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瓊
摘? 要:本文通過一個小案例,探討學生心理受挫輔導的一些措施,引導學生要全面、正確、客觀地認識挫折,做到不恐懼、不退縮,樂于接受現(xiàn)實,及時擺脫挫折。
關鍵詞:過度保護;挫折教育;逆情商
現(xiàn)階段的家庭教育普遍面臨著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孩子自幼嬌生慣養(yǎng),成年人對孩子過度的保護,往往會造成孩子容易養(yǎng)成追求享受、依賴性強、獨立性差等弱點和缺陷。
一、案例介紹
我們班學生投票選出4個同學去參加學校“國慶”朗誦比賽,李進佳同學沒被選上,并且得票數非常低,放學路上有同學嘲笑他,回家之后他的情緒很低落。家長怕打擊孩子的積極性,給我打電話說讓我給他爭取個名額,我對家長說,這次他遇到問題你幫忙解決了,那下次呢?即使他去參加朗誦了,因各種因素導致成績不好怎么辦?那時候該怎么辦?最后我拒絕了。
二、案例分析
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現(xiàn)階段的家庭教育普遍面臨著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孩子自幼嬌生慣養(yǎng),成年人整天怕自己孩子被傷害,對孩子造成過度的保護,于是孩子提出這樣或那樣的要求,基本上都要順利滿足,這樣就造成孩子容易養(yǎng)成追求享受、依賴性強、獨立性差等弱點和缺陷。李進佳同學從小就被溺愛、嬌養(yǎng)慣了,他很清楚自己在家庭中的有著至上的地位,所以他在學校落選了便會叫家長想辦法滿足他。另一方面家長對孩子期望值太高,也就導致了家庭教育畸形,形成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三、心理輔導及措施
(一)家校合作,共同教育。我告訴家長們要認識到對包辦代替的危害。孩子在學習或生活中遭遇困難挫折時,我們不要覺得孩子受了很大的委屈,千方百計地哄他或想方設法代他解決困難,我們更應該給孩子解決困難的機會,讓他在經受挫折、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解決困難能力。在順境中長大的孩子未必就是幸運,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挫折,都是磨練孩子毅力和意志的最佳機遇。什么樣的挫折態(tài)度可能對孩子人格的形成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作為家長,我們不應錯過培養(yǎng)孩子逆情商的階段。
(二)我們應該利用個人挫折來深化教育。當一個人的自我實現(xiàn)得不到滿足時,就會有一種挫敗感。就以剛才李進佳為例,朗誦比賽沒被選上,并且票數很低很低。我找他談心,首先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告訴他怎樣才能被選上,落選的原因是什么,以后應該怎么做,這樣才能靠自己的實力被選上,而不是靠家長幫忙。一開始,他還是很叛逆,經常無緣無故地發(fā)脾氣,甚至有時會因上課舉手,沒被我叫到而鬧情緒。因此,通過這些小例子,我告訴他,這個社會是一個公平競爭的社會,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當我們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和挫折時,我們應該盡力克服它們,而不是抱怨。同時,我還進行了一堂“如何競爭?”、“失敗,怎么辦?”、“凡事要靠自己奮斗”等大討論,讓學生懂得依靠自己的力量戰(zhàn)勝困難,贏得勝利。終于,在第二學期學校舉辦的朗誦比賽被選上,并且榮獲二等獎。后來,他對我說:“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的榮譽,遠比老師給他的朗誦資格更讓他高興?!焙髞恚拇煺鄢惺苣芰χ饾u提高。
(三)以身作則,深化挫折教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榜樣的影響下,學生可以加深對挫折的理解,激發(fā)內心的進取熱情。可以仿效的榜樣有國內外著名人物戰(zhàn)勝挫折的典型事例,中國著名青年英雄的典型事例,以及他們身邊的先進事跡。其中,圍繞著身邊先進事跡,他們學起來更加接近。如我校的楊小凡同學,他自幼是孤兒,但他仍然樂觀向上,克服種種困難,勤奮學習,不辜負政府及熱心人士的期望,每個學期都被評為“三好學生”。我讓他告訴全班同學他不屈不撓的意志,頑強拼搏的精神,同學們在深有感觸之余,也感受了一次很好的挫折教育洗禮。所以,我們平時要注意尋找學校、班級同學中的勵志事跡,選擇適宜時機進行耐挫折教育。
(四)教育學生理性看待成功和失敗。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何來成功?如果一個人對成功過于執(zhí)著,那么會被失敗打得傷痕累累。愛迪生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憑著極大的毅力和耐心,他測試了1600多種材料,包括碳棒、鉑絲、釕、鉻等金屬。面對失敗,面對一些人的諷刺,愛迪生毫不退縮。經過1年多的努力,愛迪生嘗試了6000多種材料和7000多次,終于發(fā)現(xiàn)用棉線可以做燈絲。后來他并沒有滿足于這個結果,進一步實驗發(fā)現(xiàn),用鎢絲做燈絲效果更好,并且經久耐用,燈泡可以點亮的時間是前面試驗的百倍。從此,電燈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我把這個故事講給學生聽,讓他們對失敗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成功。所謂勝利者是失敗最多的人,成功是別人堅持不住的時候,你再堅持一點。愛迪生不是也經歷過無數次失敗換來了一次成功嗎?
綜上所述,如果學生在人生的道路中遇到困難和障礙,就會產生挫折,產生各種念頭。我們需要教育學生要全面、正確、客觀地認識挫折,做到不恐懼、不退縮,應該樂于接受現(xiàn)實,及時擺脫挫折?,F(xiàn)代社會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里,不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學生在學校不遭受挫折,不正確對待挫折,就會像溫室里的“花朵”,不能很好地適應這個社會。只有在學校經歷過很多挫折的學生(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掌握了應對挫折的方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適應社會。
總之,人生的旅途沒有平坦的道路,在成長的道路上,挫折是洶涌的波濤,挫折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安唤洑v風雨怎么見彩虹”,只有那些有勇氣面對挫折,不怕艱難挫折,以堅強的毅力努力拼搏的人,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更重要的是,挫折過后的成功能讓孩子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錢俊仙.陽光總在風雨后——例談學生挫折心理的成因與對策[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 2010(9):18-19.
[2]李忠,蘇穎平.當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問題與解決對策[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 2015(4):13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