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月容
摘 要:大觀念理念強調課程教學內容的整體性以及與相關因素的聯(lián)系,將有限的、深層次的重要觀念進行有意義的聯(lián)結?;诖笥^念的小學語文整體教學設計,要求教師具有整體性思維和聯(lián)系的思維,并將學習內容生活化,其教學設計的思路為注重內容的聯(lián)系性、強調學習的整體性、關注學習的生活化?;诖笥^念的小學語文整體教學設計的途徑如下:積累大量的前期資料;聯(lián)系學科與內容,定位知識圖標;及時調整教學設計。
關鍵詞:大觀念;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整體教學
大觀念是相對于微觀念而言的,它注重課程的整體結構和內容的相互關聯(lián),在教學設計、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中體現(xiàn)為新舊知識的聯(lián)結、相關知識的聯(lián)系、單元整體教學、課程結構構件等。在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可在大觀念的引領下,利用整體性思維設計教學內容,從而遵循此觀念進行整體性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幫助學生構建整體的知識結構。大觀念引領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具有整體性、關聯(lián)性,以幫助學生更全面地掌握知識,進行深度學習。
一、語文教學中大觀念的內涵
大觀念中的“大”,是指視野廣闊、思維縝密、結構清晰,能夠從全局看問題,把握更全面。體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學設計上,是指教師用更廣闊的視野看語文,提升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大觀念可以理解為從零散概念中統(tǒng)整或提煉出來的上位觀念,將有限的、深層次的重要觀念進行有意義的聯(lián)結,共同構成學科的連貫整體。首先,語文學科的特性來看,大觀念指向一種聯(lián)結,讓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聯(lián)系起來,讓語文學科各階段聯(lián)系起來,從而定位語文學科在整個學科體系中的地位,定位各階段在整個語文學科體系中的地位。從這一意義上來講,大觀念是一種聯(lián)系的觀念、一種結構的觀念、一種系統(tǒng)的觀念。其次,從語文的學習內容方面來講,大觀念是一種整體思維,它強調學段整體教學和單元整體教學,讓語文學科的內容相互聯(lián)系起來,進行深度教學。最后,從語文教學的策略方面來講,大觀念思維旨在引導教師具有聯(lián)系和整體的思維,從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來考慮語文教學內容,在語文教學設計上注重學生的思維訓練和某一主題的深度學習。
二、小學語文整體教學設計的思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指出:“語文學習應注重聽說讀寫的相互聯(lián)系,注重語文與生活的結合,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fā)展。”這體現(xiàn)的是一種大觀念的理念,指出了語文教學設計的整體性思路,在教學設計上要求教師進行整體教學設計。結合大觀念的內涵以及《標準》的內容,我們可以總結出語文整體教學設計的思路。
(一)注重內容的聯(lián)系性
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將語文學科與學生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將語文學科中的各知識和各技能聯(lián)系起來,還要將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聯(lián)系起來,形成系統(tǒng)的、相互聯(lián)系的內容結構體系。在語文教學內容設計的實踐中,教師要掌握大量的一手資料,具有豐富的相關知識,并能辨別和篩選出對語文教學有用的知識,從而有效地利用資源,并在資源利用中具有清晰的思路,明確語文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知識庫中的位置。
(二)強調學習的整體性
聽說讀寫技能是相互滲透的,如教師要想培養(yǎng)學生說方面的能力,會間接地影響其他方面的能力。三維教學目標中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習得也不是孤立的,一方面的學習總是影響另一方面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具有整體性思維,對一個知識點或者一方面內容的教學,要照顧到由此涉及的其他方面的學習,遵循語文教材的階段整體性和單元整體性。統(tǒng)編語文教材各單元課文的編排遵循一定的規(guī)律,教師在教學時便可以抓住單元內部的結構層次,探求單元整體教學的結構化設計路徑。
(三)關注學習的生活化
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應用的學科,語言文字應用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因此語文教學內容也應具有生活化特征。大觀念理念將語文置于學科體系中,置于學生的生活中,關注學生生活與語文知識的聯(lián)系,要求教師進行生活化教學。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將學生的生活滲透進教學內容中,尤其是發(fā)生在學生身邊并且學生深有感觸的事件。另外,要多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和應用語文,將語文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并拓展學生學習的范圍。
