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徽
摘 要:分析學生抗挫力弱的原因,從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抗挫力、巧借身邊人和事培養(yǎng)學生抗挫力、在豐富多彩的課外興趣活動中培養(yǎng)抗挫力、與家長聯(lián)手培養(yǎng)抗挫力等方面,研究學校藝術活動與挫折教育的融合。
關鍵詞:藝術活動;挫折教育;思想品德;成長;抗挫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1;G62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6-0018-01
部分孩子成長中抗挫能力欠缺的事實,已經屢見不鮮。因此,學校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挫折承受能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而學校藝術活動是陶冶情操,給人傳達正能量的舞臺,能讓挫折教育潤物無聲,孩子們在聆聽美妙音樂、學習音樂知識、鍛煉藝術技能的同時,促進自身心理健康發(fā)展,大大增強抗挫能力。
一、學生抗挫力弱的原因
通過“心語屋”和孩子、教師和家長頻繁接觸,意識到部分孩子承擔挫折的勇氣及能力越來越弱。例如,某個學生只因在校被教師批評了幾句,就一蹶不振,上課無精打采;還有一個孩子,文化課學習成績優(yōu)異,但體育成績卻位居班上倒數(shù),時??桃馓颖荏w育課,故意瞧不起體育好的孩子,暗地里覺得自己很失敗,活著沒意思;還有的學生學習成績較差,就自暴自棄,對學習失去信心、興趣。諸如此類的事情,還有很多。分析原因,有以下幾種。第一,社會因素。中國傳統(tǒng)教育與國外的教育有著顯著區(qū)別。例如,國外學校注重授之以漁,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下的學生卻是坐享漁翁之利。第二,家庭因素。如今獨生子女居多,部分家長過分溺愛使孩子性格任性,稍微受到挫折,就產生消極心理。
二、學校藝術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抗挫力的方法與途徑
(1)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在教材中,有很多在苦難中成長成才的例子,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利用好這些故事,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比如二胡演奏家阿炳、音樂大師貝多芬、好男兒宋曉波,他們雖然身有殘缺,但他們悅納自己的體殘,憑借自己堅強的意志,不畏艱難、頑強拼搏,實現(xiàn)了自己的夢想。教師要善于擺事實、講道理,讓學生明白:任何一個人,在成長成才的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困難或挫折,必須正面對待,樹立正確的抗挫折觀念。在音樂課的拓展階段,可以選擇一些勵志歌曲給孩子們聽。比如《飛得更高》《陽光總在風雨后》《男兒當自強》《我相信》和“中國好歌曲”里蘇比創(chuàng)作的《If you believe》等歌曲,孩子在遇到挫折時可以大聲地歌唱,從而走得堅強,走出精彩。
(2)巧借身邊的人和事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F(xiàn)在部分孩子極少主動思維,多感性思維,缺少理性思維。進行抗挫力教育時,如果采用口頭說教,很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要多利用現(xiàn)實生活中的、身邊發(fā)生的事情,不失時機地進行啟發(fā)教育。比如,在小鼓集體訓練過程中,把40個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有個小組因為一個孩子的鼓點沒有跟上其他幾個孩子,所以該小組沒有過關。組長很不是滋味,暗自責怪這個“害群之馬”。這時,教師可以意味深長地對她說:“作為組長,職責不僅是自己敲得好,還要帶好本小組每一位成員。對于相對落后的成員,要給予他成長的機會。有失誤之后,成員間要寬容體諒,并且期待他的進步。這一次沒有過關,說明小組內團結凝聚的力量還不夠,小組內成員互幫互助多練幾遍應該會好的。你的那種態(tài)度給本來就很內疚的同學很大的壓力,壓力太大也會影響水平發(fā)揮的?!睂τ趶男【陀刑熘溩痈杏X的孩子來說,他們的挫折教育似乎更加緊迫。體驗挫折就是對自己的失敗寬容,對團隊成員的小錯誤也要學會寬容。
(3)在豐富多彩的課外興趣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課外興趣活動是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要針對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征,確定切合實際的抗挫折教育內容和抗挫折目標。例如,在舞蹈訓練中,通過對學生的“豎向評價”和適時鼓勵,讓學生在辛苦的基本功訓練中磨煉意志。天氣好時,安排學生進行室外活動,有贏有輸,引導學生正面對待。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感到,失敗、成功其實是一對好兄弟。在藝術活動之前,教師要抓住時機,開展“如果我忘記臺詞了”“假如隊員不喜歡我”的小型討論會,讓學生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學會換位思考,這樣,就可以防患于未然。另外,還要重視環(huán)境的教育作用,讓學生不知不覺地接受挫折教育,增強學生的身心素質。
(4)與家長聯(lián)手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近年來,學生輕生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很多因素來自家庭。個別學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養(yǎng)成好強好勝的孤僻性格,稍有挫折,就可能選擇輕生。這些教訓,不得不令家長和教育者深刻反思:孩子的心靈是否太脆弱?作為家長,應該有意識地為孩子創(chuàng)設挫折情境,不能一味縱容他們,要讓孩子在困難和挫折中鍛煉成長,讓孩子學會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自己能做的事情盡量自己做。要讓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難,完成任務,克服依賴性。要多帶領他們參加各種陶冶情操的藝術活動,使他們具有健康的體魄,較強的動手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教育者如果能連同家長多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一些輕松和諧的藝術活動氛圍,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抗挫力,相信藝術活動會給孩子們注入更強的抗挫“心”能量。有能量,孩子們的未來才會走得陽光;有陽光,才會走得更健康、更堅實。
參考文獻:
[1]程利娜.論挫折教育的階段性[J].教育探索,2012(07).
[2]邊和平.挫折教育學[M].徐州: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