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梅
摘 要:寫作教學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筆者在自身教學實踐中,對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進而提出優(yōu)化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的具體對策,以期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語文寫作水平。
關(guān)鍵詞:小學高年級;寫作教學;問題;對策
小學語文寫作能力可以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整體素質(zhì),一直以來廣受關(guān)注。然而,在當前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學寫作難、教師教寫作難”仍然是長久以來困擾廣大師生的現(xiàn)實問題。
筆者認為,小學高年級寫作的“源頭”應(yīng)該是基礎(chǔ)語言,學生主要通過教材、讀物積累語言,學會表達和描寫方式;“活水”是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小學高年級的寫作,主要應(yīng)由教師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生活感想運用恰當、形象的方式表達出來,并結(jié)合合理的想象,豐富自己的思維。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語言貧乏,感情失真
寫作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從而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學會恰當?shù)乇磉_自己,這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具有深遠的影響。然而,學生卻總是忽視對自己寫作的培養(yǎng)。據(jù)調(diào)查,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除了正常上學外,其他大部分課余時間都被各種課外輔導班或培訓班占用,加之信息技術(shù)發(fā)展帶來的各種影像視頻資料也吸引了學生大部分的注意力,留給寫作思考和創(chuàng)作的時間實在有限,積累少、寫作練習少、寫作水平低是現(xiàn)在學生的通病。學生的真實想法無法表達,就很容易產(chǎn)生逆反心理,逐漸失去寫作興趣,淡化寫作的美好體驗。
(二)寫作教學模式陳舊
由于寫作在當今語文考試中分數(shù)占比較大,很多教師為了考試分數(shù)仍然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成績,而忽視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與當下提倡的素質(zhì)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因此,在寫作教學中讓學生背誦優(yōu)秀范文、強化寫作技巧訓練成為教學重點,學生的寫作成績可能提升很快,但卻不是學生自己的創(chuàng)作。這種實用主義、拿來主義的做法違背了寫作教學的初衷,使得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錯覺,認為寫作是很簡單的事情,只要考試前適當準備,就可以取得高分,殊不知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可參考的資料變少或者沒有可參考的資料時,這種寫作方式的弊端必然會暴露無遺。
(三)寫作教學方式單一
受傳統(tǒng)授課方式的影響,有的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仍然采用“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寫作練習為輔,寫作教學僅僅是在作文課上。
為學生講解必要的知識是應(yīng)該的,但不能喧賓奪主,教師過多的講解除了過多地占用課堂時間外,有時反而還會禁錮學生的思維。學生無法接受長時間的純理論講解,難以消化和吸收大量的知識,聽課的興趣無法被激發(fā),寫作教學就成了教師一個人的舞臺,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學生的寫作能力也不會得到多大的提高。
二、教學策略
(一)把握語言基礎(chǔ),重視語言文字的積累與運用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币恍W生不注重平時詞語的積累,作文當中,語言重復使用,詞語貧乏,不能形象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如即便是到了高年級,喜歡某種東西只能用“愛死了”來表達等。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重視語言的積累,在語文園地這一板塊,設(shè)置了語句段的應(yīng)用、好詞佳句、名人名言、經(jīng)典名篇等,目的在于引導學生積累大量語言素材,同時在要求上提示學生進行積累。
除摘抄來自課文的詞語外,還要引導學生積極閱讀。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在編排設(shè)置中,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等欄目,由低年級到高年級、從親子閱讀到自主閱讀,推薦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文章,因此學生讀起來不費勁,并能在讀的過程中積累,從而運用。另外,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積累的時候,教師要幫助學生選擇經(jīng)典、優(yōu)秀篇目,摒棄不良刊物對學生的影響。
(二)引導學生體會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小學生習作應(yīng)該寫真情實感,要讓學生寫出自己真實的所見所感,在評價的時候,教師對此要多加注意。
引導學生體會生活,可以從課本延伸出去,引導學生學會情感遷移。例如在《草原》中講到“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時,可引導學生回憶與人分別的經(jīng)歷,進行小練筆;比如講到《將相和》時,可讓學生回憶生活中有沒有人這樣的寬容大度,以此來引導學生體會生活,表達情感。
還有就是從交流中感悟生活??梢蚤_展課前三分鐘討論活動,讓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生活趣事說出來和同伴分享。比如組織學生討論“生活中的趣事”,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身邊發(fā)生的趣事。有學生說道:“有一天,我和媽媽去用餐,發(fā)現(xiàn)有個餐廳點餐、上菜的居然都是機器人,讓人感到很有趣,以后我們經(jīng)常去這個餐廳?!边@個故事不僅有趣,還體現(xiàn)出了科技帶來的便利。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們討論科技帶來的便利,鼓勵學生將這些小故事寫下來,于是,孩子們就完成了習作《科技讓生活更美好》。學生身邊有很多故事,以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積累素材,這樣才能讓習作的素材變得更為豐富,也更能表達真情實感。
(三)構(gòu)建思維導圖,展現(xiàn)寫作脈絡(luò)
選定素材之后,要對文章進行構(gòu)思。老師可以教學生繪制課文的思維導圖,再讓同學們繪制自己作文的思維導圖。
以課文《夏天里的成長》《盼》為例,引導學生在對課本理解的基礎(chǔ)上,畫出課文的思維導圖,理清文章是如何把中心思想表達清楚的,即從不同的方面或者不同的角度組織文章,重點部分詳細寫。在這個思維導圖的基礎(chǔ)上,學生理清了習作《那些溫暖時光》的寫作脈絡(luò),選取了學校和家庭兩個方面,然后把家庭作為略寫的部分,詳寫學校部分。在學校方面,又選取了典型的事例,這樣一篇作文的提綱就完成了。
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清晰地列出這篇文章的整體脈絡(luò),知道文章總共分為幾個部分,文章的開頭和結(jié)尾怎么寫,文章的重點內(nèi)容和詳略內(nèi)容分別是什么。
(四)評改作文多樣化,養(yǎng)成寫作習慣
在作文寫作中,教師也應(yīng)該發(fā)揮引導作用,以學生為主體, 在學生寫完作文后,要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自己去讀、去評改,養(yǎng)成寫作習慣。在評改過程中,可以采用集體互評、小組互評、同桌互評等,讓學生從中悟出修改習作的方法。比如改正錯別字,修改病句;變換詞語,讓表達更得體;增添字、詞、句,讓表達更順暢;刪減字、詞、句等,讓表達更干練。在互評中,吸取優(yōu)點,改正自己習作步驟的不合理處。
三、結(jié)語
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長期的讀、寫、練過程中,教師應(yīng)著力在學生寫作興趣的激發(fā)上,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境界及寫作層次。教師要認真研讀新課標,研究教材,研究學生,找準寫作教學的“源頭”“活水”。
同時,小學階段的寫作不要強調(diào)太多的技巧,要鼓勵學生觀察生活,表達真情實感,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作文,要肯定學生,保護他們的寫作欲。
參考文獻
[1]李曉慶,孫宗樂.小學高年級學生作文心理障礙的表現(xiàn)成因及對策[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33):339-340.
[2]鄭建霞.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多樣化教學模式的實施[J].新課程導學,2018(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