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惠婷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初中學校教育越來越關注學生個人的心理狀況以及在成長過程中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生命教育的宗旨是以人為本,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生物教學普遍加入了生命教育這一重要課題,通過生命教育能夠使初中生群體更加透徹地理解生命的意義,學會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本文通過分析當前我國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進一步促進生命教育發(fā)展的幾點策略。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育;生命教育
西方不良思潮的侵入、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當代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頻發(fā),甚至存在部分學生群體對自己的身體不加以愛惜的現(xiàn)象。生命教育通過剖析生命的孕育發(fā)展過程,意在指導青少年學會感恩生命、珍惜當前的生活,從而進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質,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然而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生命教育存在教師群體重視程度不夠高、教學內容與方式較為傳統(tǒng)等弊端,如何進一步提高生命教學效果成為當前我國素質教育的重點問題。
一、開展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開展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課程是社會環(huán)境變化的要求
由于科技的進步,計算機設備已經(jīng)成為了家家戶戶必備的生活電器物品,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來臨使得青少年群體較早地接觸到了網(wǎng)絡信息,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其視野,然而由于初中生心理發(fā)育尚未成熟,無法正確分辨良莠不齊的網(wǎng)絡信息,容易被不良信息引導做出錯誤的行為,加劇了部分意志不堅定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xiàn)。開展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有利于幫助學生明辨是非,指導學生自覺摒棄網(wǎng)絡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啟發(fā)青少年關注自身生命、積極創(chuàng)造生命的價值。
(二)開展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課程順應教育發(fā)展改革的必然趨勢
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限制了學生群體的全面發(fā)展,學校對考試成績的過度重視將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個“考試機器”,然而學習成績只是考量學生一個階段學習效果的評價指標,并不能決定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方向。隨著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戰(zhàn)略的實施,教育領域的改革力度進一步加大,實施生命教育是促進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有利于提升教育改革效果,實現(xiàn)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改革目標。
(三)開展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課程有利于培養(yǎng)青少年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
處于初中時期的青少年具有性格叛逆的特點,然而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內容、形式較為單一,對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發(fā)育關注度較低,導致部分學生在面對挫折與誘惑時缺乏堅定的信念,容易誤入歧途。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增加生命教育的內容有助于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生命的存在意義,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tài),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鼓勵學生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xiàn)個人價值。
二、當前我國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初中生物教師片面注重學生考試成績,忽視生命教育的推廣
由于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教師群體更加注重生物理論基礎知識相關內容教學,初中階段是學生群體學習成長的關鍵時期,其綜合成績水平直接影響初中生升學問題,針對當前高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的教育現(xiàn)狀,為了搶占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初中教師不斷壓縮生物等副科教學時間,其中生命教育更加不受到教師群體的重視。另一方面,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成績水平,初中學校不斷向各學科教師施加壓力、下達升學指標,無形之中造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重視成績的心態(tài),而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與個人成長問題。
(二)初中生命教育仍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缺乏實踐性課程
雖然現(xiàn)階段生命教育已納入初中生物課程之中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然而由于缺乏專業(yè)的師資力量與學校的重視,使得當前我國初中生命教學過程中教師仍占據(jù)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缺乏主動思考、自主探究生命存在意義的過程。另一方面,由于初中課業(yè)緊張,課堂學習任務重,生物教師開展生命教學的形式僅僅是在講解課堂書本的同時簡單介紹生命教學的相關內容,這就造成學生對生命教學理解不夠透徹、認識較為片面。
(三)初中生命教育內容較為陳舊,沒有緊跟時代的發(fā)展變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青少年身心健康成為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重點問題。面對當前高強度的學習壓力,部分學生產生了輕視生命的存在的心態(tài),有的甚至會采取極端的方式傷害自己,這種行為不僅有損自身健康,同樣也給家人、朋友帶去了巨大的身心傷害。然而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內容仍以生理衛(wèi)生知識講解為主,涉及學生的生命意義教學的相關內容課程安排較少,這就導致生命教育無法充分發(fā)揮其指導學生珍愛生命、實現(xiàn)個人全面健康發(fā)展的積極作用。
(四)初中生命教育過程中家庭因素缺失的現(xiàn)象嚴重
現(xiàn)階段我國初中生命教育開展的主體仍是教師群體,主要方式也是以學校教學為主,經(jīng)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給成年人帶來了更大的生活壓力,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學習、生活環(huán)境選擇外出務工,導致當前我國留守兒童的數(shù)量不斷增加,負責照顧孩子的老人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衣食住行上面,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而教師的能力有限,無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狀態(tài),在課堂中開展的生命教育內容較為廣泛,形式較為簡單,需要家庭教育的配合才能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理解生命的意義,父母角色的缺失使得生命教育的開展存在缺陷,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進一步開展初中生物教學中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轉變初中生物教師群體觀念,進一步提高其開展生命教育的重視程度
教師作為實施生命教育的主體,其思想觀念的轉變是提升生命教育教學效果的關鍵所在。首先,初中生物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表率作用,從自身做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認識生命的存在意義,不斷提高心理素質。其次,教師群體要建立正確的成績觀,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個人健康成長問題,初中階段的青少年群體具有活潑好動、性格敏銳的特點,教師應針對學生群體不同特點制定生命教學方案,以便進一步發(fā)揮生命教育的效果。同時,學校要將生命教育開展情況納入教師年底考核范圍內,從學校層面對生命教育提起重視,增設課堂學習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