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夢欣
摘要:漢語語言作為人們?nèi)粘I钪幸豁椬罨镜膶W習、交流工具,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熟練地運用恰如其分的語言來進行交流、傳遞信息。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如果具備良好的口才,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妙語連珠、出口成章、詼諧幽默或者飽含深情,這些鮮明的語言特征,無疑對于開展教學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當前,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初中語文教學任務將更加突出提升學生對語文綜合應用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初中語文教師更要摒棄傳統(tǒng)的枯燥教學語言,而是要注重對教學語言的精心打磨,力求教學語言精準、凝練、形象、不失幽默與真誠。為此,本文將圍繞話題展開簡要闡述,希望能夠為廣大初中語文教師開拓一點思路。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語言 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要遵循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在此基礎之上,力求幫助學生能夠有效掌握和運用語文綜合知識的能力。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語文教師如果能夠將飽含人文情懷的情感,融入到日常教學語言當中,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語文知識,而且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之中,啟發(fā)學生的獨立思索能力、促進學生情感的發(fā)展、德育方面的教育,以及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為此,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說明,希望能夠為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語言運用上,提出一些具有參考性的建議。
1.提前設計教學語言
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進行語文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學理念,逐步成為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的重要指導思想。提升教學語言的有效性即是順應這種形勢的一項重要的教學創(chuàng)新實踐活動。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課程設計的環(huán)節(jié)時,應當結合教學的目標、教學過程及教學內(nèi)容,對課堂教學運用的教學語言進行預先設計,設計的內(nèi)容大到整體語言風格的把握,小到細節(jié)處教學語言的精妙設計。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語言的過程中,可以將教學語言與重點、難點相結合進行展開。比如在進行人教版七年級《雨的四季》一課中,在強調“春雨為大地帶來什么變化?”時,語氣是帶有非常明確的疑問色彩。通過這樣一些小細節(jié),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中的精彩片段以及體會作者對“雨”的豐富情感,在促進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幫助學生提升自我的人文素養(yǎng),從而真正提高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
2.生動提問促進教學
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對學生幾乎很少進行啟發(fā)式提問,甚至連交流的機會都十分有限,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就是單向的“教”,所以很多初中學生在學習語文這門課程時,由于得不到有效的啟發(fā),只是被強行灌輸一些難以消化、理解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了厭煩、消極情緒,最終導致學生的語文能力偏低。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越來越注重在課堂上對學生的提問環(huán)節(jié),采用生動、貼切的教學語言對學生進行提問,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和積極思考的能力。如在進行人教版八年級《藤野先生》一課教學中,語文教師可以提出“為什么魯迅先生會專為藤野先生寫這篇紀念的文章?”通過拋出開放式話題,引導學生在課文中,甚至在課堂之外查找資料來完善對這個問題的分析和解答。生動、有效的教學語言,是教師通過不斷思索,形成的有價值的啟發(fā)性思路,它摒棄了傳統(tǒng)教學中千篇一律的提問,打破了學生思維的局限,為促進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有效的影響。
3.鼓勵學生踴躍交流
學生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時刻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專注情況、對知識消化吸收的情況等。為此,在課堂上隨時讓學生保持活躍度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教學任務。初中階段的學生,思想更加活躍,情感更富有激情,他們的表達欲望也更加強烈,所以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發(fā)揮這個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之間展開交流活動。在交流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流暢、準確、凝練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并給予積極的回饋和評價,鼓勵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來。通過這種方式,初中語文課堂才能夠真正成為學生的學習“主場”。
結語: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無論在語言閱讀方面,還是在語言表達方面,都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儲備。同時,他們接納新鮮事物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都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當抓住學生多元智能發(fā)展的有利契機,在語文教學當中,充分挖掘教學語言的魅力,力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生動、幽默、適當?shù)恼Z言,能夠實現(xiàn)初中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促進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有效噢消化吸收,以及達到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做以示范和正確指導的目的。所以初中語文教師應當轉變思路,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不斷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個人修養(yǎng),從而讓自己的教學語言更加生動,更加富有魅力。
參考文獻
[1] 鄒文娟.關于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思考[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16).179.
[2]劉雙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閱讀有效性研究及策略[J].散文百家(下),2017,(7).101.doi:10.3969/j.issn.1003-6652.2017.07.099.
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廷牌中學 55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