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茂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人生的中間階段,教師應重視做好德育實踐活動的開發(fā)工作,解決當前德育實踐活動中的實際問題,根據自己教學的實際情況,尋找有用的教學載體和教學元素,豐富學生進行德育實踐活動的經驗,激發(fā)學生學習德育實踐活動時的興趣性,保證德育實踐活動目標的完成。
關鍵詞:初中;德育;實踐活動;存在;問題;對策
一、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重視做好對于學生的德育工作,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行為習慣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提升德育實踐活動的實際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良好的教學實踐活動,促使學生成為當前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二、 當前初中德育實踐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分析
(一)德育實踐活動方式單一化
在進行德育實踐活動時,如果只將德育實踐活動的場所局限在課堂上,對于學生來說,在學習的時候,有著相應的局限性。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多數都是只進行傳統(tǒng)化的接受,很多時候缺乏進行實踐操作的機會和時間。利用實踐活動的方式開展德育教育,更讓學生對于德育實踐知識有著相應的記憶性。德育教育活動很多時候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學生對于德育活動也會覺得十分淺顯,有的個別學生對于實踐活動還產生了枯燥化的認識,這對于學生理解德育知識不利。
(二)德育實踐活動過于空洞
在初中的德育課堂上,教師如果只將教學重點放在德育形式上,很容易就忽視學生的實際需求,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德育的實踐內容如果過于空洞化,學生在學習的時候,無法對于德育知識有具體化的理解,不能將德育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來,導致教學之間沒有相互的聯(lián)系性,降低了德育教育的實際效果。
(三)實踐活動層次性不強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個體之間是有著一定的差異性的,學生之間對于德育知識也是有著不同的理解。對于學生來說,學生之間需要有著不同的發(fā)展方向,在接受德育教育時,也應該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但是教師在進行德育教學時,還是對于所有學生,采取同樣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學之間的層次性沒有體現(xiàn)出來。
(四)教師對于德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具體的德育實踐活動中,德育的具體任務都是落在了班主任的頭上,班主任需要在工作安排中留出足夠進行實踐活動的時間,做好德育教育的滲透工作。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班主任不重視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在教育的時候,沿用了傳統(tǒng)化的教育方式,有時候礙于課時的影響,對于德育實踐教育難免有著忽視的情況出現(xiàn)。
三、 針對初中德育實踐活動中問題的優(yōu)化策略
(一)明確德育實踐的實際目的,尊重學生的主體性
在初中的德育教育課堂上,教師應重視認識到開展德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性,提升對于德育實踐活動的正確認識。在教育的過程中,能夠以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來看待德育實踐活動,重視引導學生將自己學習到的德育知識應用在實際的生活中,提升學生對于德育知識的實踐技能,讓學生學會利用德育教育的思想規(guī)范自己的日常行為,保證學生的正確道德意識的發(fā)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思想、行為、品德等方面入手,切實滿足學生的學習實際需求,讓學生理解德育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性,體會到德育知識對于實踐生活的指導性。利用這樣的方式,增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學生雖然在德育實踐活動中需要向教師進行學習,但是如何學習,還是需要教師來進行深入引導的,需要教師找到一個合適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實踐活動中認識德育教育,提升學生對于德育活動的基本認識和理解。傳統(tǒng)的以分數論的教育評價體系已經不合適學生的學習了,教師應認識到這一點,自覺做好德育實踐活動的創(chuàng)新,引導學生理解德育知識。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教師應重視為學生的德育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的條件,引導學生進行深入學習。教師在進行德育實踐活動時,應重視在活動前、活動中和活動后,都及時做好意見的反饋和總結,尊重學生的實際需求,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
(二)利用多媒體建設情境教學,保證德育教育的實施
在當前的社會中,中國的教育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的時代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在教育的過程中,結合多媒體的實際教學作用輔助德育活動的開展,給學生更為切實化的認識和體驗。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的方式,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相應的德育實踐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學習,增強道德素養(yǎng)。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短片為學生進行播放,做好德育教育的開頭工作,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德育平臺,增強學生的德育水平。利用信息技術的方式,教師可以做好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前的設計工作,站在傳統(tǒng)教育方式的基礎上,將新型的德育實踐活動和舊的德育實踐活動進行有效融合,讓當前的德育實踐活動變得更具有活力性,深化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性。例如在主題班會課堂上,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勵志類的電影,利用這樣的方式,充分抓住學生學習德育時的記憶點,讓學生結合情境中的知識,得到更為真實的啟發(fā),讓學生明確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三)加強校風和學風的建設工作,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
在初中階段的教育中,學生的個人成長和校園環(huán)境也有著一定的影響??紤]到這一點,教師應重視為學生營造一個合適的校園環(huán)境,利用環(huán)境影響學生,讓學生在學校中感受到積極向上的氣氛,增強學生對于德育實踐活動的良好體驗,提升學生的個人德育認識。在校園中,教師應重視加強校風、學風的建設工作,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讓學生在校園中對于不好的行為有所警示,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在結束學期活動后,學??梢詫τ谟兄欢▋?yōu)秀德育精神的學生進行表揚,號召學校中的其他學生向其進行學習,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帶動德育實踐活動的開展。在課堂外的其他時間中,教師應重視組織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感受德育知識,將德育教育的平臺進行擴展,讓學生通過參與到志愿者服務、展覽館參觀的活動方式,理解德育知識,擁有更多進行德育實踐的機會,增強學生對于德育實踐活動的進一步認識。比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參加一些服務類的活動,讓學生在服務活動中,養(yǎng)成一定的奉獻精神。在參與到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同情心理,讓學生對于社會生活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改變學生的個人思想觀念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