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嫻
摘要: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不同班級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不同,英語知識學習與接受能力亦不同。從班級教育出發(fā),每個班級學生英語學習會存在差異化的情況。對于小學英語教師而言,真正立足于學生的英語學情,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努力縮學生英語學習差異,將是教師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關鍵詞:小學英語;差異教學;現狀;策略
教師面對的是不同班級學生的教學,無可避免會出現學生學習差異化的情況。教師英語教學應立足于學生英語學習與發(fā)展的實際,一方面樹立不同班級中英語學困生的學習自信心,一方面,培養(yǎng)班級英語學習優(yōu)秀學生的責任擔當等。英語教學中教師明確縮小英語班差的目標與計劃,使所帶每個班學生在教師積極的幫助引導下,提升英語綜合能力,改善班級學生英語學習差異明顯的情況,縮小班差,真正實現學生英語學習的全面進步。
一、當前小學英語差異教學的現狀
(一)教師教學方法難以突破自我局限,對學生缺少針對性教育指導
小學英語教學中由于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傳統(tǒng)、單一化,即使深知各個班級存在英語學習差異的情況,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很難針對班差情況采取應對策略、做詳細的指導計劃。受自身根深蒂固教育思想限制,教師在實際的英語教學中沒有將縮小英語班差計劃落實于實際。需要明確的是,小學階段是學生接觸英語學習的基礎期和關鍵期。學生的英語學習習慣、能力等多方面教育培養(yǎng)需要教師消耗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投入思考,以先進教育理念對其進行細化指導。在教師近乎一刀切式教育下,難免有學生不適應,以固化、不變通的教育方式應對各個班級英語教學是不可取的,會使英語學習班差呈延續(xù)性存在[1]。
(二)教師缺乏走到學生中間了解學生學情的行動意識,差異教學實施效果不理想
造成英語學習班差的情況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除了學生自身學習基礎影響,傳統(tǒng)英語課堂教學下,教師鮮少走到班級中間與學生積極交流互動,深入了解學生學情。學生與教師之間似乎一直存在著明顯的溝通交流距離,這使得教師不甚了解造成每個班級英語學習差異的原因。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即使就是有意識和行動為縮小班差做教育工作上的努力,但因為不了解學情、缺乏方向指引,使得實施縮小班差教學計劃效果不理想。
二、小學英語差異教學策略
(一)了解各個班級學情,以針對性教育方式強化學生英語學習
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明確不同班級英語學習存在差異的事實,立足縮小班差的重要教育目標,在英語課堂教學中,以英語學習狀況相近班級展開定期合作學習,使不同班級學生在有序、有效的交流學習下,縮小班差,相互促進學習。以人教版小學英語教材中“What time is it?”為例[2],本課重要教學目標在于學生能夠圍繞著時間問題展開對話練習。包括詢問“What time is it?”回答“It's(...)”具體時間幾點;這個時間我們該做什么:It's time for(...)/It's time to(...).教師可將教育關注點更多地投放在不同班級英語學困生身上,造成班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英語學困生的存在。每個班級英語學困生的學情不同,教師綜合各個班級學困生情況,施以針對性科學測驗,匯總各個班級學困生情況,方能展開針對性教育指導,縮小班差。結合本課教學內容,教師測驗中發(fā)現各個班級中學困生對本課知識掌握普遍存在這樣的問題:對于時間的英語表達方式不熟練,他們會簡單表述整點時間,但非整點時間卻沒有掌握,造成學習效果不理想。教師在教學中,從不同班級學困生英語學習現狀出發(fā),進行針對性訓練指導,鼓勵學困生結合自己生活實際展開英語對話練習。如自己每天7點起床吃飯,嘗試以英語進行語言表達“I get up at seven clock to have breakfast.”教師借助教具,將時間調節(jié)為7:15、7:30、7:45,培養(yǎng)學困生英語思維,圍繞時間“quarter”的意義、結合學生日常經驗進行針對性、反復練習,逐一攻破學習困難點,從而以學困生為突破口,縮小班差。另外,教師還可以將英語學習狀況理想的班級學生的日常英語學習狀態(tài)、學生個人英語學習心得、學習閃光點等以多媒體制作成學習參考分享視頻,在不同班級流動播放。也鼓勵其他班級學生積極向英語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交流取經,營造班級間和諧、融洽的英語合作學習氛圍。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還可以給予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調整。從而有效縮英語學習班差,達到更理想的英語教育目標。
(二)利用信息技術,應對班差問題英語復習預習兩手抓
小學英語教學中,為有效縮小英語學習班差,教師還應善用教育輔助手段。在英語教學實際工作中,積極為各個班級學生打造新型英語學習課堂,引導學生對英語學習投入了更多的時間、精力與專注度。如教師設計個性化微課,使整體英語學習相對薄弱的班級學生因微課的有效指導強化英語知識復習,拾起以往不清晰、明確的知識點,待到課堂教學中,教師進行具體英語教育指導,同時進行自主英語預習,縮小班級英語學習差距;以微課促進整體英語學習較為理想的班級學生也因教師的微課設計強化知識理解與應用,提高英語綜合能力。以微課設計做輔助,能夠弱化班差現象,實現在教師科學教育引導下,所有班級整體英語學習穩(wěn)步前行的重要目標。 以“What would you like?”為例,在微課中,教師針對班差情況,將英語復習及預習內容融入其中。學生學習過具體的食物、飲品等,可結合詢問“你想吃/喝什么?: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drink?”及回答“I'd like to()”設計微課,積極引導學生將之前學習的內容融入其中,使學生英語學習聯系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思考能力,養(yǎng)成良好英語學習習慣。微課中,教師貼心設計學習提醒,如加入班級學習內容指南,標注差異班級學習向導,如“Class 1”,提出啟發(fā)式問題,提升學生技能;“Class 2”,建立復習機制,沒節(jié)微課設計鞏固復習重點知識內容,幫助學生強化英語知識學習。微課教育使各個班級學生英語學習變被動為主動,除了教師的微課細化教育指導,從主觀意識上強化英語學習,延長英語學習時間,因而學生對英語學習也付出更多時間與精力。微課使學生對英語學習進行反思,從學生本身出發(fā)樹立學生努力學習英語意識,激發(fā)英語學習斗志,從而實現縮小英語學習差距的目標。
結語:
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明確英語班差存在客觀情況。在教學中積極突破教育固化思維限制,采取科學有效教育方式積極扭轉教育現狀,引導不同班級學生對英語學習投入更多思考,強化學生英語應用實踐,從而推動各個班級英語學習穩(wěn)步前行。
參考文獻:
[1]孫惠萍. 英語差異教學的現狀及策略研究[J]. 小學教學參考, 2019, 000(003):45-46.
[2]沈敏. 淺談小學英語課堂差異教學的策略分析[J]. 新作文:教研, 2020(5):0062-0062.
云南省昆明市盤龍區(qū)盤龍小學 云南 昆明 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