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海善
摘 要:小學階段是人生的起步階段,對今后學生健康成長意義重大,而品德修養(yǎng)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本。因此,在小學階段一定要重視德育。教師在立德樹人理念指導下,尋找德育有效實施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修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立德樹人;小學德育;有效實施
一、家校共育提升德育實效
學生的德育不單是學校的事,家庭也有應盡的責任,為了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小學德育必須要與家庭教育聯(lián)手,形成家校共育的機制,教師要多渠道地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情況以及行為習慣,與家庭教育聯(lián)合起來,制訂切實有效的德育方案。
1.引導家長改變德育觀念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huán)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一個家庭里,父母要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給孩子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環(huán)境,除了在生活上對孩子做好照顧外,更要關注孩子的思想動態(tài),采取有效的溝通手段,與孩子情感上多進行交流,讓孩子得到父母愛心的同時,促進他們思想走向成熟。
2.師生間的溝通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保證
在學校里,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思想溝通也非常重要,教師要觀察學生的一舉一動,隨時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當學生有心結時,幫助學生打開心靈之門,在溝通交流中促進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對學生要有足夠的愛心
學生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存在差異性,有些學生的行為習慣好,有些學生的行為習慣差,教師要承認學生的差異性,對問題學生施以足夠的愛心和關心,要有一顆和問題學生打交道的心,因為這些學生本身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時常會出錯、犯錯,對這種現(xiàn)象,教師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對他們出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尋找根源,幫助他們改正缺點,走向健康成長的道路。尤其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要更新德育理念,對在行為習慣上有問題的學生懷有一顆包容心,付出愛心,在精神上和思想上多鼓勵他們,讓他們樹立信心,以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案例:三年級學生明明,長得眉清目秀,外表形象很陽光,同學們都愛找他一塊兒玩,因為他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爺爺帶他上學,在很小的時候就養(yǎng)成拿別人玩具的習慣。班主任發(fā)現(xiàn)了這件事后,及時對明明進行了正面教育,告訴他不能隨便拿走別人的東西,并在心理上對他這種行為習慣進行了干預治療,明明最后成為一個健康陽光的男孩。
這里明明在老師的教育引導下,改正了自己的不良習慣,走上了正軌。這是因為教師施以關愛的教育方式,并沒有過分地指責他,所以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知行合一,重視德育實踐
1.通過德育活動實現(xiàn)育人目標
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僅僅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說教的方式,讓學生去接受勤儉的理念,那是膚淺的、低效的。因此,為了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可在傳統(tǒng)節(jié)日里帶領學生參加一些集體勞動,如端午節(jié)集體包粽子,學生通過食品的制作,體驗糧食的來之不易,感受勞動的光榮。在這樣一個活動過程中,教師并沒有進行簡單的說教,可是使學生在情感深處受到了熏陶,培養(yǎng)了勤儉節(jié)約的習慣,養(yǎng)成了熱愛勞動、節(jié)約財產(chǎn)的好品質。再如讓學生去參加“文明班級的評選”“熱愛祖國的演講”等比賽,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產(chǎn)生了深切的情感體驗,從思想深處得到了觸發(fā),培養(yǎng)了他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養(yǎng)成了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
2.重視環(huán)境育人的功用
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習慣養(yǎng)成教育影響極大,古語“近朱者赤”說的即是這個道理,所以在學校里,可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德育氛圍,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教師可鼓勵學生提煉“班訓”“班級公約”,并書寫在醒目的位置,讓學生隨時放眼可見,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
綜上所述,當立德樹人理念成為時代育人的標準之后,小學德育變得更加重要,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新教育觀念,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品德修養(yǎng),使他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麗清.基于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德育創(chuàng)新與實踐的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8):220-221.
[2]楊洋.責任擔當: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育的德育課程實施與評價[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20):46-48.
[3]張麗霞.淺談核心素養(yǎng)下如何進行小學德育教育[J].學周刊,2018(1):173-174.
[4]王一霞.立德樹人下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新課程,2019(1):73-74.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課題“立德樹人理念下小學德育教育實施行動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