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允超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正確地分析和解答問題,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升,以便打造更高效的數學課堂。結合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教學策略,旨在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培養(yǎng)更多的實用型人才。
關鍵詞:小學數學;能力;生活化教學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以考查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維能力為重點,學好數學知識,掌握更多的解題方法,不僅能夠為學生日后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還能促進學生大腦發(fā)育,這也要求教師不斷更新教學方法,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構建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一、滲透“數學建?!彼枷?/p>
解決數學問題的關鍵,除了要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還要具有數學建模思想,依據知識內容和學習習慣實現(xiàn)思想的有效滲
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對學生的思想指導,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軸對稱圖形”時,教師應讓學生明確軸對稱圖形的理論概念和特點,使學生能夠準確地辨別出較為復雜的軸對稱圖形。教師可以在授課前引導學生在頭腦中構建一個思維導圖,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在學習過程中思考問題,尋找有效的解決辦法,強化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二、貫徹落實生活化教學理念
知識來源于生活,也必將應用于生活,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應脫離現(xiàn)實生活而空談教育。尤其在素質教育下,教師更應轉變教學觀念,貫徹落實生活即教育理念,盡可能回歸生活,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將課本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使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化,降低學生解決問題的難度[1]。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認識圖形”時,教師可以尋找生活中常見的桌子、鐘表、茶幾、黑板等用品,讓學生分析這些用品的橫截面圖形的特點,使學生明確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長方形的對邊長度相等、三角形由三條邊組成等特點,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在指導學生解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相關問題時,教師可以用魔方來講解,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三、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導入新問題
為使學生盡快融入課堂學習中,多數教師會采用情境教學
法,依據課本知識內容,構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輔助工具來完成情境構建和課堂教學活動,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提出新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教學“平移和旋轉”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展示火車、纜車等圖片或者列車、電梯運動的平移過程,并結合生活中常見的風扇葉和鐘擺等用品,指導學生帶著問題思考這些圖形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及變化前后的圖形的各自特點,啟發(fā)學生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
四、研析問題中的已知條件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弱,面對專業(yè)數學術語,很難完全將題目理解透徹,這就給學生造成了極大的答題困擾。因此,教師必須加強指導,教會學生審題,引導學生研析題目,揣摩出題人的意圖,根據問題中的已知條件,選擇正確的解題方法,并做好檢查,提高解題的準確性[2]。例如,在教“除法”運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多布置一些除法運算練習題或者應用題,引導學生掌握運算規(guī)律,能夠運用除法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同時,讓學生明確特殊題型和重難點題型的解題思路,如(24+36)÷60,60÷(24+36),24+36÷60,60÷24+36等,使學生能夠區(qū)分其在運算上的區(qū)別,指導學生掌握除法運算方法并正確計算。
五、以多種手段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不能故步自封,應結合小學生的特征和實際學習情況,運用多種手段引領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尋找多種途徑解答數學問題。首先,教師應合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開展小組討論活動,組織學生圍繞重難點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拓展學生的解題思維。如在學生解答“找規(guī)律”類型題時,教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其次,教師應合理設計作業(yè)內容,通過指導學生反復練習,讓學生熟悉數學題型,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鍛煉學生的解題能力。如在學生完成“加減乘除混合運算”學習后,為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yè)任務,引導學生在計算中鞏固運算法則,加深知識,鞏固印象,增強學生的運算能力,提高學生混合運算的準確率。最后,教師要適當增加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解決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使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3]。比如,在教學生“用計算器計算”中,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算盤、計算器工具,指導學生使用工具進行計算,確保學生能夠運用計算器解決復雜的運算問題。
六、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要求教師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學會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優(yōu)化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滲透“數學建?!彼枷?,貫徹落實生活化教學理念,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審題等多種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不斷突破自我。
參考文獻:
[1]陵藝.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低年級學生解決問題能力[J].考試周刊,2021(24):51-52.
[2]時金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J].讀與寫,2021,18(8):128.
[3]王開輝.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J].南北橋,2020(1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