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馮霞
摘要: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中,文言文共編排了14篇,且在三年級上冊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文言文。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文言文難度并不大,多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慕?jīng)典故事,如《守株待兔》《司馬光》《精衛(wèi)填?!返?。近年來,我國逐步加強對學生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為了貫徹這一教育方針,應從小學階段開始抓好文言文教學,以從小培養(yǎng)小學生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而“如何教好文言文?文言文該學些什么?學生需學到什么程度”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師的重點探究內(nèi)容,只有明確這些方向,才能找到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統(tǒng)編教材;小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5-103
如何讓學生學好文言文,喜歡文言文呢?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也沒有明確的要求。但是,通過仔細研讀新教材,充分了解編者意圖,利用每篇課文后的助學系統(tǒng)課后題的提示和指引,并充分把握所教學生的實際學情,我認為針對小學文言文教學,可以采用以下有效策略
一、在激發(fā)興趣的基礎上學習語言
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中選入的文言文大多都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很多都是與兒童生活息息相關的內(nèi)容。比如司馬光、王戎、楊氏子以及進行辯日的兩個小兒等,還有《守株待兔》《揠苗助長》《畫蛇添足》《刻舟求劍》這些學生耳熟能詳、喜聞樂見的寓言故事。因此,教學時我們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不能死板機械,生搬硬套。尤其是切忌在指導學生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逐字逐句翻譯文言文的意思。這樣的操作,不僅破壞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和興趣,還會讓他們產(chǎn)生畏難情緒,覺得文言文學習枯燥乏味,毫無意思。對于學生來說,文言文這種全新的文體形式,新穎的語言形式,最需要的是激發(fā)其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因此,教學文言文過程中,首先應該降低難度。不能讓剛剛接觸文言文的小學生覺得這種文體“難以親近”“晦澀難懂”“高不可攀”。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建立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聯(lián)系,打通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的通道,想方設法拉近孩子和文言文之間的距離。老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特點,帶領學生運用講故事理解法、結合注釋理解法、結合插圖理解法、擴詞組詞法、情境表演法等輕松、活潑的方式來學習文言文,從而喚醒學生的閱讀期待,喚起學生對文言文的親切感和親近心,充分激發(fā)他們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和喜愛之情。
二、在充分讀背的基礎上理解掌握
語文教學非常重視朗讀,引導學生得意、得言、得法,是我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核心目標。文言文作為我們中華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其教學更應該如此。朗讀是一切學習理解的基礎,理解離不開朗讀,朗讀促進理解。文言文這種文體語言簡練、思想深深,卻又意蘊悠長,最適合朗讀。因此,在誦讀中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發(fā)展語言是文言文學習的根本。教學時,我們應讓學生先學會正確的朗讀方法,誦讀的過程不僅要讀準字音、節(jié)奏、語調(diào)、重音,做到字正腔圓,還要讀出文章的情感、韻味、氣勢、神態(tài),力爭做到準確、流利,文從字順,斷句合理,逐步掌握文言文的節(jié)奏和韻味,為之后讀懂文言文打下堅實的基礎。接著,在教學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默讀、大聲朗讀、對比讀、齊聲讀等多種朗讀方式,以讀促講,以悟促讀,熟讀成誦,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更加深入地感受文言,培養(yǎng)語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從而達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目的。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緊握住“扎扎實實誦讀”這把“金鑰匙”,帶領學生行走在正確朗讀、反復誦讀、深入研讀的教學之路上,學生就一定會興味盎然地打開學習文言文的神奇之門。
三、在積累語言的基礎上有度拓展
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中選編的文言文只是我國文言文的滄海一粟,目的是為了把學生的目光吸引到我國燦爛文化的廣闊寶庫中來。因此,引導學生學習完課本上的課文外,我們還可以采用“1+X拓展閱讀”的方法,以拓寬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積累。如三年級學完《司馬光》,給學生推薦閱讀《曹沖稱象》;四年級學完《精衛(wèi)填?!?,就給學生拓展《夸父追日》;五年學完《古人談讀書》,就帶領學生賞讀《與友人書》;六年級學完《伯牙鼓琴》,就引領學生走進《管鮑之友》……除此之外,還可以適當?shù)亟o學生推薦《列子·湯問》《山海經(jīng)》《世說新語》《論語》《孟子》等文言文經(jīng)典著作,把知識從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把學生引向更加廣闊的文言文學習天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語文教師如若要進行拓展,切記一定要有度,因為作為小學階段學習文言文的起步階段,雖然可以采用一篇帶多篇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我們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拿捏好分寸,切不可走入任務目標太大,貪多嚼不爛的誤區(qū)。
總之,小學語文統(tǒng)編教材的文言文教學是一個全新的話題,我們作為學生學習的參與者、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準確把握文言文的教學定位,積極思考,大膽實踐,努力尋找適合學生年齡特點、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有助于增強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有效策略,以全面培養(yǎng)學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和認同感為己任,使學生受到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和滋養(yǎng),讓祖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在學生的心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參考文獻
[1]王慧.小學文言文教學策略初探[J].好家長,2018(68):232.
[2]王沛穎.讓文言文走近學生——小學文言文教法初探[J].新課程(上),2013(4):125.
[3]陳賢.小學文言文教學方法初探[J].教育文匯,2018(7):32-33.
[4]盧國強.淺談提高文言文課堂教學效率之策略[J].吉林教育,2017(38):67.
浙江省寧波慈溪市庵東鎮(zhèn)東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