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夠芹
【摘要】歷史高效課堂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國歷史老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這一課題對歷史教師的教育水平提出了全新的挑戰(zhàn),也對歷史教師的課堂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文針對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建構提出相關的策略,主要從歷史課前的充分準備;重現(xiàn)歷史情境;把課堂還給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三個方面加以介紹。
【關鍵詞】初中歷史;高效課堂;建構策略
一、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推進下,伴隨著減負提質的倡導,高效課堂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學界人士關注到,成為當下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對于高中歷史教師而言,高效課堂的建構意味著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發(fā)揮最大的對學生學習的幫助作用,而最大的挑戰(zhàn)在于,對于大部分的初中學生而言,歷史學科的知識學習往往意味著死記硬背,缺乏一定的趣味性。針對這樣的問題,本文分析了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策略。
二、對現(xiàn)階段初中歷史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
(一)教師的課前準備不夠充分
因為歷史學科的教學內容較為固定,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已經形成了一定
的教學習慣,有了自己的教學模式。部分教師出于自己對教材與知識點的熟悉,往往不進行充分的課前準備。這是十分不對的,教師并不充分的課前準備會導致教師對課堂的預設不充分,對教學目標的掌握不夠明確,從而嚴重影響了在課堂教學中的控制能力,也就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不能構建歷史教學情境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钡窃诰唧w的教學過程中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教師過度關注學生的成績的提高,并不會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或其他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也并不注重對學生的相應情感激發(fā)和培養(yǎng)。這導致歷史課堂教學氛圍沉悶,學習方法單一,實際上是教師錯過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機會。
(三)沒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中的引導者,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就目前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學生在課堂中仍然比較被動,滿堂灌的教學模式,也導致學生缺乏主動探索學習的機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主動不積極,幾乎成了教師最頭痛的問題,其實問題就出在教師的教學設計本身,教師必須要轉變原有的教學觀念,放低姿態(tài),與同學們一起學習討論,不過不少的教師并不能夠認識到這一點,他們還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高高在上,與學生無互動無交流,完全沒能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對課堂教育效率的提高很不利。
三、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辦法
(一)充分的課前準備,是建構高效課堂的前提
上文提到過現(xiàn)階段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一大問題是,教師課前準備不夠充分。想要構建高效課堂,充分的課前準備是前提。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備課的時候多下功夫,能夠準確的把握教情和學情,充分了解學生,能夠抓住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注重教學過程中的取舍,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有針對性的引導。
例如,在教學“ 原始農耕生活”的時候,教師不能夠憑借自己原有的知識積累,而并不積極備課,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對相關知識理解的困難,針對容易混淆的知識點設計對比教學法,在課堂上繪制表格,讓學生進行對比記憶,這樣學生對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活習慣以及住宅,就會有比較清晰的印象,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重現(xiàn)歷史情境,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動力
在教學中,依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情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育效率不可忽視的重要選擇。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師可以還原生動深刻鮮活的歷史,讓學生在情感的滿足中,獲得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教學“ 秦統(tǒng)一中國”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的視頻,構建相應的歷史學習情境,讓同學們感受秦始皇的謀略和霸氣,通過有吸引力的環(huán)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融入其中,使學生受到感情上的沖擊,從而讓學生有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把課堂還給學生,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關鍵
把課堂還給學生,要求教師從知識的講授者變成知識的引導者。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去設計,能夠與學生融為一體,與學生在同一平臺進行交流互動。引導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提出疑問,引導學生學會通過合作探究和分析總結,自主解決問題,從而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歸納能力和認知能力。
例如,在教學“百家爭鳴局面”的時候,因為本課的知識點比較雜,且理解起來比較容易,需要深入分析的史實內容比較少,就是可以放開手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同學們更多的空間進行自主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總結和梳理,從而實現(xiàn)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和培養(yǎng),也就實現(xiàn)了高效課堂的建構。
四、結語
本文針對現(xiàn)階段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路徑,希望對歷史教師進行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啟發(fā)。相信通過各位認識老師的不斷努力,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質量將會不斷提高,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建構將會不斷的完善。初中歷史學科對學生人格的發(fā)展和素質的提高將會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宋翠遠.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初中歷史高效課堂上的運用[J]. 新校園(閱讀),2018(07):19.
[2]曾治國. 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 構建歷史高效課堂[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6):11.
[3]于倩. 論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 祖國,2018(09):244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縣民族完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