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榮
摘要:在學習的各個階段,普遍存在后進生的問題。對后進生的培養(yǎng)一直是教學研究的課題之一。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過程中,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分層教育、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已經(jīng)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后進生作為教育中的弱勢群體,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其特征進行探索研究出適合其發(fā)展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教師也應該為全體學生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友好互助、共同進步的學習環(huán)境。
關鍵詞:小學語文;后進生;發(fā)現(xiàn)落后原因;制定短期目標;樹立學習榜樣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后進生通常是指學習基礎差,學習能力低,邏輯思維能力低,學習習慣差,沒有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技巧,綜合反應為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如何培養(yǎng)和轉化這類學習和思想相對落后的學生,不僅僅是班主任的任務,而且應該融入到各個學科教師的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對各科學習的興趣,尤其是在培養(yǎng)學生非常關鍵的小學階段。教師應該促進他們在小學時期就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標,以及對其健康的人格培養(yǎng)和人生方向指導。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改善后進生的轉化提出三點建議:首先,發(fā)現(xiàn)落后原因;其次,制定短期目標;最后,樹立學習榜樣。
一、發(fā)現(xiàn)落后原因,對癥下藥
教學實踐中導致后進生的原因都是有路可循的。同時,在小學階段學生學習的內容比較簡單。找出后進生落后的原因也相對比較容易。教師應該抓住后進生在小學的這個關鍵時期,引導后進生積極的跟上學習進度,掌握好基礎知識,促進后進生的成功轉化。這就要求教師針對后進生的情況要有足夠的了解和研究,并總結其落后原因,適當調整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案。
例如,在二年級下冊《找春天》本課的學習中,教師應該根據(jù)導致后進生的原因不同,學習并制定出相應的教學方案。在后進生落后的原因中普遍存在的一種是學習興趣不高。針對這一原因,教師應該在教學方式上做出相應的調整,應該結合小學時期的性格特點,豐富教學內容。同時應用多種教學形式,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同時在思想上要對后進生充滿信心,學習上給予更多的關注,有針對性,有節(jié)奏,有目的的提高后進生的學習素養(yǎng)。
二、制定短期可實現(xiàn)目標
轉化后進生是一個長期的終極目標。實現(xiàn)這個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制定一個個短期的目標。通過引導學生擊破一個個短期的目標,從而達到實現(xiàn)最終目的。短期的目標制定應該遵循具有可實現(xiàn)性的原則。這就要求目標的制定要依據(jù)后進生的實際情況、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時間等因素。目標不僅僅是針對小學語文課本上的內容,還應該包括考試技巧、答題方法、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等多個方面。學生在任何一個方面實現(xiàn)制定的目標的時候,教師應該給予及時的鼓勵或者獎勵。在學生努力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教師都應該給予精神層次和學習任務上的幫助。
例如,在課文《千人糕》中,教師首先可以在遵守課堂紀律上,給學生制定短期的目標。初期可以是在一單元的幾堂課當中,學生要認真聽講,保證上課不交頭接耳。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本單元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做一個測評。先從簡單的小目標中得到成就,然后提升對自己的信心。后進生有動力制定并完成下一個短期目標。同時,短期目標也可以是針對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首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建立在本章節(jié)最基礎的內容之上做計劃。后進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語文基礎差,所以教師不應該對其要求過高。同時也應該提醒學生,不要樂觀估計,盲目制定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內的目標。避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任何方面,教師應該對學生的每一個小進步都要進行積極的反饋。提升學生的自尊水平,從而優(yōu)化學生的自制能力,主動并持續(xù)的制定并實現(xiàn)目標。
三、樹立班級學習榜樣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極強的,因此給后進生樹立學習榜樣是一種能夠促進后進生發(fā)展的有效手段。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后進生有了可以參照的對象就能準確的明白自己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榜樣對于后進生來說是一面鏡子,是一面旗幟,是一種向上的力量,一種喚醒自己朝氣和上進心的力量。教師引導學生樹立學習榜樣時,最好能從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同齡人之間,最好是同班級里的學生作出選擇。這樣后進生隨時可以看到自己能夠效仿的對象,隨時激勵自己向其學習。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競爭意識。
例如,在課文《彩色的夢》的課堂上,后進生如果看到自己的榜樣在認真聽講,那么就會有意識的要求自己向榜樣學習。榜樣取得學習進步的時候,自己也會主動的做出努力,爭取保持同樣的進步步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課堂之上樹立榜樣,就好像在集體中確立了一個坐標。無形中給學生制造了壓力,減少后進生懶惰的思想。教師還可以開展以“榜樣的力量”為主題的班會,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引導學生參照榜樣奮發(fā)進取,學會正確的自我認知和自我提升,不斷向優(yōu)秀和卓越靠攏,力求自己成為比肩榜樣或者超越榜樣的人。在班會中也可以讓后進生說出自己的榜樣,從而無形中形成了集體監(jiān)督的壓力,促進后進生向榜樣學習。
總結,后進生的轉化是衡量教學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之一。小學階段是奠定各個學科知識基礎的階段,是學生向下一個學習階段邁進的必經(jīng)之路。但是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難免在學習方式、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上存在差異,這就是后進生存在的原因。教師必須根據(jù)后進生的不同類型,有針對性的思考轉化政策,以確保得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通.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融合[J].新西部,2017(27)
[2]趙志剛.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之淺見[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02)
云南省昭通市大關縣悅樂鎮(zhèn)沙坪村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