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
【摘? ? 要】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積月累的學習中長期積累和沉淀逐漸形成的。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同時,應該注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本文分析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相關方法,以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小學素養(yǎng)? 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131
現在的教學活動越來越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不僅反映了社會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新訴求,也體現了時代對當今學生的高要求,要求學校培養(yǎng)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實的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審美情趣的時代新人。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加強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才能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讓數學真正滲透進生活中。
一、當前數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應試化教學,數學課套用模板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數學教學越來越模式化、套路化。作為在高考中占比較大的科目之一,很多家長和教師總是想著從娃娃抓起,灌輸緊張思想。學生在日常的學習中,按照教師規(guī)劃的學習套路學習、練題,在龐雜的題海戰(zhàn)術中浮沉。教師的教學工作也是一切從考綱出發(fā),要考什么就教什么,不思考學生的接受程度和知識的連貫性,一切向分數看齊,只要班級平均分上去了,教學成果就是成功的。
(二)學“死知識”,學生思維得不到鍛煉
大多數學生都習慣了教師的“灌輸式”教學。每次上課都像嗷嗷待哺的雛鳥,等著教師把知識裝進他們腦子里。大多數人學習的依據就是考試要不要考,教師講的就是要學的,課堂之外的就是不考試、不用學的。抱著這種心態(tài)來學習泯滅了小學生愛問的天性。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習慣,不會自己去思考,因此數學學習思維就有所欠缺,數學學習要求的核心素養(yǎng)就有所缺失。要在教學過程中鍛煉到學生的思維,就應該讓學生自主思考,由“師本位”轉換為“生本位”。
(三)繁重的作業(yè)和上不完的補習班,泯滅了孩子的天性
現在社會的激烈競爭導致很多孩子從小學開始就戴上了厚重的枷鎖。每天應付學校里面寫不完的作業(yè)和考不完的試,周末又在各個補習班之間輾轉流連,已經分不出更多的精力來進行自主學習。大部分孩子被訓練的像是個學習機器,連自身的情緒都不由自己控制的時候,學科素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這種縹緲的定義在他們的培養(yǎng)過程中更沒有話語權。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策略
(一)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增強學生和小學數學知識的聯(lián)系
數學來源于生活,也將服務于生活。一切數學問題的情境都不是憑空捏造的,應該是來自于真實生活。教師在上課過程中,要多多聯(lián)系生活,把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和教學巧妙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悟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而且把數學和生活有效結合可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讓數學真正在學生腦海中“活”起來,不再是一堆死板的符號;也可以幫助學生打開數學思維的大門,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觀點,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用,利用自己在數學課堂上的所學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數學學科素養(yǎng)更加考驗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學生應該及時培養(yǎng)應用數學的思維解決各種數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課前備課時可以將整節(jié)課程創(chuàng)設在一個情境中,把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在同一個情境中發(fā)生。零零散散、情境不一的問題很容易讓學生明白所有的題目創(chuàng)設都是讓他們做題的“圈套”,就不愿意解答,疲于應對。但是同一情境中的不同問題則很容易讓人深陷其中,更有利于吸引學生的興趣,既可以促進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背景的了解,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也可以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提高課堂互動的趣味性。
(三)鍛煉學生的數學創(chuàng)新思維
數學是一門考驗思維的學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應該對數學不斷探索,逐漸形成數學思維意識,不能一味依靠參考答案。通往羅馬的路不止一條,很多的題型也有多種解法,教師在平時做題過程中不要給學生的思維設限制,不要告訴學生所謂的最簡解法、簡便方法,而是應該鼓勵學生自己實踐,探索更多可能。在平時布置作業(yè)時,也不要因為思考題較難就直接掠過,要多多鼓勵學生動腦,舉一反三,有效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自主動腦來解決一些數學問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大限度的開發(fā)。
(四)讓學生了解知識產生的過程,提升學生推理能力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會發(fā)現,不論一個知識點講得多么詳細和認真,都會有學生不了解、不明白。這其實是因為學生在日常的學習活動中只顧記憶最后的結論而忽略了其“所以然”。未掌握知識點的形成過程,就算明白了結論,在實際應用中也不會使用。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推理能力,幫助學生明白知識產生的過程,明白每個結論都從何而來。在教授新課時,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引導學生自己推理,不再一味灌輸新知識,而是針對新的知識點提出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完成新舊知識點之間的銜接,讓學生親自感受知識產生的過程。當學生掌握該結論后立刻舉一反三,應用到實際問題中練手,加強鞏固知識點。在探索推理知識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提升。
(五)轉變教學方式,讓學生來做課堂的主角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教師通常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全程處于被迫接受知識點的狀態(tài),課堂上沒有活力,麻木不堪,只知道死板地記筆記、做練習,不會自己動腦過多的思考。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適當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來做課堂主角??梢圆捎谩靶±蠋煛钡男问阶寣W生來給同學們講題,讓學生來思考應該怎樣講解同學們才能明白。在試講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把知識點過一遍,增強自己對知識的理解,以此達到學生對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促進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三、結束語
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信息時代下為了應對時代挑戰(zhàn)對學生和教提出的較高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及時改進教學方式,不斷努力,幫助學生提高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其更優(yōu)秀的能力,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和思維能力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也應該積極配合教師的工作,努力提升自己,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志仁.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思考與探究[J].學周刊,2021(12):31-32.
[2]徐冬梅.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J].讀寫算,2021(05):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