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筱云
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的教學目標重點在于涵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應與時俱進,搭上新課改的順風車,積極探索更有效的教學方式,激活歷史課堂。情景教學法是眾多教師經過實踐探究后摸索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該教學模式在為學生營造歷史氛圍、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教學效果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文章將從三個方面來探討情景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第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提升學生批判性思維;第二,以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為學生營造歷史氛圍;第三,史料教學情景創(chuàng)設,培養(yǎng)學生史料實證意識。
關鍵詞:高中歷史;情景教學法;歷史教學
一、 引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學科對學生的要求已經不單單是記憶課本中的相關知識點,更需要學生能夠對歷史知識進行融會貫通,能夠形成一定的歷史學科素養(yǎng)及歷史思維能力。顯然只依靠灌輸式教學是難以達到理想教學效果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就需要教師積極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優(yōu)化、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可以通過為學生營造合適教學情景的方式來豐富歷史課堂,對優(yōu)化歷史課堂教學效率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二、 情景教學法的概述及在高中歷史學科中的作用
(一)情景教學法概述
想要高效地運用一種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就需要教師充分了解該教學模式的相關知識。因此,為了更好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融入情景教學法,就需要教師深入地了解“情景教學法”的相關知識。情景教學法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場景,從而通過形象、生動的場景來帶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感,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于所學內容的理解與認知,促進教學效率得到提升的一種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的具體使用方法較為豐富,如角色扮演、問題創(chuàng)設、小組合作、多媒體運用、音樂圖畫等均可以作為情景教學法實施的媒介和途徑,從而將教學內容融于具體形象的情景中,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改善歷史教學質量。
(二)情景教學法在高中歷史學科中的作用
歷史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距離較遠,使得學生對于歷史的認知僅僅停留在表面,只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進行知識記憶,但是并沒有真正地理解知識的內涵與意義,這也必然會對教學效果造成影響。而情景教學法的應用則能夠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情景來盡可能地“復原”歷史情景,通過“寓教于情”的方式給學生帶來更好的情感體驗及思維啟迪,從而快速地帶領學生進入課堂學習中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來學習、思考、探究歷史知識,并在此過程中感受歷史的魅力與厚重,從而達到構建高效歷史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鍛煉學生歷史思維的教學目的。
三、 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中情景教學法的應用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提升學生批判性思維
新課改背景下,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承擔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重要職責,不僅要為學生傳遞基礎的歷史知識,同時還需要加強對高效歷史課堂的構建,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而實現這一教學目標的前提就需要教師轉變傳統教學理念,改變以教師自身為主導的課堂形式,而是應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以達到改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歷史思維的效果。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就是一種能夠很好凸顯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教學模式,通過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問題情景,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積極性,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學習情景中,通過深入的分析、討論、探索可以幫助學生對知識產生深入理解,真正發(fā)揮學生主人翁的價值,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
比如,在學習人民版高中歷史《當今世界經濟區(qū)域集團化的發(fā)展》這一課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該章節(jié)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問題,凝練出教學立意,提出核心問題,在核心問題的引領下展開問題鏈,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探究。如核心問題擬定為“世界經濟區(qū)域集團化的發(fā)展趨勢是一體化還是多樣化?”先引發(fā)學生探究興趣,接著教師以歐盟為例,讓學生思考第一個小問題,多樣化的歐洲為何走向一體化?接著拋出第二個問題,多樣化的歐洲如何實現一體化?然后深入思考,歐洲一體化有何影響?最后教師進行小結,肯定學生的回答并給予適當的補充。關于課標要求的北美自由貿易區(qū)及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內容,則由學生自主學習,遷移學習歐盟知識的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教師應結合當下熱點英國脫歐現狀,回到核心問題,鼓勵學生探究一體化還是多樣化,并大膽地闡述自身的思考,讓學生在問題情景的創(chuàng)設中更清晰地梳理知識結構,提升批判性思維。當然,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教師需要積極進行鼓勵、肯定,從而給學生帶來更多積極的學習體驗,在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涵養(yǎng)學生的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學科素養(yǎng)和批判性的歷史思維。
再如,在學習《開辟文明交往的航線》時,教師同樣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以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如“那時,是什么驅動航海家去開辟新航路?”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思考,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問題分析、資料查閱及問題探究。通過設置問題鏈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可以讓學生從被動學習狀態(tài)向主動學習、主動探究方向轉變,同時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探究還可以增加學生間的思維碰撞和相互學習,這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效果的提升均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二)以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為學生營造歷史氛圍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逐漸開始走進課堂,為課堂教學方式的改變提供了良好條件?,F代化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將原本以口頭講解、黑板板書為主的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變得更加豐富。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通過音頻、視頻、圖片、動畫等多種形式來呈現教學內容,不僅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感知和印象;同時還可以為學生拓展更多的知識,有助于開闊學生的史學視野,增加學生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