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剛
摘要:試卷講評課是初中科學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課型之一。高效的試卷講評既是培養(yǎng)學生探討解題方法、尋找解題規(guī)律、提高解題能力、完善知識網絡體系的過程,更是教師了解教學情況、改進教學方法和調整教學策略的重要依據。近年來,結合筆者的教學,就初中科學試卷講評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并梳理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期能對初中科學試卷講評課的高效教學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關鍵詞:初中科學;試卷講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0-0050
試卷講評課作為初中科學學科的一種重要課型,對學生的查漏補缺和鞏固提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科學試卷講評課仍然“耗時低效”,主要原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在思想上對試卷講評課的重視程度嚴重不夠,二是教師對試卷講評課有效教學的研究較少,教學策略尚未系統(tǒng)化、理論化。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加強試卷講評課高效教學的研究,以促進教學的良性循環(huán)。
一、初中科學試卷講評課存在的主要問題
1.反饋周期過長,講評嚴重滯后
心理學告訴我們,測試結束之后多數學生都迫不及待地想了解答案,尤其是對試卷中某些有爭議的題目,這種愿望更顯得頗為強烈??涩F實情況是測試已過去了好幾天,有些教師還沒有把試卷批閱完畢,造成一拖再拖,等到有一天才發(fā)現試卷還沒有給學生講評,于是就匆匆忙忙完成這項工作,測試數據統(tǒng)計也不能及時有效跟進,只是簡單地校對一下答案,而此時的學生早已對解題過程或解題思路印象不深刻了,學習的積極性嚴重減弱。顯然,這都對講評效果產生不利影響。
2.講解面太寬泛,重難點不突出
部分教師認為試卷講評課根本不屬于常態(tài)課,甚至根本不把試卷講評課看成一種課型,課前不進行認真統(tǒng)計和分析,上課時拿起試卷就講,口若懸河,無的放矢,想到哪兒講到哪兒,講到哪兒算哪兒,整節(jié)課下來,到底在講些什么,自己也不知道,更何況是學生。一份試卷中各道題的難度并不一致,選擇題一般較簡單,填空題稍難,計算題最難,當然選擇題和填空題中也有一些區(qū)分度高的稍難題,學生出錯的數量和程度肯定也是不一致的,整節(jié)課都是平均用力,根本不知何處才是講解的重點和難點。
3.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參與度低
試卷講評課上很多教師的絕招就是“一言堂”。從試卷第一題講到最后一題,整節(jié)課中也沒有提出幾個有效問題,使得學生目光呆滯,或簡單回答“是”或“不是”,學生成了十足的看客。試問:“一言堂”教學方式有效嗎?能否改變“教師一直講學生一直聽”這樣單調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先訂正后交流,再把錯誤率高的共性問題集中講解。眾所周知,“主體參與”在現代教學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在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fā)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小學生的精神世界尤為重要。”
二、初中科學試卷講評課的教學策略
1.統(tǒng)計分析,宏觀把控
試卷講評效果取決于對統(tǒng)計數據的處理能力。試卷講評課不可能把試卷上的每一題全部講完,而應有所選擇和側重。因此,教師在每次閱卷時都應該對試卷做分析研究,統(tǒng)計相關數據,比如:橫向觀察優(yōu)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等,縱向比較每一題的難度系數、得分率等,從而做到宏觀把控,心中有數。通過數據分析,可以深入反思“教”和“學”,可以知道自己在平時的教學中存在哪些可取或不足之處,同時也可以深入了解學生整體的答題情況,分析每題的錯誤率,精確診斷學生的答題情況,找出錯誤的癥結。
2.自我糾錯,小組討論
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動機等各種非智力因素對學生接受知識、內化知識產生重要影響。《新課程標準》也指出:“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币虼耍嚲碇v評課宜采用自我糾錯、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小組合作模式能夠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識與技能。這樣,教師的“懶”,反而促進了少講精講,恰似張僧繇畫龍的一點,又像西門吹雪的劍,精準,優(yōu)雅,高效。
3.師生互動,講評典型
初中科學試題講評課中師生互動、剖析錯因,講評典型、內化理解是解決共性問題、提質增效的關鍵,是教師試題講評課設計中的核心,是課堂教學中的重點所在。學生自我糾錯、生生互評后往往還存在一些疑難問題,這些恰恰是需要教師講評的典型所在。教師要提前對這些疑難問題、得分率低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根據學情尋求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課上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思維的深度,培養(yǎng)高階思維能力,讓學生在提升中感受進步帶來的喜悅。
4.跟蹤訓練,拓展延伸
講評試題時,教師應該在師生互動、講評典型的基礎上,以某些典型題目為基點,在難度和廣度上加以拓展和延伸,對一些知識點進行發(fā)散,這樣學生將對知識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也容易將所學知識織線成網,并在此基礎上再獲新知。當然,在對題目拓展延伸時,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感知與體驗、實踐與合作等方式,構建知識網絡體系,再輔之以針對性的跟蹤訓練,從而達到復習、鞏固、提升所學知識的目的。
5.引導反思,做好總結
一堂科學試卷講評課結束后,課后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啟發(fā)學生對試卷中出現的諸多問題進行反思,引導學生從易錯點、知識盲點、核心知識點等方面對試題進行分類梳理,鞏固所學知識,防止以后再次出現類似的錯誤,同時也在反思中學會如何調整學習策略,掌握科學解題技巧,善于調整考試心理狀態(tài)等。
總之,初中科學試卷講評課同新授課、復習課等課型一樣,需要許多教學方法和技巧。初中科學教師還要繼續(xù)充分挖掘自身的教學潛能,在備課方面下足功夫,用高超的教學手段指導學生把握規(guī)律,進而有效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提升?!笆谥贼~莫如授人以漁”,只有授予學生真正的捕魚之法,試卷講評課才能上出精彩,相信高效的初中科學試卷講評課離我們并不遙遠。
參考文獻:
[1]王則韜.初中科學試卷講評課的教學現狀與策略初探[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11(5).
(作者單位:浙江省樂清市智仁鄉(xiāng)中學325600)