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毅
摘 要:針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存在課堂氣氛沉悶、禁錮學生思維等弊端,提出優(yōu)化課堂——建設生成性課堂的嘗試,通過突出學生主體、探索教學方法及尊重學生認知等方面進行教學實踐與反思,努力構建靈活性、開放性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生成性課堂;教學情境;拋錨式分層次教學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毙抡n程所倡導的生成性教學理念,恰恰能滿足學生的這種需要,它強調(diào)教學的過程性,突出教學的個性化建構,追求學生的生命成長,是一種開放、互動、多元的教學形式,促進人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使學生學會學習、生存和做人。由此可見,生成性課堂教學必將是思想政治課堂最美的花朵。
一、審視課堂現(xiàn)狀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片面強調(diào)教師怎樣做,教學的過程就是執(zhí)行教案的過程。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期望的是學生盡快按照自己的設想做出回答,單一的模式和方法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得課堂氛圍沉悶、乏味,學生無法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所在。令人可喜的是,隨著新課改的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重視課堂生成,注意協(xié)調(diào)預設與生成的關系,然而從筆者自身實踐來說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其一,預設過度,禁錮思維;其二,預設不足,制約生成。
二、優(yōu)化課堂——建設生成性課堂嘗試
1.突出學生主體參與——在體驗踐行中生成
“我聽過,我忘記;我看過,我記得;我做過,我學會?!闭n程改革要求改變學生單一、被動地聽受,讓學生更多地通過自己的活動和實踐來獲取知識、得到發(fā)展。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也應通過設計恰當?shù)慕虒W情境和教學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參與體驗。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首先,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化難為易。推進教學“生活化”是教學的內(nèi)在要求,課本知識具有高度抽象性,教師若一味從理論到理論,既不符合認知特點,又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接受,進而失去學習興趣。故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時,要盡量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如教學“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一框時,根據(jù)肉蛋價格的變化導入新課,思考:“為什么近期豬肉價格大幅度上漲?”使學生可以憑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入境釋疑,激活思維。其次,創(chuàng)設思辨化情境,思維碰撞。情境的設置不能為形式而形式,而是為促使學生自主探究知識,這就要求教師注意情境的思辨性,注意利用課本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之間的差異使學生認知失衡,產(chǎn)生探索的欲望與動力。如在講授“價格”時,可先給學生拋出包袱:“人們常說‘物以稀為貴,從經(jīng)濟學角度看這個說法對嗎?”這個問題情境借助生活中人們存在的誤解給學生制造了思維上的困惑,激發(fā)學生探索答案的欲望。
(2)組織學生活動
如教學“投資方式的選擇”一框時,擬定以“我的財產(chǎn)我做主——投資方式選擇”為主題的活動。
A.分組調(diào)查,落實行動。首先,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投資方式,分為股票組、債券組、商業(yè)保險組,并分配任務給每組學生。其次,各組學生分頭收集資料,教師鼓勵學生到證券公司、保險公司實地采訪。
B.交流成果,感悟知識。調(diào)查結束后,每組推選1名代表,分別是債券投資專家、證券交易所經(jīng)理、保險推銷員,要求他們整理組員準備的材料并發(fā)言,發(fā)言過程輔助自己制作的課件,并寫出以“我的理財方案”為題的調(diào)查報告。
2.運用拋錨式分層次教學——在探索研究中生成
問題是探究式教學實踐成功與否的關鍵,而提出的問題一定要有深度和廣度,既有開放性和實踐性,又有思維的空間和探究價值。如教學“經(jīng)濟生活”中的“收入分配與社會公平”一框時,提出“①收入分配不公平會帶來什么結果?②收入分配公平就是社會成員的收入完全相等,就是平均分配嗎?③個人收入如何分配才能公平、合理呢?效率原則是否會背離共同富裕?分配公平是否會導致平均主義?”這樣的問題學生必須通過搜集、整理相關資料,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才會生成對問題的理解和認識;同時通過這些問題的探究,也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我國分配政策、原則的理解。
3.尊重學生認知——在質疑中生成
生成課堂應鼓勵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鼓勵學生對教材的質疑和對教師的超越,贊賞學生獨特的理解與表達,肯定學生對問題的深度思考。如教學“量變與質變”中“事物的發(fā)展就是這樣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的質變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時,學生對此提出,“新的質變與第一個質變有什么關系?到底哪一個可以使事物發(fā)生變化,這兩個質變矛盾嗎?”由學生的提問又生成出“局部質變、部分質變”的知識,使學生在質疑的探究過程中得到滿意的答案。
三、反思課堂——生成性課堂對教師的挑戰(zhàn)
處于信息化時代的學生總是掌握著大量的信息,生成性教學又把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有時會生成一個教師聞所未聞的知識。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高個人理論、專業(yè)及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教學智慧。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是教師在圍繞學生發(fā)展身心設計的基礎上充分運用自己的教學智慧,保持課堂的深度靈活性、開放性,讓自己融入課堂與學生一道共同生成課堂?!皢柷堑们迦缭S,為有源頭活水來?!弊屔蛇@一源頭活水為思想政治課教學注入勃勃的生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