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建梅
摘要:歌唱教學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通過對學生們的了解,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靈活的進行課程教學內(nèi)容的設計。
關鍵詞:趣味教學;小學音樂;歌唱教學
引言:
在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能在歌唱的過程中進行清晰的吐字,使他們能通過音樂進行自身情感的傳遞。在教學中教師應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從他們的特點出發(fā),設計與其年齡相符的教學活動,以此提升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對音樂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一、結合學生年齡特點設計趣味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音樂教學中會有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內(nèi)容,對于這些內(nèi)容若采用灌輸?shù)姆绞胶茈y讓學生們理解,這些內(nèi)容在教學中也較為枯燥,很難讓他們產(chǎn)生良好的興趣。在教學中教師應采用“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注重對他們的興趣培養(yǎng),通過趣味發(fā)聲的練習,讓他們能更為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導入與聲樂有關的游戲娛樂活動,提升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能自主的參與到課程學習之中。
例如,在進行《鈴兒響叮當》這首歌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采用情景模擬的教學方法,通過對話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導入,使他們能較快的融入到歌曲的氛圍之中,提升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同學們,你們心目中冬天的景色是什么樣的?想不想知道歌曲中冬天的景色是怎樣的?”“請同學們仔細的進行聆聽,看看歌曲中運用了怎樣的旋律去描述冬天?!敝笤偻ㄟ^指導的方式讓他們學習歌曲中的音調與唱法,通過讓學生跟隨教師一同歌唱的形式,使他們完成對這首音樂的學習[1]。學習后再對他們進行提問,“學生們,你們唱完這首歌曲,腦海中有了哪些冬天的景象?”通過將音樂與現(xiàn)實場景相結合,使他們能更好的了解音樂中作者所要傳遞的情感,之后教授他們?nèi)绾窝葑噙@首歌曲,對歌曲中的重點發(fā)聲方式進行講解與演示,引導他們對這首歌曲進行學習,使他們能帶著感情的唱出這首歌曲,在娛樂的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通過這樣的趣味發(fā)聲的練習,能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提升教學質量。
二、通過創(chuàng)設與學生認知相符的趣味活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應考慮到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使他們能對教學內(nèi)容更好的進行理解。小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較為有限,其認知能力多來源于實際生活與課堂活動,所以在對他們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對他們的認知特點進行結合,對其設計有針對性的練習活動,以此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使他們能更為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音樂作品本身具有較為豐富的情感,但小學生因年齡與思想深度的問題無法對作品內(nèi)的情感進行更為深入的理解與體會,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可以將音樂與他們的實際生活進行聯(lián)系,使他們能更好的理解作品內(nèi)所蘊含的情感,將自身的情感融入到發(fā)聲練習之中。例如,在對《豐收之歌》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通過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為他們在課堂上播放豐收的景象,使他們能更為深入的了解小麥豐收時的情景。之后再對他們進行指導,讓他們進行口部開合訓練:指導學生在唱歌過程中如打哈欠一般張口,啃蘋果一般閉嘴,之后再提醒他們要咬字清晰[2]。并將自身代入農(nóng)民的視角,讓他們對歌曲內(nèi)容與情感擁有更為良好的領悟。
三、緊扣課堂教學主題設計趣味活動,增強歌曲演唱能力
教師應通過形象生動的方式進行教學,積極調動學生們的好奇心與模仿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利用好小學生的自身特點,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音樂教學,通過對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的運用,利用圖片、視頻與游戲相結合的方式,讓音樂教學能變得更為直觀。
在教學中使用趣味教學法,減少學生在練習歌唱與發(fā)聲之中的障礙,使他們能更好的進行音樂練習,讓他們能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歌唱技巧,更為深入的理解樂曲想要表達的情感,提升發(fā)聲練習的質量,使他們能不斷的提升自身的認知能力與學習能力,為其日后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做到積極的備課,對教材內(nèi)容要進行深入的挖掘,教師時應緊扣主題,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通過循序漸漸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歌唱水平。在練習歌唱的初期,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安排一些閉口音,例如,進行“m”“l(fā)u”“mu”為主的母音練習,通過輕聲的唱法為主,讓他們能慢慢的感受到音樂中的美感[3]。之后在為他們適當?shù)脑黾右恍┢渌哪敢?,如“yo”“mi”等,使他們的音域能得到逐步的提升,讓他們能在不同歌曲與不同音域之間的對比中感受到發(fā)生強弱所帶來的不同效果。
例如,在進行《花兒與少年月光下的鳳尾竹》這首歌曲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對歌曲中的內(nèi)容進行模仿,使他們能融入到作者想要傳達的意境中,通過觀察歌曲中不同情境下所要發(fā)聲的力度差異,進行發(fā)聲練習。通過這種趣味發(fā)聲的練習方式,能讓他們擁有更為平穩(wěn)的氣息,使他們明白在歌曲的不同部分應用怎樣的力度進行歌唱,通過幫其管理好自身呼吸的強弱,提升他們歌唱的綜合水平。
結束語
教師運用趣味教學法能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但在這一過程中也需要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的探索,教師應通過積極的備課,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深入的挖掘,提升自身的教學質量,使小學音樂教學能得到更為良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邢然.小學音樂教學中創(chuàng)設體態(tài)律動,讓音樂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J].北方音樂,2018,3824:216-217.
[2]吳瑕.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北方音樂,2019,3918:223+227.
[3]孫丹丹.節(jié)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藝術評鑒,2017,01:141-143.
江蘇省如皋市安定小學 2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