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嶸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各種新教學理念和手段層出不窮,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構建越來越受教師的重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構建思維導圖,有利于系統(tǒng)性整合語文教學新內容和以前學過的知識,確保學生對小學語文知識的理解學習和復習鞏固。本文分析了思維導圖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并提出了一些有效應用措施。
【關鍵詞】思維導圖;語文教學;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1)16-0124-03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s in Chinese Teaching in the Sixth Grade of Primary School
(Zhonglou Primary School, Wudu District, Longnan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HE Rong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 variety of new teach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mind maps in teaching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eachers. Effectively constructing a mind map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the systematic integration of new Chinese teaching content and previously learned knowledge, ensur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learning, and review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knowledg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s in the sixth grade Chines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application measures.
【Keywords】Mind map;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al research
想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活動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教師就需要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把某一具體語文知識點作為分析學習的中心,并結合學生原有的語文知識儲備和創(chuàng)新能力,適當對其進行拓展延伸,以此來構建一個系統(tǒng)完整的相關語文知識學習思維網(wǎng)絡圖,加強學生對這些語文知識的深入理解吸收,這對小學六年級學生的長遠發(fā)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但目前,如何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這一問題并沒有得出一個標準、科學的解決方案。為此,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還需要進一步創(chuàng)新其教學方法,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拓展延伸其教學內容,確保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構建。
一、思維導圖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
相比于傳統(tǒng)的教師講授式語文課堂教學形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分析結構圖的形式將相關抽象、零散的語文知識具體化、系統(tǒng)性地展示出來,更能夠調動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興趣,能夠有效增強其語文課堂參與性。
(二)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提升其綜合素質
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將教材中的某一具體知識點作為分析學習的中心,鼓勵他們積極發(fā)散思維,結合所學語文知識向外對其進行拓展延伸,并促使其自主思考,將延伸出來的關鍵信息進行相互聯(lián)系,最終繪制成一個完整系統(tǒng)的語文知識學習思維導圖,進而促進學生的高效理解學習。教師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和抽象思維,提升他們的語文知識理解學習能力,發(fā)展其語文素養(yǎng),有利于提升小學六年級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三)增加語文重點知識教學的具體化和系統(tǒng)性,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質量和效率
小學六年級作為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最后階段,其語文教材知識內容的學習難度和抽象性大大提高,而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將語文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知識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拆分和延伸,有助于這些知識的具體化。同時教師將與之相關的語文知識通過思維導圖有效整合在一起,構建一個完整的語文知識分析學習網(wǎng)絡圖,大大提高了語文教材知識的系統(tǒng)性,并通過這些具體化和系統(tǒng)性的思維導圖,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記憶和內化,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和效率。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措施
(一)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其繪制思維導圖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而且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學習特點。因此,要想確保思維導圖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小學六年級教師就需要在應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充分參與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促進其對語文學習思維導圖構建技巧的理解掌握,加深其對相關語文知識的理解吸收。以《草原》這一教學活動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先讓學生對這一課文進行自主閱讀,感受課文描寫出的內蒙古大草原。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表達出草原很美的感受,以此為本次思維導圖構建的中心,讓學生圍繞這一中心再次對課文文本進行精讀,發(fā)散思維,找出草原美的具體表現(xiàn),促使他們發(fā)現(xiàn)草原不僅風景美,草原上的人也美,并讓學生找出課文中表現(xiàn)這兩方面的語句來進行拓展延伸,以此來繪制成一個完整的語文學習思維導圖,最后讓學生根據(jù)這一思維導圖把握整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提高學生的理解學習效率。
(二)在重點知識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
每一次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有一些重點和難點知識,學生對這些重難點知識的學習情況決定了教學活動開展得是否有效。因此,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可以在語文重點知識的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增加其具體化和系統(tǒng)性,加強學生對重點知識的深入理解學習,提高其學習效率和質量。以《夏天里的成長》這篇課文中的“讓學生感受課文是怎樣圍繞‘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來寫的”這一教學重點為例,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把“夏天是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這一主題作為思維導圖構建的中心,并給予學生自主閱讀和思考的時間,讓他們精讀課文文本,找出每個段落的中心句,最后在文本中標記出的動植物、事物和人在夏季的生長或成長的語句。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閱讀分析結果繪制一個完整的思維導圖,并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利用思維導圖把握住整個文本的脈絡,理解文本的寫作手法。
(三)在語文主題閱讀活動中應用思維導圖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題式閱讀越來越成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的重要實施手段。因此,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可以在組織學生開展相關語文主題閱讀活動的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以此來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分析能力,提高其閱讀學習效率。以《少年閏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有的人—紀念魯迅先生有感》這類“人物故事”主題的語文閱讀活動為例,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引導他們構建一個大的主題分析思維導圖,以人物故事這一主題為中心,把寫作手法、表達技巧、修辭手法、作者情感等作為第一個子結構,然后在子結構下將每篇文本對應的內容清晰地羅列出來,也可以繼續(xù)向外將文本中對應的一些語句整理出來。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思考這一思維導圖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利用思維導圖理解把握本次主題閱讀文本的重點知識內容,最終提高學生的閱讀分析效率,進一步提升其語文閱讀分析能力。
(四)在語文寫作教學活動中應用思維導圖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難點。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可以在寫作教學活動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來引導學生具體分析學習相關寫作知識,通過思維導圖對對應寫作知識清晰完整地展示,促進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系統(tǒng)性學習,加強其理解記憶。例如,在“家鄉(xiāng)風俗”這一主題的寫作教學活動中,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以家鄉(xiāng)風俗的寫作為中心,并向外對這一主題的寫作內容、寫作格式以及一些可以應用的修辭手法等知識進行拓展性講解,并通過思維導圖的形式將其清晰完整地展示出來。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還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家鄉(xiāng)生活實際,適當?shù)剡M行一些句段寫作練習,以此來實現(xiàn)在增強學生語文寫作學習興趣,促進其深入理解吸收相關寫作知識的同時,有效鍛煉學生對相關寫作知識的應用能力,提升其寫作水平。
(五)語文知識主題復習過程中應用思維導圖
小學六年級是小學學習的最后階段,加強小學六年級學生語文知識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復習尤為重要。因此,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復習相關主題的語文知識過程中,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將學生學過的相關語文知識有效整合在一起,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其系統(tǒng)、完整、清晰地展示出來,以此來加深學生的理解記憶,提高其語文知識復習效率和質量。例如,在“修辭手法”這一主題的復習活動中,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將修辭知識作為本次思維分析的中心,并利用比喻、擬人、夸張、對偶等學生學過的修辭手法對這一思維中心進行拓展,然后引導學生逐次向外,將各種修辭手法對應的辭格與相關詞語、應用作用與技巧、例句分析、仿寫等知識都用不同的層次清晰地羅列出來,最終構建一個系統(tǒng)全面的修辭知識學習和復習思維導圖,促進學生的理解記憶,確保他們真正理解把握小學所學的修辭知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不僅是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發(fā)展的需要,同時也是小學六年級學生語文高效學習和語文思維發(fā)展的客觀需要。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師需要重視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有效構建,立足學生的語文學習實際,尊重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各個教學活動中有效引導學生構建思維導圖,發(fā)展其語文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確保他們的語文學習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黃莉娟,陸飛.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基礎教育論壇,2018(10).
[2]田興玲.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綜述[J].學周刊,2018(31).
[3]寧玲.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8(30).
(責任編輯? 范娛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