略的訓練,又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努力打造高品質的課堂。學生可以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形成語篇閱讀意識,把握語篇的結構特征,從而提高理解語篇意義的能力。同時,以思維導圖為基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有效地獲取和傳遞信息,進行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表達觀點和態(tài)度,從而達到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對思維導圖進行合理的運用,注重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思維導圖的比較及綜合運用,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為他們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陸榮.運用思維導圖促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2]方瑞.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洛陽市第一高級中學為例[D].河南師范大學,2016.
[3]曹果.思維導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鄭州市第十六中學為例[D].河南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