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溪
【摘要】閱讀技能作為大學英語學習首要掌握的技能,在如今全球化發(fā)展進程不斷加快的時代顯得愈發(fā)重要。如果中國大學生能夠高效地閱讀和理解英文文獻,不管將來是繼續(xù)深造學習,還是工作都大有益處。很多大學生反映學了很多年英語還是很難讀懂一篇英文文獻,有時每個單詞都認識但還是讀不懂文章。本文介紹了外語學習中常用的閱讀策略,并闡述了如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CALLA策略融合教學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策略融合式教學;閱讀策略;英語閱讀
一、引言
在大學英語學習中,閱讀不僅是獲取知識和信息最主要的途徑,也是大學生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在英語學習中,能夠高效的閱讀英文文獻可以幫助當下的大學生了解和學習國內(nèi)外先進的學科知識。隨著社會進步和全球化進程推進,英語也在不斷地更新,大學英語教師應該注重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高效使用學習策略,并培養(yǎng)其辯證思考的能力。但是,我國很多大學英語老師仍然把重點和精力放在語言知識層面的灌輸,而非學生學習能力和策略使用的培養(yǎng)。本文介紹了外語學習中常用的閱讀策略,同時探討了如何將策略融合式教學與CALLA認知語言教學模式結(jié)合進行閱讀策略教學。
二、 英語閱讀及策略
1. 英語閱讀。Goodman1在有關外語閱讀教學的研究中提出心理語言猜謎 (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 這一說法,他認為在閱讀中讀者會經(jīng)歷語言及心理兩個過程。讀者在閱讀中不僅會用到語言知識,在他們通過不同的思維活動及策略篩選有用的語言信息時,他們大腦中關于閱讀主題的背景知識也會被激活。Smith將外語閱讀描述為減少不確定性的過程,他認為讀者在閱讀一篇文章時不僅受到文章本身的限制,同樣讀者自身的背景知識也會影響他們的理解。也就是說,閱讀是一個在新知識輸入同時又結(jié)合舊知識對其不斷完善和加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讀者會同時利用語言知識和背景知識選擇出有效的閱讀策略來更好的理解文章。一些西方語言學家認為閱讀最高的目標就是對意義的理解,也是讀者與作者和文章間思想的交流。在本文中,英語閱讀是指讀者與作者和文章積極互動的思維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讀者會利用現(xiàn)有的知識、信息和不同的閱讀理解策略來幫助理解文章。
2. 閱讀策略定義。通過本文對英語閱讀的定義可以知道,外語閱讀策略是讀者實現(xiàn)高效閱讀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Oxford4從認知心理學角度將學習策略定義為學習者用來提高學習效率的技巧、活動及學習方法。Block指出閱讀策略包括讀者如何解構閱讀任務,如何處理從文章中獲得的提示,如何弄清所讀內(nèi)容以及在遇到不理解的內(nèi)容時會采取什么措施。Barnett 將閱讀策略定義為讀者在有意識有目的的閱讀和理解文章中所涉及的心理過程。在本文中,英語閱讀策略是指讀者用來提高閱讀效率所涉及的方法,包括讀者在閱讀中有意識的自我監(jiān)測以及在閱讀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技巧。
3. 常用的閱讀策略及分類。目前國際上關于閱讀策略分類最常被提及的是O'Malley and Chamot 的分類,他們將閱讀策略分為三類:認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元認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以及情感社會策略(Social/Affective strategies)。認知策略是指讀者在閱讀中用來建構對文章意思的理解所需要的步驟以及技巧,涉及直接分析,轉(zhuǎn)化知識,信息整合。常見的閱讀認知策略包括:預測(Prediction),利用背景知識(Using prior knowledge),找文章段落的邏輯(Using cohesive ties),自我糾正(Self-correcting),重讀(Rereading),選擇性閱讀(Selectively reading),調(diào)整閱讀速度(Changing speed),快速獲取文章主旨(Getting ideas quickly),文章內(nèi)容圖示化(Imaging),標注分類(Highlighting /Grouping),筆記(Note-Taking)等。元認知策略是指讀者在閱讀過程中計劃(Planing),控制(Managing),監(jiān)測(Monitoring)和評估(Evaluating)閱讀進程的活動。讀者在閱讀中可以利用元認知策略來規(guī)劃、管理及監(jiān)測對認知策略的使用,從而提升閱讀效率。情感社會策略是指學習者通過調(diào)整心態(tài)降低閱讀中帶來的焦慮和挫敗感,同時鼓勵學習者互相合作鼓勵的策略。
三、融合式閱讀策略教學
