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wèi)國
【摘 要】在初中階段數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為了將教學的質量有效地提高上來,必須要充分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他們在學習數學的時候才能更加積極主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不是非常注重,采取的教學方式也不具備針對性,所以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很難提起相應的興趣。本文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了簡單的探討,并且就怎樣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了有效的途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學生;學習興趣;有效途徑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漸深入,對初中數學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很難適應現代化教學的需求,為了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yǎng)有效地提高上來,必須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地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策略,在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
一、初中數學的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的內容比較枯燥
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不光需要將教材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還得引導學生通過理論知識發(fā)現數學的魅力。但是很多教師在教學初中數學的時候都沒有重視學科的魅力,也沒有領略到教學初中數學的真諦,往往采用一言堂式的灌輸教學,這樣就會導致很多學生感到數學非常枯燥乏味,在學習的時候也沒有較大的動力。此外,初中數學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如果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沒有興趣,就會對數學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從而很難跟得上教學的節(jié)奏。
(二)教學的方法比較單一
就目前來看的話,很多初中學校對數學教學的研究以及實踐工作還沒有落實到位,缺乏對數學教學體系的設計以及培訓,教學研究也僅僅是流于表面,也沒有從本質上去改進數學的教學方式,很多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都比較乏味,學生很難得到個性化的發(fā)展,對數學學習也無法提起相應的興趣,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也一直很難得到提升,比如說,在教學到一元一次方程這節(jié)知識的時候,很多教師都是將方程式直接寫在黑板上,這種教學方式表面上看起來比較簡潔,實際上卻是一種灌輸式的教學,對于數學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他們很難適應這種教學方式,在學習的時候也會比較費勁,所以很難對數學學習提起興趣。由此可見,單一的教學方式很難將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提升上來。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
在教學初中數學的時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通過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加具有動力,從而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對于學生今后的發(fā)展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第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處在初中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思維非常活躍,通過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但是學生只有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他們才可以更好地學習數學。第三,通過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當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之后,他們才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當中,而且會更加愿意去探索書本中的數學知識,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
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
(一)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的內容
只有激發(fā)出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才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學的效率。為了充分地激發(fā)出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需要將教學的方式進行一定的轉變,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的內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特征,找到符合他們年齡特征的教學方式,可以聯合實際的生活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數學知識,讓課堂更加具有趣味性。比如說,在教學到相交線與平行線這節(jié)知識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有效地運用生活中和平行線或者是相交線有關的例子,諸如籬笆或者是火車軌道等,也可以講述一些有趣的故事讓學生深入地理解相關的定理。這樣不光可以提高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機會,并且教師還需要有效地引導學生去進行自主地學習,讓學生勇敢地提出內心的疑惑,通過課后習題或者是課堂隨機測驗來有效地鞏固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可以不斷地提升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從而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率。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站在教育的本質上來說的話,教育離不開興趣的創(chuàng)建,學生只有具備學習的興趣,才可以更好地學習知識以及獲取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初中階段的學生對知識的學習非??释處熜枰e極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這樣可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此外,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得堅持與時俱進,充分地運用先進的教學工具以及信息技術,這樣就可以有效地豐富教學的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設備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讓教學更加具備藝術性以及趣味性,而且創(chuàng)設出來的問題情境也非常符合學生的認知程度以及年齡特征。另外,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時候還得適當地增加一些新的知識,這樣可以有效地刺激學生的大腦,讓他們更加愿意去探索知識。比如說,在教學到旋轉這節(jié)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旋轉實例,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旋轉的內涵以及作用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在實際的生活中有非常多的實物可以進行旋轉,其中非常典型的就是鐘表。教師可以設置幾個和鐘表相關的問題,諸如鐘表的分針每旋轉一周就代表60分鐘,所以鐘表分針旋轉的中心是什么?假如分針轉動20分鐘的話,那么旋轉角是多少度?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聯想一下自己看過的鐘表,然后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關于鐘表的圖片,在解這一類問題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想一下生活中實際的鐘表,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解題,然后觀察出分針的旋轉中心就是鐘表的軸心,而分針每旋轉一分鐘的角度為6°,那么20分鐘就是120°。借助多媒體將實物旋轉展現給學生觀看,能夠讓學生有效地觀察實物,這樣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激發(fā)出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