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校園欺凌會對被欺凌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主要分析校園欺凌事件發(fā)生的原因,并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園欺凌防治,希望能夠做好校園欺凌防治,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關(guān)鍵詞:校園欺凌;防治策略;心理健康教育
校園欺凌指的是學生因為一些原因產(chǎn)生的以多欺少、以強欺弱、以大欺小的不恰當行為。其主要表現(xiàn)是肢體沖突、語言攻擊、羞辱人格、搶奪錢物和強迫做事等。欺凌行為的當事人很容易出現(xiàn)人格缺陷等情況,長期受欺凌的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自卑心理,甚至會通過極端的行為來報復。
一、校園欺凌事件發(fā)生的原因
(一)學生行為習慣原因
就學生而言,由于學生的文明禮儀和行為習慣方面的問題從而導致校園欺凌事件的發(fā)生[1]。有些學生隨口說臟話,語言不文明,很容易導致學生之間形成誤解,若是處理不及時,會導致校園欺凌事件的出現(xiàn)。
(二)結(jié)交不當,導致校園欺凌事件發(fā)生
社會不良風氣給學生造成的影響比較大,如網(wǎng)絡游戲,學生會不自覺地進行模仿,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會選擇暴力的方式來解決。
(三)父母教育和家庭導致的校園欺凌
父母本身的特點、個性、教育觀念以及教養(yǎng)孩子的方式都會給孩子的健康成長造成嚴重影響。如有些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喜歡用暴力,這是因為其父母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也比較偏激,影響了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2]。
(四)哥們兒義氣導致的校園欺凌
中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喜歡講哥們兒義氣,出現(xiàn)打群架的情況。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不夠成熟,是非辨別的能力不夠強,往往容易沖動,不計后果。
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防治校園欺凌的策略
(一)做好預防工作
首先,學校對學生進行積極健康的心理引導,將主題班會等充分利用起來,將校園欺凌預防主題融入進來,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怎樣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校園欺凌。其次,需要對教育行為進行優(yōu)化。對那些攻擊性較強的學生進行引導,讓其認識到欺凌行為造成的危害,使其逐步減少甚至消除攻擊行為。做好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建設,給心理咨詢教師更多的機會,讓其接受培訓,做好學生心理疏導方面的工作。進行治理校園欺凌或者是學生救助信箱和電話的設置,對于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校園欺凌行為或者是可能出現(xiàn)的校園欺凌行為,及時地進行跟進和解決。最后,應該開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有關(guān)的活動。
(二)家校聯(lián)合,推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進行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家校聯(lián)合對于校園欺凌預防的重要性。學??梢詫⒔處熂以L和家長會等利用起來,引導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選擇科學、有效的手段,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和孩子建立和諧、平等的關(guān)系,幫助孩子找到優(yōu)點,克服缺點。其次,需要認識到家長心理教育對于校園欺凌預防的重要性。學??梢院侠淼乩靡恍﹫龊蠈议L進行教育和引導,糾正家長的錯誤觀念。
(三)完善機制,進行良好校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
首先,學校要制訂預防排查機制,層層落實學校領(lǐng)導、班主任以及任課教師的責任,對于學生之間存在的矛盾必須高度重視,并采取措施進行化解和排查。班主任以及任課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心理方面的變化,及時和學生進行交流和談心,盡量化解矛盾。其次,需要重點關(guān)注機制的建立。主動關(guān)心那些可能存在家庭暴力、問題的學生以及父母離異的學生,對于存在不良行為傾向或者是心理問題的學生,需要進行個別的監(jiān)控,并對其進行心理方面的引導。再次,需要建立心理干預機制。
(四)采取綜合措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定期邀請一些心理專家來學校開展和校園欺凌有關(guān)的專題講座,進行團結(jié)互助良好校園氛圍的營造。其次,可以邀請法律專業(yè)人員進入學校做好普法宣傳教育,做好法律宣傳工作,讓學生認識到欺凌他人可能出現(xiàn)的嚴重后果,了解到怎樣面對欺凌,從而更好地進行自我保護。最后,在上課的過程中進行法治教育的滲透。學校可以通過校園廣播每天進行三到五分鐘的廣播,宣傳校園安全知識。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組織文化活動和體育活動,幫助學生更好地緩解和釋放相關(guān)的壓力。學校每年都可以進行心理健康月活動的開展,開展和陽光校園有關(guān)的辯論賽等一些校園活動,豐富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認同和支持,從而強大學生的內(nèi)心。
參考文獻:
[1]陳瀅.預防校園欺凌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證研究[J].江蘇教育,2019(40):7-11.
[2]陸娟.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預防校園欺凌[J].基礎教育參考,2018(9):77-78.
注:本文系課題“班主任防治校園欺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8]GHB0733)成果。
作者簡介:李曉萍(1983—),女,漢族,甘肅白銀人,學士,副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