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佳
摘要:目前新課標要求學生既要根據(jù)閱讀的學習學會獨立閱讀的能力,又要通過閱讀豐富自己的知識積累以及培養(yǎng)自己形成良好的閱讀語感。因此,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教師要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更改。其中,小學語文教師要通過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尋求一種適合的教學模式,特別在閱讀教學方面?;诖?,以下對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0-159
引言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話道出了閱讀的重要意義。小學階段是語文學習的奠基階段,也是學生語文學習習慣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聽、說、讀、寫是語文教學的四項基本內(nèi)容,其中,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閱讀,不僅能夠使學生鞏固基礎知識,開闊視野,增加知識儲備,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的能力。
一、豐富教學方式
要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首先要豐富教學方式,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有效提高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教師可以適當?shù)乩枚嗝襟w建立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且給學生一定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自行探討閱讀的樂趣。除此之外,教師還需科學選擇閱讀材料,在深層次探析文本以及挖掘文本內(nèi)容之后,還應結合現(xiàn)實生活,對于語文閱讀教學內(nèi)容進行完善與優(yōu)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需引發(fā)小學生的共鳴之感,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小學生對于閱讀的真實感受以及體會,并且還需在教師的指導之下來進行有效性的閱讀,這樣不但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效率,而且有利于促進小學生掌握相關的閱讀知識,更為關鍵的是,在上述過程中還有利于激起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及求知欲望,使小學生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投身至語文閱讀課堂的學習之中,長久地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緊緊追隨教師的講述來進行有效性學習,如此也非常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與質(zhì)量,實現(xiàn)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
二、選取優(yōu)質(zhì)閱讀內(nèi)容,符合兒童閱讀心理
閱讀教學中,閱讀內(nèi)容的選取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閱讀的效果,因為學生在不同的年齡段閱讀特點和閱讀需求都會有差異,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因此,要提高閱讀教學實效,一定要關注閱讀材料的選擇,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最初的閱讀可以是學生喜歡的童話故事或者哲理性的寓言故事,例如《風的旱冰鞋》《綠野仙蹤》《木偶奇遇記》等,通過閱讀這些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也容易使學生獲得閱讀體驗,易于實現(xiàn)對學生的價值觀引導和思想教育。另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不能局限于課堂教學時間內(nèi),要真正提升閱讀教學的實效,還要把閱讀教學延伸到課外。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提供一些自主閱讀的書目,并且在班級中開展一系列活動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通過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分享和交流,實現(xiàn)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這樣也有利于班級文化建設的開展。還有,要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性,結合學生的閱讀興趣給予個性化閱讀建議。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學生的差異性,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在此基礎上給學生一定的建議或者引導。特別要注意在學生閱讀過程中也要重視三維教學目標的落實,把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者落到實處。要重視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引導,這樣學生才會成人成才。要注意的是,所選取的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要豐富多樣,只有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發(fā)展學生思維
想要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還應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小學生在此情境中高效學習相關知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的主要方式有二,一是教師應結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相關內(nèi)容以及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為小學生設計適宜的問題。二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最為恰當?shù)臅r機,以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方式提出相關問題,讓小學生在思考與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相關知識,而在上述過程之中,也有利于營造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從而使小學生能夠真正喜愛上語文學科。與此同時,也能夠?qū)πW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特征使得興趣成為影響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如果學生對閱讀沒有興趣,甚至厭煩閱讀,就會使能給學生帶來趣味的閱讀教材,變成學生的負擔和煎熬。俗話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遍喿x給學生帶來的不僅僅是精神享受,還是財富。但是由于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使其不僅沒有幫助到學生,反而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抵抗心理。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必須要尋找一個正確的方法,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并養(yǎng)成持久閱讀的習慣。筆者認為教師只有將閱讀貫穿于整個教學方能達到目標。具體步驟如下:首先,在進行閱讀前,教師因事先設置疑問,通過有趣的疑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刺激學生想要閱讀文章尋找答案的激情。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題目猜一猜這篇課文講的內(nèi)容是什么?這篇課文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這些問題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讓學生帶著疑惑去閱讀,效果就不言而喻。因而,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文章的中心線索,不斷進行提問,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與激情。當學生產(chǎn)生閱讀的欲望時,他們就會帶積極的情緒進行閱讀,當學生閱讀完以后,教師要趁熱打鐵,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進行全面擴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結束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遵循閱讀教學中的客觀規(guī)律,實行科學可行的教學方法,結合小學生特有的身心發(fā)展狀況,用最少的資源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效益最大化,達到課程標準中提到的預期目標,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zhì)。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常常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的閱讀興趣無法提高,因此,本文以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為研究對象進行了探討。
參考文獻
[1]姜雪芹.基于新課改的小學語文有效閱讀教學策略探究[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
[2]陳小明.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8):88-89.
[3]李慶乾,李艷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0(Z2):84-85.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滄港鎮(zhèn)新興中學 415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