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會玲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學語文日常教學的真情實況,從“聯系日常生活,加強學生情感教育”“引入情境教學,培養(yǎng)學生愛國精神”“豐富讀寫教學,提升學生環(huán)保意識”三個基本點出發(fā),對如何有效加強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德育進行了分析和探究,進而有效加強小學生們的道德素養(yǎng),以便充分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和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情感教育;愛國精神;環(huán)保意識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開展,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育中越來越注重“育人”版塊的重要性,對此也就需要著教師能夠及時加強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進而既要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同時還要幫助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除此之外,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德育教學的時候也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要充分喚醒學生們善良的心靈,從而引導學生逐漸走向正途。然而在過去的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們過于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忽略了課本背后隱藏的更深層的育人內容,進而很難真正做到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教師們就要有意識地去挖掘課本中潛藏的德育內容,要帶領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最終有效提升學生們的道德水準,以及不斷健全學生們的人格發(fā)展。本文結合大量的實踐教學經歷,對語文學科中融合德育教學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希望可以充分促進當前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改革。
一、聯系日常生活,加強學生情感教育
小學語文教師們要善于在開展德育教學的過程中聯系學生們所熟悉的現實生活,進而有效加強對學生們的情感教育。學生們在現實生活與周邊人與物之間有著各種各樣的情感聯系,而學生是否又能夠很好地處理彼此間的關系呢?對此,教師在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就要逐漸強化學生們的情感內心,要讓學生的心理逐漸變得堅強,引導學生敢于直面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從而使得學生們由內到外變成一個無比“鋒利”的人。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篇文章的知識點時,本篇文章是一篇寫景散文,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首先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出幾張梧桐樹的葉子,然后詢問學生“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葉子嗎?你來觀察一下這些葉子的形狀,你能說出這些葉子像什么嗎?”然后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回答。然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閱讀文章,并且引導學生來想象一下,假如將整條水泥路上鋪滿這樣的葉子會是什么樣呢?進而引發(fā)學生的共鳴,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來描述一下自己對樹葉的印象,進而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想象力。
二、引入情境教學,培養(yǎng)學生愛國精神
情境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去體驗什么是德育,進而對培養(yǎng)學生們的愛國精神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尚未發(fā)展完善,因此通過情境教學調動學生多個感官來體悟知識則更加能夠加深學生們的知識印象,此時小學語文在介紹課文的愛國精神時,就可以去主動地營造一種愛國的環(huán)境氛圍,充分激發(fā)學生們隱藏在潛意識的愛國情感,最終既加強了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們對祖國母親深深的愛。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文章的知識點時,本篇文章是一篇關于周恩來的文章,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學習深入體會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首先讓學生去自主的閱讀文章,并且當學生對文章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之后讓學生對其中部分情節(jié)中的人物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置身于教學情境中,進而使學生可以深入角色的內心和角度更加真實的感受人物當時的感受,此時教師便可以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我們?yōu)槭裁匆x書?”然后引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觀點,并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精神。
三、豐富讀寫教學,提升學生環(huán)保意識
閱讀和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中最重要的兩項教學,對此教師就要在教學過程中合理滲透德育教學,進而逐漸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們的環(huán)保意識。閱讀的過程是學生們增長見識的機會,對此學生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就可以有意識去關注大自然與生活、大自然與人類間的關系,并從中逐漸去感悟出一些道理;與此同時,學生們在寫作的過程中便可以嘗試去自然地抒發(fā)這些情感,如此一來既豐富了學生們的生活經歷,也有效加強了學生們愛護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可謂是一舉兩得。
例如,任課教師在教學《大自然的聲音》這篇文章的知識點時,本篇文章是一篇關于大自然的文章,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帶領學生去閱讀文章、品析文章的語言,還可以引導學生去將自己平時聽到的大自然的聲音用文字描寫出來,然后學生再對學生進行一定的點評,同時注入適當的環(huán)保教育,進而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的同時,加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一舉多得。
總而言之,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育應該更加包羅萬象,對此教師們一方面要能夠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和內容吸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則要去逐漸幫助學生掌握適合他們發(fā)展的學習方法和技能,從而促使學生自覺主動去挖掘課文的核心本質,感悟課文中的人生百態(tài),體悟課文中的真情實感,最終大大加強學生們的認知體驗。
參考文獻:
[1]蘇清珍. 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方法探究[J]. 文理導航, 2020(15):52-53.
[2]鄭茜.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思路及意義探究[J]. 讀天下(綜合), 2020, 000(002):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