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吉銀
◆摘? 要:綜合實踐課是小學落實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且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發(fā)展的重要課程。要在小學階段切實發(fā)揮綜合實踐課的教育價值,教師就應當積極探索該課程生活化教學的方法。基于當前國家的教育情況,教師可以從課堂教學、校園教學、校外教學三個方面入手,通過引入生活化素材、進行校園內(nèi)實踐探究、布置課后自主實踐活動等方式,將綜合實踐課程生活化,并提升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的教育價值。
◆關(guān)鍵詞:小學;綜合實踐課;生活化教學
回歸生活、深入生活,這是小學階段的綜合實踐課程需要做到的教學要點。而生活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既可以指學生的家庭、在家庭中的生活,也可以指學生在班級、校園中的生活。所以,要上好生活化的綜合實踐課,教師就需要基于當前的教學情況,盡可能地借助已有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活動,開展生活化的綜合實踐教學活動。在具有多樣性且生活化的教學活動下,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相應素質(zhì)都會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
一、引入素材,借助生活素材開展教學
在我國當前的國情下,許多地區(qū)的綜合實踐課程都是在教室內(nèi)開展的,所以要有效將課程生活化,那么教師就需要尊重教學的客觀條件,將生活化的素材有效引入課堂中,以此實現(xiàn)教學活動的有效生活化[1]。對此,教師可以自主引入生活素材,也可以組織學生在課前搜集并引入與課時主題相關(guān)的素材。
以《聲音與生活》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和多媒體引入生活中各種場景中的聲音,并引導學生了解各種聲音的意義以及需要應對的方式。相較于引導學生前往各個地點進行實踐感知,多媒體和網(wǎng)絡可以使教學活動更加便捷,且更富有生活化氣息。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首先要求學生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說一說生活中常聽到哪些聲音、各類聲音代表什么、是否喜歡各類型聲音,在學生回答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相應的聲音進行模仿。在學生模仿時,其他學生會感到非常有趣。之后,教師便可以播放從網(wǎng)絡上下載的相應聲音,并引導學生進行對比。在思考、模仿、傾聽、比較之后,學生對生活中各類聲音的了解、應用能力便會得到發(fā)展。并且,在展示自己引入的素材之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使用電腦在網(wǎng)絡上搜集自己想要了解的聲音素材,以此鍛煉學生搜集、了解聲音的能力。
二、關(guān)注校園,借助校園環(huán)境拓展認知
校園是學生生活的主要地點之一,所以教師可以適當將課堂拓展到校園中,以此增強教學活動的生活化程度,并拓展學生對實踐的認知。要充分發(fā)揮校園的教育價值,教師便需要與學校進行溝通,如在開展教學時,請求學校的其他教職工提供輔助[2]。學校其他教職工在參與教學時,便會變成“校本”部分,增強教學活動的針對性與教育價值。
以《走進春天》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因為校園環(huán)境一般較好,有較多的植物,所以教師可以借助校園環(huán)境,引導學生進行實踐觀察。例如,在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自主實踐觀察任務:十分鐘自由活動時間,在此期間記錄校園中體現(xiàn)出春天特色的內(nèi)容,并記錄下來。在任務的驅(qū)使下,學生會進行較為有效的自主實踐觀察。比如,有的學生尋找到了灌木新生的嫩芽、有的學生則尋找到了各種昆蟲的蹤跡。在學生們完成實踐之后,教師首先可以要求學生分享自己的實踐認知以及實踐方法,以此促進學生共享學習經(jīng)驗。之后,教師可以帶領(lǐng)學生周游校園,并訪問其他教職工對校園中春天氣息的了解。在訪問中,學生們會對校園、春天有新的認知。例如,環(huán)衛(wèi)職員表示,在春天,部分道路上會有濕滑的綠苔,容易使人滑倒;體育器材管理員表示,在春天,體育器材室需要做好防潮工作,否則一些體育器材容易發(fā)霉、長毛。在訪問之后,教師還需要總結(jié)所了解的知識,并為學生布置課后的實踐任務,如關(guān)注家里的防潮工作等,以此增強課堂與生活以及學生實踐能力發(fā)展的聯(lián)系。
三、走入社區(qū),組織學生在生活中實踐
社區(qū)是學生既熟悉又陌生的場所,也是教師開展生活化綜合實踐教學活動的重要場所。因為其他課程的教學需求,所以教師很少能夠帶領(lǐng)學生前往社區(qū)中開展教學活動[3]?;谶@種情況,教師便可以結(jié)合線上教學方式,以視頻等方式為學生布置課后、周末實踐作業(yè),引導學生的父母或者祖父母,帶領(lǐng)學生在社區(qū)中進行實踐。之后,教師憑借學生錄制的視頻或者學生的實踐感受,對學生進行評價。
以《蔬菜》這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錄制自己買菜、挑菜的視頻,在視頻之后為學生布置實踐作業(yè),例如在家長買菜回家之后,與家長交流,詢問蔬菜的種類、營養(yǎng)價值,以及如何買菜,如何處理各種蔬菜。然后,教師需要將視頻發(fā)送到班群中。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方式只是讓學生與家長進行交流,并不會增強家長的負擔。并且,教師還應當為學生布置配套的強制性作業(yè),比如要求學生在周末的時候與家長(可以是祖父母)一起前往菜市場購買蔬菜。如此,教師便可以切實引導學生深入生活中了解與蔬菜相關(guān)的知識,并且在教師布置的強制性活動驅(qū)使下,完成挑菜、買菜、洗菜等實踐項目。在學生實踐之后,教師還需要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在學生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之后,教師需要結(jié)合“教材”的理論性知識,對學生進行評價、激勵。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綜合實踐課是一門以理論為基礎(chǔ),以生活化的實踐為主要教與學方式的課程?;谶@樣的特性,教師需要以所用教材為基礎(chǔ),通過引入生活化的素材、走入校園或者走入社區(qū)等方式,將綜合實踐課程有效生活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關(guān)注學生的實踐有效性,避免自己、學生家長等角色給予學生過多的幫助。如此,教師開展的生活化綜合實踐教學活動才能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蔣婷婷.生活化教學,讓綜合實踐課堂更加鮮活[J].啟迪與智慧(中),2020(07):78.
[2]李偉明.小學綜合實踐課生活化教學策略[J].文理導航(中旬),2020(07):93+95.
[3]田晟.小學綜合實踐課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小學時代,2020(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