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碧峰
摘 要:口算即為心算,旨在不利用任何工具,憑借良好的記憶、思考、應用能力,推理整個問題的運算過程,從而得出正確的答案??谒隳芰κ菍W生學好數(shù)學知識的基礎,也是發(fā)展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不可或缺的關鍵性因素。為使學生養(yǎng)成愛學習、愛思考的習慣,能夠快速、準確地口算出簡單問題的答案,教師需要堅持“育人為本”的教學原則,找尋學生口算能力差的原因,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從而促進全班同學口算能力的共同進步。
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口算能力;學習能力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不成熟、智力水平較低的階段,培養(yǎng)他們的數(shù)感意識、思維方法、運算能力等,對發(fā)展他們的數(shù)學能力具有極大的推進作用。隨著新課改的實施,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口算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方法,加強算理知識講授,加強口算訓練力度,能夠進一步鞏固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
一、 口算的含義
數(shù)學學習的方法之一就是我們所說的“心算”,也是文章中要講的口算??谒愕母拍钪饕傅氖遣恍枰魏蔚挠嬎惴椒?。這種數(shù)學表達方法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內容,不僅僅是對計算的簡單要求,更是一種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肯定,這對學生的記憶以及邏輯思維都有比較高的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記憶力,幫助學生能夠認真地分析問題、觀察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通過大量的數(shù)學訓練,使學生能夠形成有效的口算能力。
在數(shù)學這門學科當中,口算是具有重要地位的,它是數(shù)學計算的基礎。對于學生而言,能夠使學生的筆算能力得到加強,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計算能力以及思維能力,讓學生的計算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 小學生口算能力差的原因
(一)學生缺少口算興趣
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上存有一些不足。比如在實際的教學中,沒有強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沒有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需求創(chuàng)設生動、形象的口算情境,使得學生主動口算的意識不足,以及對口算學習不感興趣,從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此外,學生個體素質能力不盡相同,接受和內化知識的水平也不同,所以在學習成果上必然會出現(xiàn)差異化。如果教師沒有踐行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的教學觀念,依然采用“用分數(shù)論英雄”的方法看待學生的學習問題,會進一步加劇學習能力弱的學生厭學、厭師的情緒。
(二)口算實踐訓練較少
數(shù)學是一門理論內容豐富、實踐操作性強的基礎學科,所以在開展教學時必須要兼顧理論和實踐。只有加大對學生理論滲透和實踐訓練力度,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而在培養(yǎng)學生口算能力時,教師往往將更多的精力放在算理知識的講解上,沒有用更多的時間訓練學生的口算技能,使得學生口算實踐訓練較少,難以扎實口算基礎能力,從而頻頻出現(xiàn)“馬虎大意”“計算失誤”等情況。同時受教學進度等因素的限制,教師必須要加快教學速度,使得一些學習能力弱的學生跟不上教師的教學思路。隨著知識內容的增多,學習難度的加大,“鴨子聽雷”的狀況日益明顯,學習能力弱的學生暴露出更多的問題,從而給提升學生口算能力帶來了諸多困難。
三、 培養(yǎng)小學生口算能力的策略
(一)注重算理講授,提高反應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口算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師要有進行長期教育的思想準備,以及保有充足的信心和耐心??谒愕幕A是對算理的掌握和對算理的應用,所以加強算理知識講授,強化算理應用,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對口算內容的感知能力和反應能力。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需求,教師要及時調整教學方式方法??梢圆捎弥苯犹釂柗?,驅動學生的口算思維。利用多樣化、趣味化的問題,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思考算理,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熟練地記憶和應用計算口訣。比如,在學習“除法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一位數(shù)除法的相關知識,如提問“9÷3=?”“8÷2=?”等問題。對于學生而言,這些問題過于簡單,他們能很快口算出答案。此時再導入本節(jié)課的知識內容,加強兩位數(shù)除法算理的講解,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汲取知識??梢圆捎酶傎惙ǎぐl(fā)學生的口算興趣。通過將口算題寫在紙片上,讓學生隨機挑選進行回答,從而在相互比拼的環(huán)境中,夯實能力基礎。比如在學習“四則運算”一課后,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口算比賽活動。在每一張紙片上寫一道四則運算題,并隨機給學生發(fā)放紙片,然后以快速、準確口算問題為獲勝方式,促進學生爭先恐后地完成訓練任務。此時再配合表揚和獎勵,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
(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口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打開智慧大門的金鑰匙。要想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必須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fā),加強知識的遷移和引導,促進學生掌握算理,養(yǎng)成樂于口算的習慣。通過從實際生活中尋找素材,創(chuàng)新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知欲望。首先,教師要注重實際生活與課本知識的融合性。通過合理科學地引入生活元素,創(chuàng)設生活化場景,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化被動為主動,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計算上。比如,教師在教學“雞兔同籠”一課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展示一些可愛的雞、兔圖片。同時提出“同學們喜歡小雞和兔子嗎?”等問題,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供想象空間,點燃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知識的熱情。然后再利用一些形如“在同一個籠子有雞和兔兩種動物,且雞腳36只,兔腳48只,那么這個籠子一共有多少只雞和兔子?”等應用題,讓學生挖掘語言信息和數(shù)量關系,從而深入思考算理,找尋解題思路和方法。其次,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口算興趣,使學生能夠在實踐練習中掌握運算技巧,提升口算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小數(shù)的加法和減法”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一些生動的生活案例,突出小數(shù)計算的意義和方法。然后利用卡片游戲、講故事等形式,開展限時的口算活動,對學生口算能力進行訓練,讓學生在增進生活體驗的同時,對學習數(shù)學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
(三)加強技巧訓練,培養(yǎng)口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