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摘 要:在學校的教育過程中,除了專業(yè)的學科知識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學生的德育滲透。教師需要注意學生思想文化方面的教育研究,不斷提高初中學生的思想修養(yǎng),并且在德育教育的工作中,結(jié)合創(chuàng)新工作的手段,這樣可以在班級中增強德育的滲透作用。結(jié)合筆者的實踐經(jīng)驗,文章主要探討了在班級文化中實現(xiàn)德育教育重建的對策,以供廣大學者和讀者朋友參考。
關(guān)鍵詞:班級文化;德育教育;重建
一、 引言
班級文化是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素質(zhì)的重要手段。在教學活動中,要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精神,注意教學中有助于學生精神形成的細節(jié),在改革不斷深化的時期,培養(yǎng)精神是教學的一個更高的目標,它不僅鍛煉學生,而且提高學生的紀律性、誠實性、智力性、能動性和進取性,以掌握特點,慎重地進行道德教育(ME)。道德教育是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應該包括三個主要的方面。第一是道德行為基本準則的教育。二是公民思想政治素質(zhì)教育。三是教育、高層次、世界觀、哲學觀、理想等。學校是黨的教育方針的一個具體組成部分,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高尚品格。提高學生道德素質(zhì),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學校教學的任務,實踐證明,只有增強組織和紀律意識,加強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才能完成教學任務。
二、 班級文化建設中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領(lǐng)導者和管理者,因此,班主任在班級工作中要積極開展德育教育,做好學生的引路人,為學生的發(fā)展奉獻出力量。隨著中國教育制度的不斷健全,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一些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這些年以來,德育工作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在學校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德育工作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學校階段,班主任不僅要注意學生的知識傳授,而且也要注意品德的培育,在現(xiàn)代化的教學過程中,德育工作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從目前學校階段的德育工作開展情況來看,或多或少的存在了一些問題。需要班主任引起高度的重視,并且不斷優(yōu)化這些德育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實現(xiàn)更好的德育教育工作。具體來說,目前的德育工作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德育工作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而缺乏相應的實踐活動。目前在學校階段的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班主任主要都是利用理論教學的方法。通過班會課的時間向?qū)W生傳授德育的知識。然而,這些德育的工作僅僅是停留在理論的表面,缺乏了相應的實踐環(huán)節(jié)。這種教育讓學生感到十分的枯燥,并且只能夠被動接受這些德育知識。學生本身對于品德培育并沒有感興趣。目前在學校階段的德育過程中,很多班級只是為了完成學校交代的任務,開展一定的德育班會工作,缺少相關(guān)的深度,并且教師也沒有重視互動和交流,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沒有引起高度重視。從而讓學生不能夠理解德育工作的內(nèi)涵,在德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學生較為被動,也不能實現(xiàn)教育的創(chuàng)新。這都是由于班主任忽視互動的交流,沒有及時與學生取得聯(lián)系,從而使得教學工作滯后。其次,學校德育工作缺乏完善的組織體系?,F(xiàn)在部分學校開展德育工作質(zhì)量比較低。就是由于缺乏嚴密的組織機構(gòu),沒有把德育工作形成系統(tǒng)化的任務。這些學校只是過分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然而對于真正的德育工作,卻缺乏了一定的制度保障。例如教學制度以及激勵的政策,這些學校都沒有進行完善,僅僅是依靠班主任,按照對學生的了解來實行,進而影響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在德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學校的前面沒有對制度進行落實。導致很多學生的德育工作得不到保障。班主任對學生日常的觀察有限,沒有制度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準則。甚至有的學校只在學生出現(xiàn)問題以后才采取補救的德育措施,這樣并不能夠?qū)嵺`德育的真正目的,而也不可以幫助學生的德育素質(zhì)提高。最后,學校缺乏一定的激勵策略。目前,學校德育工作的任務主要集中在班主任的身上。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過程中,貫徹德育教育的理念,很多班主任往往會采取激勵的措施。在德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有一些班主任普遍存在著個人素養(yǎng)不足的問題,他們對于激勵策略的制定還缺乏獨到的見解。沒有形成完善的德育記錄以及明確的激勵政策,從而影響了學校階段的德育工作質(zhì)量。
三、 班級文化建設中德育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缺少相應的理論支持
班級文化的教育過程中,素質(zhì)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今年以來,人們對于素質(zhì)教育有了更多的認識,特別是在德育教育滲透工作中,加強了對班級文化的滲透,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受到這些班級文化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展現(xiàn)出較強的積極性。德育工作有著很強的應用性,因此學校和教師必須要加強對于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斷加強德育的創(chuàng)新。教師應該在德育工作中總結(jié)自己的經(jīng)驗,不斷開發(fā)新的教學模式,這樣能夠讓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習的水平,而且也可以讓學生提高學習的動能。由于班級文化建設,德育教育工作還停留在起步的階段,部分學校都沒有相關(guān)的理論支持,在具體的制度建設過程中展現(xiàn)出較大的隨意性,沒有合理的制度規(guī)范。
(二)教學過程脫離實際
德育教育的工作中,教師必須要密切結(jié)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夠讓德育工作發(fā)揮真正的作用。因此,在做德育工作之前,就應該對于本班的實際情況做好明確的調(diào)查和研究。學生在當前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進行一一的分析,要對這些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從而不斷提高德育工作的水平。針對目前德育工作教學過程中和實際脫節(jié)的問題,要加強聯(lián)系,但創(chuàng)新工作的方式方法,這樣才能夠加強和實際的聯(lián)系,促進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從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四、 在班級文化中重建德育教育的對策
學校德育工作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素養(yǎng)。其中也包含了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教育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對于學校班主任而言,需要從這些不同的方面出發(fā),落實德育教育工作。特別是要學會利用激勵的策略,在班集體采取有效的對策,推動德育工作在班級中得到落實。
(一)創(chuàng)造良好的班級德育氛圍
在德育培育的過程中,為進一步落實激勵策略,就需要對德育觀念進行轉(zhuǎn)變。特別要營造整個班級的德育工作氛圍。教師在德育工作的教學過程中,始終要堅持以學生作為出發(fā)點,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德育工作方法,讓學生能夠根據(jù)自己的特點來提高道德素養(yǎng)。對于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給予獎勵,并賦予“德育小能手”的稱號,讓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班主任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強和不同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采取不同的措施來進行德育。班主任在平常的工作中,不管是面對哪種學生,都應該一視同仁,帶領(lǐng)學生一起創(chuàng)建良好的班風,不斷提高學生之間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