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婷婷
摘要:在小學語文當中,作文作為一門最具特色和最受歡迎的課程,它源于生活。生活是非常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擁有著源源不斷的寫作源泉。讓學生們體驗生活是教師的能力的體現(xiàn),這樣才能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和打開孩子們的思維。教師還應該摒棄過去追崇的“背、抄、默、套”為主的教學形式,改變以應試教育為目的教學狀況,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們。本文就如何讓學生在生活中享受“綠色作文”的快樂提出了一些觀點,希望能給教師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生活體驗;小學生;“綠色作文”
前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們應該靜下心來聽聽孩子們對于作文寫作的內(nèi)在心聲,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小學階段的孩子正在經(jīng)歷迷茫和無助:長時間待在學校導致無新鮮內(nèi)容可寫;有時想表達內(nèi)心想法,但下筆時卻困難重重;你不喜歡寫的東西通常需要測試,但你喜歡的東西不會得到令人滿意的分數(shù)。面對這樣的實際情況,教師們應該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強調(diào)生活體驗,并將生活中的元素帶入到寫作課程當中,這樣能夠確保學生們有話可說和有情可抒,讓同學們真正享受到“綠色作文”。
一、留心生活點滴,積累寫作素材
在寫作過程中,如何讓學生有話可說并表達自己的感受,最重要的就是多積累寫作的素材。教師應該讓學生在生活中多多留心,持續(xù)收獲更多的寫作素材,并靈活運用它們,讓同學們的作文內(nèi)容更加的豐富,作文的整體結(jié)構更具創(chuàng)新性,論文的主題更具特色,在鍛煉寫作的同時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讓學生享受生活中的“綠色作文”。
例如:以作文題目“這兒真美”這一教學為例,教師不要把作文課程僅僅限制在學校內(nèi),應該要對生活這第二課堂進行高效利用,讓學生參觀學校附近的景色,離開學校的時候多多觀察身邊的一點一滴,對花草樹木、房屋、旅客等等,用簡單的文字和短句記錄,在提高寫作水平的時候多多收集寫作素材。在進行課外活動時,教師留心學生們的想法和記錄,對學生進行深入的引導和引導,同學們正在體驗旅游景點生活的時候,向他們介紹寫山水作文的邏輯和方式。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依據(jù)主題“這兒真美”,根據(jù)他們自己在旅游景點中所見所聞的想法來收集素材,有效的組織語言、發(fā)散思維、寫作方法,在實際寫作過程中運用寫作技巧進行寫作練習,讓作文過程中的個人表達更加豐富多彩。教師可以根據(jù)每個層次學生的寫作情況,進一步聯(lián)系實際生活,科學安排不同層次的畫報寫作任務,讓學生在閱讀、鑒賞筆記時仔細觀察現(xiàn)實生活中的景物,積累寫作素材中的生活經(jīng)驗,確保寫作內(nèi)容時有所寫,加深對寫作能力的鍛煉,提高語文教學效果,讓同學們在生活體驗中享受到“綠色作文”。
二、實用寫作素材,表達內(nèi)心實感
隨著作文越來越貼近生活,并作為一種情感表達的形式。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體驗中學會提取和運用寫作素材,并表達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讓作文充滿生機和活力,并激活和訓練寫作思維,提高寫作水平,為進入更高的寫作階段提供支持。讓學生不僅可以享受生活中的“綠色作文”,而且寫作內(nèi)容更加豐富多彩。
例如:以作文題目“我家的小狗”這一教學為例,生活更為的豐富多彩,教師在課堂作文教學結(jié)束后,可以給學生布置觀察幼犬的任務,并在觀察幼犬外表和生活習慣的過程中獲得有效的寫作素材。學生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圖書館等方式積累有關“小狗”的作文,在閱讀過程中收集優(yōu)雅的語句和字詞,與自己在生活經(jīng)驗中收集的寫作素材相結(jié)合,創(chuàng)作有關“我的小狗”的作文,包括對收集到的關于“小狗”的文章進行改寫和延伸,從而在多元化的作文練習中充分利用寫作素材,學會表達內(nèi)心的感受。教師可以將自評、互評、師評等引入其中,讓學生在自我評價的基礎上相互評價,在修改和評論中糾正錯誤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在自我反省和相互幫助的過程中,學生要不斷提升個人的寫作能力,使作文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生機盎然。教師還可以提供有針對性的作文的指導學生通過多樣化的寫作評價,以便學生能有效地積累,提取和使用書寫材料的過程中生活經(jīng)驗,所以有內(nèi)容可寫和情感表達,這樣作文有一個不錯的生活氛圍,實現(xiàn)個性化的思維,培養(yǎng)良好的寫作品質(zhì),促進他們的個性化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更讓同學們在生活體驗中享受到“綠色作文”。
三、創(chuàng)建生活情境,激發(fā)寫作興趣
各位教師和家長都清楚,興趣是公認最好的教師,是讓小學生作文變得多姿多彩的良師。教師應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生活經(jīng)驗情況從生活經(jīng)驗的角度,這樣學生可以不斷回憶人和事在現(xiàn)實生活中,掌握寫作和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幾乎和開展有效的作文教學的學生的主導地位,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例如:以作文題目“猜猜他是誰”這一教學為例,教師在把握作文教學的要求和重點的過程中,要利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用語言表達實際生活中認識的人和知曉的事,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進行情景表演,在體現(xiàn)生活中不同角色的時候再用語言陳述事件的因果,構建良好的生活體驗情境,讓學生們體驗生活作文課堂,依托現(xiàn)實生活,最終優(yōu)異完成關于“猜猜他是誰”的作文課程。在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講述親朋好友們的故事,這必定是他們在身邊中所知曉的,通過語言描述身邊人的外貌特征,玩游戲“猜猜他是誰”的時候,互動過程中應該體驗生活情境。這個時候呢,寫作知識被教師們無形中添加到創(chuàng)建好的生活情境中,引導學生回想身邊熟知的人和事物,在體驗實際現(xiàn)實生活的時候進行關于“猜猜他是誰”的寫作技能提高;用文字來表達同學們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情,表達出身邊人外貌特征,并含有存在的人和事情,在開發(fā)學生寫作思維的同時,提高小學作為教學的水平,并讓學生在無形中享受生活中的“綠色作文”。
總結(jié):
總而言之,提高學生的作文思維和積累寫作素材的關鍵在于讓學生在生活體驗享受“綠色作文”。為豐富作文內(nèi)容,教師可以積極帶動鼓舞學生們在生活體驗中積累寫作素材,如帶領同學們參觀旅游,讓大家用簡短的句子描述身邊的事物。教師還可以引導同學們使用積累的寫作素材表達內(nèi)心真情實感,讓同學們在生活體驗中享受“綠色作文”。
參考文獻:
[1]汪正娥.讓作文充滿綠色——淺談小學生個性寫作的培養(yǎng)[J].小學生作文輔導,2020,(7):48.
[2]高慧芳.小學生"綠色作文"教學模式的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7,(10):142,144.
蘇州科技城實驗小學校 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