三、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語文整體教學設計途徑
(一)積累大量的前期資料
教學設計“強調從把握學生、教師、學習內容與學習環(huán)境這四個教學系統(tǒng)構成要素的特征及相互聯(lián)系進行教學設計,以使學與教的效果達到最優(yōu)化”。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把握這些關系,就要掌握大量的相關資料,將教學資源有效地利用到教學中,才能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前需要用到的前期資料包括有關學生和教師的知識、有關學習內容的知識、有關學習環(huán)境的知識,如學生的學習基礎、生活中發(fā)生的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事情、到網絡上查找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背景性知識、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其他學科中有關的知識、生活中有趣的與教學內容關聯(lián)的知識等。例如,在進行《植物媽媽有辦法》的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在前期查閱有關植物種子傳播的資料,多舉例,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植物種子并對種子的傳播方式進行分類總結,形成一定的思考。教師也可以先到校園中或公園中觀察身邊的植物,在觀察的基礎上查閱資料,豐富自己的認知,將這些資料運用到教學設計中,可以生成植物種子觀察的活動?;蛘撸處熆梢詫W習《人與自然》《植物生活的秘密》中有關植物種子的片段,在教學設計時將其靈活滲透到教學方式中。這樣,教師有大量有關植物種子的知識和經歷,就可以將其與教學內容聯(lián)系起來,設計更豐富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行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學習。
(二)聯(lián)系學科與內容,定位知識圖標
聯(lián)系學科與內容,是指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將教學內容與單元中的其他內容聯(lián)系起來,與這一學段中的相關內容聯(lián)系起來,與其他學科中的相關內容聯(lián)系起來。定位知識圖標,是指定位教學內容在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位置,找到教學內容在這一單元、這一學段、這一學科中的圖標位置,從而更精準與深入地教學。
這就要求教師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將教學單位設定為單元,教學理念為整合,而學習的基本方式則為自主探究”。例如,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八單元的教學內容是有關狐貍的寓言,四篇文章展現(xiàn)了狐貍的多面性,它雖然奸詐,但也有可愛的一面。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將這一單元有關狐貍的主題與相關學科或學段、單元內容聯(lián)系起來,進行整體設計。可以將道德與法治中的“觀察小動物”的相關知識與這一課的內容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從多個角度認識狐貍、老虎、小熊、小雞;可以將這一課的內容與二年級整個學段的相關內容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閱讀更多的寓言故事,認識寓言故事的特點,習得寓言故事中的道理;可以對這一單元進行整體教學,讓學生更立體、全面地看待狐貍這一角色,并聯(lián)系自己認識的其他角色,學會更全面地分析和認識一個角色。這樣,將這一單元的內容定位清楚,多角度連接,可以讓學生形成整體性思維,進行知識、方法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整體學習。
(三)及時調整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學的藍圖、教學的指向標,豐富立體的教學設計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反饋和教學情境進行調整,以適應學生的學習,更順利地推進深度學習。因此,教學設計不是一成不變的內容,而是需要根據(jù)教學情境的變化和學生的反饋不斷調整,以使教學設計更加立體化、生活化,適應學生學習情況的變化。在大觀念理念的引領下,教師要將學習設計視為整個教學體系中的一個子內容,進而根據(jù)上位內容和下位內容的變化而變化,并根據(jù)實施中的反饋進行調整。及時調整教學設計還意味著對教學設計進行優(yōu)化與完善,不斷地填充知識、修改內容、更新材料等,對教學手段和教學環(huán)境進行重新評估,以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
總之,基于大觀念的小學語文整體教學設計需要教師具備聯(lián)系的思維和整體性思維,在教學設計時充分考慮到相關的因素并根據(jù)變化不斷調整。這樣,語文教學才能更加貼合學生的學習需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王薔,周密,蔣京麗,閆赤兵.基于大觀念的英語學科教學設計探析[J].課程·教材·教法,2011(11).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丁元林.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結構化設計[J].江蘇教育,2020(89).
[4]高瑞利.美國教學設計理論從ID1到ID2的發(fā)展[J].比較教育研,2003(02).
[5]曾哲.目標·模塊·評價: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