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勝蓮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發(fā)展、與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結合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有優(yōu)勢。通過對故事的利用,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提出在語文教學中以故事提高小學生識字能力、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結合;故事教學法;閱讀能力;識字能力;寫作能力
在現代語文教學中,雖然學校和教師能夠認識到語文教學的重要性,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率對小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它不僅能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表達能力,更加和諧地與世界相處,還能使之養(yǎng)成良好的讀寫習慣。本文中,我結合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談一談結合故事教學法的理解和認識。
一、結合故事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文學習的基礎階段,也是由聽說向讀寫轉變的重要時期。倘若我們能在這一階段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分析能力,那么,他們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勢必會受益匪淺。因此,語文教師不妨借助故事的獨特魅力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1)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們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好,使學生對語文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那么,如何才能在教學中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組織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并在班級中開展過“《三國演義》大家談”的專題交流活動。為了得到教師或其他同學的認可,也為了將自身的才華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出來,學生勢必會不遺余力地搜尋《三國演義》里面的人物故事,并將他們用最為合適的方式展現出來。通過諸如此類的活動,我們不僅能使學生在交流與分享中學會多角度看待問題,還能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能力,從而真正愛上閱讀。
(2)在鮮明人物形象分析中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每一篇精彩故事中都有鮮明、生動而立體的人物形象。通過分析這些人物形象,學生不僅能對故事內容有更深層次的了解,還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間的真情實感。比如,在閱讀《軍神》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通過人物的對話來感知沃克醫(yī)生和劉伯承的人物形象。讓我們先來看看沃克醫(yī)生這個人物形象:第一處:他頭也不抬,冷冷地問:“你叫什么名字?”第二處:沃克醫(yī)生的目光柔和下來,他吩咐護士:“準備手術?!钡谌帲何挚酸t(yī)生的臉上浮出慈祥的神情?!f:“告訴我,你的真名叫什么?”在這三句話中,作者刻畫了沃克醫(yī)生的一系列變化,從“冷冷地問”到“目光柔和下來”,再到“臉上浮現出慈祥的神情”等語言描寫和神態(tài)描寫,我們能感受到他對劉伯承從冷漠到贊許、欽佩的心理變化。我們再來看看劉伯承的人物形象:病人平靜地回答:“沃克醫(yī)生,眼睛離腦子太近,我擔心施行麻醉會影響腦神經。而我,今后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感受到劉伯承是一個有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念人。經過對人物形象的深入分析,學生不僅能對故事主題及作者的創(chuàng)作情感有更深層次的認識與理解,還能在對內容、人物等的分析中提升概括、提煉能力。
二、結合故事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識字和寫字是學習語文學科以及其他學科的基礎,是提升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必備技能。而且在“教學建議”中也提出:“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雖然學生進入小學后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已經具備了基本的識字能力,也有不少學生能夠憑借字典等工具書查找字詞,然而,這并不意味著識字教學的結束,反而意味著一個新階段的開啟。要想讓學生在識字時生成情感認知,我們不妨將結合小故事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之從故事中領略文字的魅力,還能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從而高效地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故事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使之能夠在與周邊伙伴的團結互助中對文字及其背后的意義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
三、結合故事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寫作向來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卻令多數小學語文教師深感無力。然而,通過一系列摸索,我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上取得了頗為有效的成果。為了響應素質教育、核心素養(yǎng)培育等教育改革理念,也為了更好地契合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及天性,我也將故事教學法引入了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我在學生寫作欲望的激發(fā)及其課堂教學主體地位的維護上下了一番功夫。比如,在教學部編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習作“他 (陶醉、傷心、生氣……)了”時,我讓學生嘗試用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描寫方法來描寫自己的好友或親人,然后鼓勵他們將這些只言片語串聯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寫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人物形象,他們非常開心。通過諸如此類的教學形式,很多學生對語文寫作的莫名敵意消失了,還有不少學生在這種熱鬧、精彩的氛圍中漸漸喜歡上了寫作這種表達方式。其實,對于優(yōu)秀文章,修辭手法的成功運用不過是滄海一粟。除此之外,真摯的情感、科學合理的結構、生動立體的人物形象以及詳略得當的敘事技巧都是一篇好文章的要素。因此,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我們不妨用精彩的故事引導學生的寫作思路,使之能夠找到寫好文章的訣竅。比如,為了讓學生在寫作中更好地謀篇布局,筆者對他們提出了“鳳頭、豬肚、豹尾”的要求,這樣他們就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直入主題,避免跑題,還能將自己要表達的內容層次清晰、條理分明地寫出來,完成文章寫作。在此過程中,我們務必要清楚地認識到:這些創(chuàng)作手法以及創(chuàng)作技巧雖然能使學生寫得更加流暢,但這只是文章外在形式的“酷炫”,更不可忽略的是內在情感的抒發(fā)。就一篇文章來說,情感才是其靈魂和核心。因此,為了讓學生將自身情感融入寫作中,我經常讓學生選取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故事做“小練筆”,這樣不僅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使之最大程度地把自己的愛、惡、喜、憎等情緒融入寫作中,最終收獲“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的效果。
總體來說,小學生來說,結合故事教學法不僅能以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滿足他們的好奇心,還能使之對語文教學產生更加強烈的好感。因此,故事教學法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