1. 策略教學方法。目前西方關于策略教學的研究也列舉了許多教學方法,但是由于中西方教育體制的差異,許多并不適用于中國的大學英語教育。在多種策略教學的方法中,策略融合式教學不僅融合了西方先進的外語教學理念,同時也適用于中國大學的教育環(huán)境。策略融合式教學是指在外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將策略的教學融入正常語言課程的教學中, 根據(jù)不同語言技能課程(聽說讀寫)等,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并使用不同的學習策略。策略融合式教學是以學生為教學中心,老師作為輔助,老師需要通過直接解釋或者間接引導的方式將策略教學融入課程中,學生在完成各項學習任務的同時培養(yǎng)自己的學習策略。指出,策略融合式教學給教師提供發(fā)揮的空間,教師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優(yōu)勢選擇如何制定策略教學,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各項常規(guī)課程(聽說讀寫)中針對特定策略進行強化教學。
2. 學習策略教學目標。教師在外語學習策略教學設計時需要考慮以下三個目標:
(1)明確的指導,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什么時候以及如何利用英語學習策略提升自己的學習。
(2)引導學生探索合適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式,同時鼓勵他們有意識的管理課后語言學習。
(3)提供機會讓學習者自主選擇合適的學習策略而不是由教師本人教給學生。
3. CALLA策略教學模式。CALLA(Cognitive Academic Language Approach)是O'Malley and Chamot (1990)[7]提出的一種較為有效的策略融合式教學模式,分為五步:介紹(Introduction),演示(Presentation), 練習Practice,自我評估(Evaluation)以及擴展(Expansion)。 CALLA教學模式使得教師可以將策略教學融入具體的學習任務,并且可以明確的給學生介紹完成相應任務所需要用到的學習策略,同時學生能夠自主的選擇和運用合適的策略。
CALLA模式閱讀策略教學課堂通常分為五步(本文以推測法Guessing Meaning教學為例)。
(1) 準備:提高學習者閱讀策略意識。在這一階段,教師首先可以告訴學生他們將要學習一個閱讀策略來幫他們提高閱讀能力;然后教師給出一篇文章,讓學生閱讀文章的第一段,并且要求學生找到不會的單詞并且猜測這些詞的意思。之后要求學生解釋自己是如何猜測詞義的。最后,教師告訴學生,當他們在猜測的時候其實用到了一個閱讀策略叫推測法。
(2) 演示:解釋及演示必要的新的內(nèi)容和學習策略。在這一步,教師需要進一步解釋推測法的意義、涉及的具體相關策略(如:前后綴猜詞法、上下文猜詞、新舊知識聯(lián)系等)及具體的使用方法。解釋過定義以后,教師可以親自向?qū)W生示范第一段教師會怎么用推測法做閱讀,并且邊做邊將自己的想法大聲說出來。
(3) 練習:教師設計各種任務,以此加強學生對新知識的印象。在這一步,教師帶著學生一起讀第二段文章,指定一個生詞讓學生用剛才解釋的方法,跟著自己的引導,使用剛才學習的策略。然后教師要求學生用這些策略完成接下來的文章,并且記錄下自己用到的策略。最后,教師讓學生兩人一組互相分享自己是如何運用策略閱讀的。
(4) 自我評估:學生以小組形式自我評估。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以下步驟:①列出他們所用來幫助自己猜測生詞的線索的方法;② 檢測這些方法對他們的閱讀有沒有幫助;③思考他們是否能夠在下一次閱讀中自己使用這些策略;④ 教師給出積極正向反饋并且對學生的參與給予肯定。
(5) 擴展:課后練習鞏固。教師鼓勵學生課后用教材上的其他文章練習課上所學的策略,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文章進行練習。
四、結(jié)語
國外許多關于策略融合式外語閱讀教學的研究都證明,在語言教學中融合閱讀策略的教學對于學習者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是有明顯成果的,但國內(nèi)相關研究還比較少,同時國內(nèi)大學英語教學對于策略教學的重視也不夠,希望通過本文的介紹,可以給大學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一些啟發(fā)。
參考文獻:
[1]Goodman K S.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J]. Journal of the Reading Specialist, 1967(4):126-135.
[2]Smith F. Understanding reading. 1st ed. Hillsdale[M]. N J: L? Erlbaum Associates, 1971.
[3]Nuttall C.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M]. London: Heinemann Educational, 1982.
[4]Oxford R L.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 Heinle & Heinle, Boston, Mass, 1990.
[5]Block E. The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readers[J]. TESOL Quarterly, 1986(3):463-494.
[6]O'Malley J M. and Chamot A U.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7]岑海兵,郝進仕.基于策略培訓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2):44-46.
[8]Cohen A. 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 London: Longman,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